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经2020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终评委员会评选,产生出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和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
我校王迁教授获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章志远教授获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小编将陆续奉上两位教授的治学育人故事。
此前,王迁教授还获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今天,我们首先换个角度再次全面走近王迁教授——
“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悉心的准备、生动的实例,使复杂的法律条文化繁为简;精心制作的网络课程,在疫情期间使全国36所院校4000余名学生享受精彩授课;参与国际条约谈判,维护国家利益,用亲身经历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练就真本领的热情;新型教材、引人入胜的案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勇攀学术高峰,用层出不穷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索。
2003年,王迁从北京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来到华东政法大学任教。十七年间,他不仅成长为知识产权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以其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还多次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条约谈判,争取与维护国家利益,更以深入浅出的精彩授课、具有国际视野和融入前沿问题的教学风格、“寓教于案”的独著教材使学生产生了对知识产权法的深厚兴趣和探索热情,许多学生因他而选择以知识产权法为职业方向。
疫情期间,他精彩的网络授课吸引了全国36所院校的学子。在华东政法大学官方宣传片中,王迁作为教师代表的肺腑之言是“我从未上过一节未做过精心准备的课”。
在知识产权法学界和学生圈子,他被亲切地称为——“迁神”。
华东政法大学官方宣传片截图
悉心准备、苦心钻研
让高度抽象复杂的法律规则浅显易懂
知识产权法律规则高度抽象复杂,且与人们的常识经验有相当距离,难以为初学者理解。对此,王迁十七年如一日,以高度责任心和满腔热情进行备课,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发掘用于教学的素材。其电脑中存储了2000余个教学材料。对任何一个概念和法律条文,都力求将其讲解清晰明了。如《专利法》将“实用新型”定义为“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很难被文科生所理解。
王迁在初次备课时就收集了大量实用新型的实例,仍然觉得不足以让学生迅速理解,就更加仔细地观察身边事物,力求发现更具代表性的实用新型。当他在用奶瓶给刚出生的孩子喂奶时,注意到手中奶瓶的弯曲造型和可旋开的瓶底与众不同,经过思考和查阅资料,他欣喜地发现这就是一个极为典型、易懂的实用新型。他从家中“偷”出一个奶瓶拿到课堂上用作教具,说明弯曲造型起到了将奶泡集中在奶瓶弯曲区域,从而减少婴儿吸入奶泡导致打嗝的机率,属于通过对产品形状的设计实现的技术方案;可旋开的瓶底便于对沉淀的奶垢进行清洁,是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设计实现的技术方案,使学生在哄堂大笑中掌握了实用新型的要点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用儿子的奶瓶作教具,讲解专利法中的“实用新型”
有学生在网上匿名评教中专门提及此事;“记得您曾说过,从来没有上过没有精心准备过的课。当您拿出儿子的奶瓶当教具的时候真是很感动”。有学生在毕业近十年后告诉王迁,他一辈子都忘不了什么是“实用新型”,因为记住了那个奶瓶。这样的例子在王迁十七年的教学经历中可谓不胜枚举。
本科生网上匿名评教
也正因为如此,王迁十七年来的授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他的课堂是全校最大的300人教室,由于选课人数远超教室容量,网上选课成为竞争激烈的“秒杀”。喜欢他授课风格的学生称自己为“迁丝”,将他诙谐地称为“迁神”。在学生匿名评教中,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传闻有女同学选不上他的课要哭,我选不上我也哭”“名师不是盖的!!如果没听过王迁老师的课绝对是最大遗憾没有之一”。
他以全票获得华政首届教学名师称号,他的课十次在全校本科生匿名评教中获得第一名,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是少有的许多学生留言要求增加课时的课程。
王迁电脑文件夹中存储的2000余个教学材料
有学生在网上匿名评教中写道:“一个学期过得很快,真希望时间慢一点,您的课长一点。”“知道星期一是迁神的课,于是盼望每天都是星期一。爱知产,爱迁神”“迁神平时讲课就很善于启发思维,尤其是周五补课,四节课过去了我竟然完全意犹未尽!真正地用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征服了学生!”
他曾获评“全国优秀教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一等奖”“上海最美教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精心制作网络课程
在疫情期间让学生享受精彩授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迁用专业录制且带有完整字幕、弹出式问题,全套课后练习题和单元测试题的网络视频课程《知识产权法》,实现了让每一名学生通过网络同样享受精彩授课的承诺。
在“智慧树”网络平台上,已有36所院校、102个班级,近4000名学生正式选修了这门课。其中既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也包括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此外,在“智慧树”网络平台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大芸窗”网络平台上,这门课程还对全国所有对知识产权法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免费开放。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王迁还通过公益讲座向全国学子传授知识,如参与由知名法学院校主办的“法学大家公益讲座”,以“信息网络传播权多维解读”为题,长达三个小时的直播讲座有5万多名用户收看。其他在线讲座如《当前形势下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法学论文写作方法》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网”对“法学大家公益讲座”的报道
5万多用户收看了王迁的公益讲座
在疫情期间,王迁积极参与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例如,由于学生不能返校上课,出版社未经作者许可在网络中免费提供教材电子版究竟属于侵权行为,还是合理使用?是否需要区分提供中小学教材和大学教材?版权管理部门为此专门咨询王迁的意见,王迁均给出了专业回答,对相关政策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与国际条约谈判,维护国家利益
用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王迁曾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谈判,在为缔结《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和《马拉喀什条约》而召开的两次外交会议上任中国代表团成员和“起草委员会”委员,为《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第一个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和《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作出了贡献。
他以自己参与国际条约谈判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如何在国际论坛上运用专业知识,经过艰苦的斗争维护国家利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练就真本领的学习热情。如《马拉喀什条约》要为保障盲人等视障者的权益而对版权规定限制与例外。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护本国电影产业的利益,要求条约仅针对文字作品规定限制与例外。
中国代表团认为,我国众多盲人欣赏电影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听“解说版”电影,应当允许将外国电影制成“解说版”免费向盲人提供。王迁因此代表我国政府提出,条约的适用范围不能仅限于文字作品。中国代表团的坚持和斗争精神最终换来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经过艰苦磋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明确:条约只要求对文字作品规定限制与例外,但允许成员国规定其他限制与例外。这就解决了我国盲人的关切,使我国今后免费利用外国电影制作供盲人欣赏的“解说版”电影有了条约依据。
独著作新型教材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对于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也只能惠及在校学生。为此,王迁倾注大量心血独立撰写了新型学术型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一至六版)和《著作权法》。
教材破了单纯说理模式,除了系统讲解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之外,还设有“立法背景”“典型案例”“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等专题。特别是含有大量具有典型性、易读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如对于难点内容“独创性”,以六个案例分别对应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英国上议院及我国法院曾经判决过的案件,能使学生直观地比较“独创性”标准。
教材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纳入对众多前沿问题的讨论,如个人下载盗版作品的侵权判断,由于学生经常下载音乐和电影,引发了其极大兴趣和广泛讨论。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如将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与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蒙娜丽莎》图片并列排放,让学生观察对比后理解何为演绎作品。
教材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院校都在使用,并成为许多法院知识产权法官人手一册的参考书,许多判决书也直接引用了教材的论述。
80余万字的《知识产权教程》已经出至第六版,累计印刷近16万册,并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近五年出版的第四、第五和第六版,“豆瓣读书”评分都高达9.5分以上。
王迁编撰教材在豆瓣上的评分
《教程》两年至三年修订一次,每次修订幅度都在七至十万字,将国内外大量最新立法、案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补充进去。要对浩如烟海的中外新案例和其他资料进行研读与筛选,需要暂时搁置其他研究工作,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其中的艰辛实难为常人所知。
2016年,他高度近视的眼睛眼底出血、病变,但为了赶在9月开学时学生能够用上新版教材,仍然坚持完成了修订工作。如果没有对莘莘学子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难以想象能以一人之力撰写,并持续耗费大量心血修订教材。
本科生网上匿名评教
有学生在匿名评教中说:“迁神的书能将思辨难懂的知识产权知识写得生动有趣,每看不厌、愈看愈欣喜,每一词句好像都有灵魂,心疼老师为了写书熬坏的眼睛”。
勇攀学术高峰
将学术前沿融入教学,开拓学生的研究能力
十七年来,王迁潜心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四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还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和大量国家部委委托课题。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等。
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兼任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首席研究员和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他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起草。他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已被司法实践广泛接受,有的被纳入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一些观点已被吸收进《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许多判决书采纳了这些观点,甚至引用了原文。在2018年判决的“金庸诉江南案”中,判决书正文中写到“正如华东政法大学王迁教授在《同人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初探》一文中认为……(引用成果中的200字)”。
更为重要的是,王迁善于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活动,他的课堂不仅生动活泼,更有学术的厚度。他的教学并未停留在对现行法律规范的解释上,而是以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拓学生的思路。他在课堂上对前沿与争议问题的分析讲解和提出的拓展问题,激发了学生们学术探索的热情。
例如,针对网络游戏提供“外挂”行为应如何定性?对网络中的正版电影设置深层链接属于版权侵权还是不正当竞争?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在数字时代是否应当延伸至网络环境?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能否被认定为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对这些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做法,王迁的引导引发了学生极大兴趣,一些同学为此撰写论文参与论文竞赛,有的将它们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甚至成为迈向学术生涯的起点。
学生在网上匿名评教中留言:“迁神,果然是名不虚传,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让我懂得去质疑,要自己多思考”。
对于研究生,王迁则还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论文写作方法训练,要求每名研究生平时提交论文,由其他研究生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再由王迁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讨论会被研究生诙谐地称为“论文批斗会”,通过发现他人论文中的问题和总结自己论文的问题,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获得了提升。王迁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版权论文征文竞赛一等奖和各类论文比赛的奖项。《上海教育》2018年第6期《人物》专栏和《劳动报》2019年6月25日《教育》专栏都对王迁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最后,“迁神”福利简介送上~
王迁,197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全国优秀教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一等奖。
著有《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等专著4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和其他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独著《知识产权法教程》(1-6版)和《著作权法》等教材。作为首席专家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研究成果对司法实践产生了影响,有的判决书以注明出处的方式在正文中引用。
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全国多家法院、检察院咨询专家,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国际版权条约的磋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缔结国际条约召开的两次外交会议中任中国代表团成员和“起草委员会”成员。
为王迁教授点赞!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中国法学会@法学学术前沿
素材整编 | 郑润泽 晓雨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昨日,华政园这个大会开题破局!
▼今晚,华政园“小叶子”在现场!
▼华政园又来一个书画展!
▼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