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百年未遇大变局下海大学子的时代担当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开学第一课:百年未遇大变局下海大学子的时代担当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百年未遇大变局下

海大学子的时代担当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 宋宝儒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大家克服了疫情所带来的重重困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实现了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前两天你们来到海大,正式成为海大的一员。刚才,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我听了大家的发言,看了网上的留言,感到大家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大家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是在恰当的时间选择了恰当的地方!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谱写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英勇壮举!抗疫充分显示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和产业正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百年大变局,作为海大学子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怎样做才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使命?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百年未遇大变局下海大学子的时代担当”,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各位新生进行交流。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第一个方面是:海洋、航运与社会大变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随着中美摩擦愈演愈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进一步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变局。海洋是全球化时代链接世界各国的枢纽,世界海事组织有170多个正式成员。与我们学校专业特色密切相关的海洋、航运和社会大变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是远离海洋使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地处东海之滨,从学校一号门走出去不到两公里就到了海边。沿东海大桥坐车30公里就到达了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洋山深水港。海洋关系国家命运前途!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中华民族创造了以四大发明等为代表的灿烂文化,也为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率领200艘、人数达2万人的船队,到达了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显示了中国强大的航海实力和综合国力。但其后,中国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战略,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甚至规定片帆不得下海。中国远离了海洋,走向了封闭,导致了落后。清代的思想家梁启超曾非常痛心地指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1840年,危机从海上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中国从此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走向海洋与迎接百年未遇大变局。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局面。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化,成为“世界工厂”,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需要进口大量资源、能源、零部件,出口大量产品,目前全球国际贸易的80%、中国进出口的90%都是通过海运进行的。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国际航运中心向中国转移,目前世界前10大港口中有7个在中国。2020年,上海已经基本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学校发展和大家的就业带来了广阔的机遇,学校曾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截至8月底,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3%。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第二个方面是:选择上海海事大学是你青春无憾的选择

今天,大家来到了临港新片区,看到美丽的校园,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所建校时间不长的学校!但是实际上,这是一所拥有百十年历史的光荣的高校,今年已经是拥有111周年的历史,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到自豪的高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正是现在海大的真实写照。学校因国家使命而生,致力于为国家战略作贡献。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高级航运物流海洋人才,他们活跃在港航业的各个领域,在世界各地为航运事业、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着贡献。我相信,随着你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并以此为起点走向工作岗位,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选择上海海事大学是你青春无憾的选择!

一是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校。百十年来,学校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依靠区位优势和水陆交通优势,原来通过广州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许多都转移到了从上海出口,很快上海便超越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但是我国船不能造,驾船的人也缺乏,当时黄浦江上大多数的海员都是外国人,社会亟需大量的航海人才。创建高等航海教育的历史使命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上海这座城市身上。为维护航权、振兴海权,1909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原南洋公学)船政科因时而生,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这便是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唐文治在招募第一届航海学生时提出“商船所至,海权所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曾四次停办,又四次重新崛起。

学校北迁后,1958年9月,交通部决定恢复上海高等航海教育,定名上海海运学院,学校第一幢教学大楼在稻田里破土动工,广大师生员工亲自参加劳动。1960年6月,楼高4层的教学大楼正式竣工,成为了当时浦东的最高建筑之一。20世纪90年代,上海海运学院在浦东开发开放中也走在了前列,学校实施“育才工程”,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成为部市共建高校。2004年5月,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2002年,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开工建设,通过围海造田形成了上海最年轻的陆地。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临港新城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展学校发展空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至临港新城。2004年11月,在临港新城举行新校区建设开工典礼,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在滩涂上、芦苇荡中拔地而起。2007年9月,第一批师生正式入驻临港校区。目前在临港有5所高校,上海海事大学是第一个搬到临港的高校,也是离海最近的高校。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到2035年,这里将建成一个人口达250万,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学校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上海海事大学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5000余名师生,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111周年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从弱到强、由衰到兴、由屈辱到光荣的崛起史!一部校史也是一部“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二是培养了大量高级航运物流人才。学校培育了中国第一位外洋轮船长陈干青、新中国第一位中美航线远洋船长贝汉廷、第一位远洋女轮机长王亚夫等为代表的航海人才。目前,校友分布世界各地,活跃在全世界港航企事业单位,可以自豪地说: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校友!

学校历史上还培养出了一批民族英雄,如傅啸宇、梁添成、雷天眷等,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加入空军,为国捐躯。早在1947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就成立地下党组织。学校前身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周均时为著名的红岩烈士,1949年11月在渣滓洞松林坡惨遭杀害。

现在,有的校友在大型航运企业做高管,有的在一线做远洋轮船船长。2018年,1995级校友——“玫瑰轮”船长吴文峰,在巴拿马运河与习近平主席通话。中国首批两名搜救直升机女机长宋寅、万秋雯都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学校的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能够考上上海海事大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证明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任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都毕业于我校。学校拥有教育部批准的武术、游泳和龙舟等特色高水平运动队,有的学生获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亚运会武术女子剑术枪术个人全能冠军,有的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自动化2016级本科生李志斌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三是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学校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与“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高度吻合。学校注重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教师参与南北极科考、被评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参与亚丁湾护航,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成立全球航行状况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发布《南海航行状况研究报告》。学校定期发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落户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海事组织授权实体性机构,亚洲唯一具有全球海事技术协调资格和能力的合作中心。依托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国际航联等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活动。修订《航海英语》示范课程,成为我国首个负责修订国际海事组织示范课程的航海高校。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第三个方面是:希望同学们要志存高远为建设航运强国积蓄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大家要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航海家精神。要立志服务国家海洋、海运强国战略!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要继续树立远大的志向,积蓄力量,增长才干,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一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青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其才能越大、职位越高,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忠信笃敬”的校训,源自于《论语》“言忠信,行笃敬”,为1929年吴淞商船学校校长王伯群所题写,意为做人要诚信,做事要敬业。大家要深刻领会校训新的时代内涵,化作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当前要积极践行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做到节能、节水、节电,建设生态校园。

二是要做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中国人素有“家国一体”的思想,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青年一代是强国一代,你们的青春是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现代化强国的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奉献者,也必将是受益者。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强,要立大志,立鸿鹄之志,把个人理想和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大家恰恰生活在“两个百年”计划的交替时期,树立远大理想显得要更加重要。

三是要做一个有本领的青年。大学是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记忆力强、身体状态好、充满活力。大家要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有利条件,多与老师交流互动,多听听讲座,开阔眼界,提升素养,为踏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我国科学技术仍然有很多的短板,2018年《科技日报》曾推出“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题,介绍了中国亟需攻克的35项技术。习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大家要有志向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解决这些“卡脖子”技术做出努力!

四是要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有担当精神,宋朝大儒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家要有道义担当精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明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之年。大家要增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责任担当,并把担当化为青春的奋斗!

五是要做一个有健康人格的青年。上半年,学校广大师生全力以赴投身抗击疫情工作,学校取得良好成绩,中国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因此,大家才能顺利回到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今后,大家还是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做好防护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纪律。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要加强身体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来源 | 学生处、校团委

文字 | 根据录音整理

图片 |高炜濂 千帆通讯社

策划| 宣传部(新闻中心)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海事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开学第一课:百年未遇大变局下海大学子的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