院系巡礼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院系巡礼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54年钱宝钧和方柏容两位教授创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历经化学纤维研究室、研究所及化学纤维系的建立和发展沿革,于1994年正式成立。学院现拥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以及功能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卓越工程师班和理科试验班。

学院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功能与智能材料、生物与仿生材料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理学博士点并下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同时建有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博士学位点和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学科之一,“材料加工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先进玻璃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纤维与制造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和省部级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35名,其中正高级45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5名,拥有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万人计划获得者2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5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学者等85人次。

目前学院在校生1918人,其中本科生930人、硕士研究生630人、博士研究生318人、留学生40人。自1954年建立化学纤维专业以来,已培养毕业生近10000人。很多毕业生被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著名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录用,近几年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近五年深造率平均53.4%,名列同类专业前茅。学院的科学研究充满活力,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科研硕果累累,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省市部级科技奖励36项;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280篇,年均申请专利200项,年均授权专利135项。

学院以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咨询电话:021-67792866

学院网址:http://cmse.dhu.edu.cn/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面向国家材料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化人才需求,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与基本技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高分子专业前沿课程等。

实践环节

微机上机、工程训练、基础化学实验(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设计、材料科学实验、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等。

专业特色

专业前身为1954年著名高分子科学家钱宝钧先生和方柏容先生创建的化学纤维专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之一。1994年拓宽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材料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学科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东华大学-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和实践基地。所有教学和科研基地均100%对本科教学开放。

1. 坚持一流教育。专业在各类排名中始终保持五星级。六十五年来培养了以程正迪、孙刚、乔光华、朱美芳、李新贵、宛新华、朱新远、彭慧胜等为代表的大批高分子领域杰出科研人才,见证了我国高分子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 坚持研教相长。专业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功能智能纤维等领域取得的4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全部进课堂、进实践,聚焦提升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坚持产教融合。集聚恒力、恒逸、巴斯夫等行业高端企业优质资源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团队能力、发展能力等全方位综合素养的培育,面向行业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工程人才培养标准。

4. 坚持纤维特色。专业培养了以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院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等为代表的化纤行业领袖人才,以及大批化纤企业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我国纤维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9人,多种渠道聘请60余位高层次企业人才及国内外教授为兼任教师,引育并重打造出一流教学队伍。其中朱美芳教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四有”好老师,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所在专业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毕业去向

超过50%的毕业生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凯斯西储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本校继续深造。或进入国际知名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机构等从事产品研发或生产管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很高,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科研中基本上能独当一面”,企业满意率超过90%。

咨询电话:021-67792362

电子邮箱:liuqi@dhu.edu.cn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了解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动态,重点掌握玻璃、陶瓷、宝玉石和无机新材料的工程设计、生产工艺、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能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产品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创新及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材料学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材料热工基础、窑路设计、电子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特种玻璃、玻璃工艺及应用、宝玉石学等。

实践环节

工程制图、工程训练、无机、有机、分析、物理等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材料科学实验、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知识结构的两大支撑点,以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玻璃、无机涂层、宝玉石、电子材料以及硅酸盐工程为主要专业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国家的重点基础材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材料由原来传统的玻璃、陶瓷、搪瓷及水泥等材料向具有光电、电子、传感、激光、磁性、生物等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发展,为航天航空、通讯、电子、生物、医疗工程等方面提供各种新型的材料,所研制的材料成功地用于航天飞行器上。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校特聘教授3名,正副教授16名,占教师总数的80%。该专业设有博士和硕士点,每年为国家培养多名高级专业人才。教师除日常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来自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及国内外大型企业、公司等机构的重要科研项目,曾荣获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及航天总局颁发的多项奖项。研究内容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众多前沿领域,与国内外一些国际著名大学均有较广泛的交往,学术交流频繁。该专业拥有齐全的常规实验仪器和先进的近代测试仪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毕业去向

科研教育系统:科学院及各工业部门相关研究院所,相关大专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产业商贸系统:轻工、化工、建材、电子、珠宝、航天航空、信息通讯、国防军工等行业的生产研发、鉴定检测及营销技术支持。

其他:政府机关、中介机构、检验检测部门,也可自主创业。

该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主要就业单位有台积电、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保利协鑫、美国福禄、中智公司、上海汽车、上海琉璃工坊、东陶公司(TOTO)、上海华冠、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等。

咨询电话:021-67792362

电子邮箱:liuqi@dhu.edu.cn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适应现代材料学科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复合材料工业及其相关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复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信息,重点掌握高性能纤维及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拥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材料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复合材料制品的加工成型、结构设计、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复合材料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复合材料聚合物集体、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及设备、复合材料力学及结构设计、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复合材料测试标准与方法、功能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及实践等。

实践环节

材料科学实验、复合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合材料综合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实践、复合材料工程设计、毕业论文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结合东华大学在纤维材料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将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发展重点,兼顾金属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除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外,重点了解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PBO 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制备原理与技术。另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也是该专业的特色之一。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正(副)教授24名,其中博导 9名。除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外,他们还承担了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中国石化总公司等方面的重要科研项目,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和省部级重要奖项。该专业拥有完善的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性能测试方面的仪器设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渠道多,近三年就业率100%,其中继续深造率逐年上升,有60%左右的同学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本校继续深造。就业方向包括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汽车、高铁、建筑、体育用品、工业用品等涉及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的设计师与工程师,高分子合成与加工、化工等相关企业的生产研发、营销,相关科研院所研发人员,贸易公司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公务员等。主要就业单位有美国通用电气、上海大众、中国商飞、上海日之升、德国巴斯夫、美国杜邦、日本东丽、美国福特汽车等。

咨询电话:021-67792362

电子邮箱:liuqi@dhu.edu.cn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东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院系巡礼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