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
农历7月7日晚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七夕”。
考察“七夕”,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首先,是一种诗意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就人生而言,事事圆满是不现实的,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夫妻长厢厮守虽是人人期望的美好理想,但古人也会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迫于生计,游学行商、仕宦从军,加上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夫妻、恋人离别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诗歌中“游子思妇”会成为一个重要母题的原因。在现存数量众多的“七夕”诗文中,有的表达了对人间团圆的向往,有的给予分离的夫妇以心理安慰。
秦观的《鹊桥仙》就表达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达观思想。就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言,这是一种很正确的婚姻观。同时,“七夕”拜祭牛女的仪式,又强烈表达了夫妻长厢厮守的美好愿望。
其次,这种积极作用还表现在通过乞巧仪式,表现了对劳动技艺的重视,而这一点是不分贵贱等级的。
古代社会以男耕女织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因此对劳动技能的重视可以想见。社会对女性的手艺也有基本的要求,剔除其中封建性的内容,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艺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就像男子必须熟练掌握一门谋生手艺一样。因此乞巧的节俗,反映出古人对于劳动和手艺的尊重。
时至今天,“七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正暗暗地发生变化,过去乞巧的内容不见了,祝福牛郎织女的内容也淡化了。商家往往以中国情人节的名义,暗中促销,一些媒体对节俗缺乏了解,客观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现象,笔者以为很不妥。节俗的改变,不应该是任意的,而需要对历史的尊重;即使想创新,也应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今天的中国,又遇上了大迁移的时代背景。
为了更好地发展,一些人抛妇别雏、背井离乡,这对于稳定的家庭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观念,也对家庭稳定造成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稳定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怎样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教化功能,予以创造性的转化,是值得研究的。
在这方面,政府的基层组织,民间力量、公益组织应该有所作为。一方面,基层组织,特别是一些较老的社区,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外来人口较多,可以组织一些诸如“七夕”会之类的活动,内容包括诗歌吟诵、文艺表演、手艺比赛等,通过文艺和仪式的展演,让外来群体在心理上多一点认同感,对家庭稳定和美满婚姻之间的关系多一点共识,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多一点向往。另一方面,政府对民间进步力量,公益团体、学校等组织开展此类活动,也应抱着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予以方便和支持,不应抱有种种成见和顾虑。
还有,中国社会和经济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发展后,逐渐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尤其表现在制造业方面。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却缺少大量兢兢业业有专业技术的工人。这是我国和现代发达国家的差距之一,制约了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整个社会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上到下都在提倡工匠精神,但人们意识深处还未必真正重视“工匠”,政策制度也未体现对“工匠”应有的尊敬。其实在历史上,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中国的手工制造工艺对世界做出过巨大贡献,因此并不缺少工匠和所谓“工匠精神”。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是基本的生产方式,很多劳动者在精益求精、心手合一的手工艺中,逐渐体悟出生活的意义。
笔者以为,所谓工匠精神,一方面是对所从事工作的尊重,也即是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必须有手艺的存在。西方人事事讲究自己动手(DIY),故工匠精神的安放就有基础。
在笔者少年时,一般的成年男性都会修理自行车、鼓捣日常生活器具,装修居室等;女人则家中烹调料理、缝补浆洗,无所不通。那个时候,上海的工人阶级曾是上海的骄傲。
本文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意明作中华传统节日讲座
在今天,则一切服务都外包了。而在学校应试教育体系中,科技小组或手工制作课程往往只是点缀。一个忽视手艺的民族,又何谈工匠精神呢?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鉴于此,在“七夕”这一天,学校开展一些手工竞赛活动,从而体现对手艺和技术的尊重,也是乞巧仪式的一种现代转化。通过一定的节俗活动,提倡一种合理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应该是有意义的。
总之,怎样利用民间传统节日的原有内涵与功能,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起一些作用,应该是值得研究的。
扫码关注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文字:黄意明
排版:赵宗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