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第九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比赛结果揭晓,我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吴博指导的设计作品《燕语风吟—基于城市化下楼燕行为变动机理的共生栖居格局环境生态重塑》从学生组212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本科绿地系统规划银奖。这已经不是吴博第一次指导学生斩获设计大赛奖项,从教多年,吴博一直将美好带给周围的人。
摘得“艾景”大奖,这个团队不一般
●
○
我校获奖作品《燕语风吟—基于城市化下楼燕行为变动机理的共生栖居格局环境生态重塑》,由吴博指导,2019届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李思良、郭涛涛同学设计。作品着眼于西安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愈发突出,前些年在西安钟鼓楼每年春夏季都可以看到楼燕的身影,近几年来,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峻的考验,加之人们对古建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钟鼓楼安装了防鸟网,使楼燕栖息地破碎化,物种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逆增长,城市也因为人口的扩张承载力变大,整体人居质量下降,区域活力逐年下降这一问题。把设计重点放在将破碎化的楼燕栖息地与敏感的人居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对栖息地的重构,原本空间记忆点的联合组链,泰森多边形的邻域网络叠加,同时在两块不同的区域进行理念的渗透,构建人居、生态、古建保护三位一体宏观保护策略。微观上利用空间行为设计,归纳不同的人类与楼燕的功能需求,设计出能够在同一空间中共同进行协调合作的行为特征。同时结合楼燕的仿生装置,为楼燕提供一个活动与栖息场所,最终达到人燕共生格局重塑。
本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园林学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风景园林委员会、世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来自世界28个国家的园林景观行业协会、设计机构、高校等1000余家单位,近万人参加,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遇到瓶颈怎么办?克服!
●
○
作品《燕语风吟—基于城市化下楼燕行为变动机理的共生栖居格局环境生态重塑》的设计历时190多天,吴博从自选36个相关命题中不断对设计主题层级升华、提炼,对设计内容复合化后最终得出了设计方案及主题构思,作品凝结着他不少心血与汗水。
设计的核心之处在于景观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内部栖居地单元的弹性构建,但以城市尺度视角为研究范围,如何准确得出城市网络格局内部栖居地单元的弹性构建的具体空间结构及设计尺度依据成为设计中的难点。经过不断琢磨,最终吴博指导学生尝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探究共生栖居格局环境生态重塑的适用模式。使用GIS分析法、多维度空间解构法、千层饼模式分析法为时空动态下城市化楼燕行为现状提供分析思路与详尽的数据汇总。利用多维度多视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系统化与数据化的思想去分析城市化下楼燕的发展现状,也更好的传承西安地域性特色文化。
指导学生屡获大奖,这个老师不一般
●
○
吴博自2007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多年来一直关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领域。同时专注于探索半城市化境遇下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环境规划基础理论研究。2015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陕西关中地区半城市化境遇下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环境研究》 并将其研究方向与教学相结合。
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2014年、2015年、2017年,其指导学生分别获得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大赛景观设计铜奖;2017年,其指导学生斩获第15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银奖,吴博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有吴博的学生笑称:“跟着吴博老师,不愁拿奖。”
吴博和他的朋友们
●
○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吴博很乐于和学生交朋友,“学业上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总有一些方面,他们比我还强。”吴博说。所以当和学生在一起时,吴博从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总是很贴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上,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设计,没有最好,吴博就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做到更好。
他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将他对设计的理念、情感,一点一滴融入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设计,更学会做人。
吴博说:“全身心投入教学指导,和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永远在进步,也永远年轻。设计是一件美好的事,而我正在和我的学生感知美好、缔造美好。”
将速度藏到鞋子里
将月光折进荷叶里
将情怀融于建筑里
……
这都是设计
吴博做的
是让美好可亲
让温暖可触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文稿:梁旭康
编辑、责编:李波
审核: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