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说 | 大美文院,魅力无限

延安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院说 | 大美文院,魅力无限

延安大学

这是一个有着深刻文化根性的学院。诞生于抗日烽火岁月的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就是文学院的根魂所在。继承伟大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是文学院师生的责任与担当。

这是一个有着鲜明文化个性的学院。从1958年恢复重建的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教职工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培养了以著名作家路遥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今的文学院正脚踏实地、矢志不移地追求着新的目标,走向美好的明天。

延安大学

我与文院

延安大学

“艰苦的岁月,别样的感悟”

1958年我来到延大,成为延大第一届学生。62年—98年在延大任教,到现在我已退休20年。今年再次回到延大,感受颇多,欣喜于延大的突飞猛进,内心遗憾我也已近耄耋之年,行将退出这个历史舞台了。假如我能再年轻20岁,我还想继续回来延大奋斗。

记得第一次来延大时,我哭鼻子了,并非是内心激动,而是因为从来没有出过远门。那时候的延大条件非常艰苦,你们根本无法想象只有两孔窑洞的校园是怎样的光景。起夜时能听见外面的狼嚎,没有教室,上课要跑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去,冬天上完课以后迎着鹅毛大雪往回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这个地方艰苦虽艰苦,但能锻炼人,使人快速成长。

—— 刘育林教授

延安大学

“特殊的建筑孕育独特的我们”

延大虽地处革命老区,但其校风与学风均有口皆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影响下,各种诱惑充斥大城市的老师已在冷板凳上坐不下去,纷纷下海挣钱, 可我们的老师仍兢兢业业,踏实本分,学生远离尘世的喧嚣艰苦奋斗。

1990年9月我来到延大任教。一开始我给两个教授当助教,帮助改作业,晚上上辅导课。我从91年开始上写作课,一学期要给学生批红修改7次大作文,两个礼拜改一次小作文,许多学生后来说感悟时也总提及当时一笔一划批红修改作业的场景,那时的工作虽然辛苦,可我乐在其中,乐在苦中。

当时延大都是分专业小班上课,每班40-45个人,上课的老师能清楚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个人的品行,学生的性格禀赋如何,高低胖瘦均能娓娓道来,由此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做到有效的课堂组织与课后辅导。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写作见习经历,1994年时我和吕达老师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去银川进行写作见习,那时交通不便,往回走时,恰逢5月定边下大雪受阻,绕了很大一段路程才返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西夏王陵,西部影视城等地参观后,将视野打开了,感触也深,多篇文章被发表。

延安大学校园的教学设施甚至比不上当时好一点的中学。那时候延大将楼宇命名为东南亚楼,红专楼,青年楼,小教楼,当时最大的楼为大教楼,就是现在的玉章楼,它主要用于文科教学,分为南阶梯与北阶梯两个教室。宿舍条件也很简陋,男生住在学校仅有的一栋学生宿舍楼里,1号楼(香港楼),女生则住在窑洞中,冬天时学生得在宿舍生煤炉取暖。当时我住在红专楼,陈设非常简单,天花板是纸糊的而且透风,上面时常有老鼠经过,隔音效果差,耳边不时会传来隔壁宿舍打呼噜的声音。

当时老师学生在平时与集会中都会佩戴校徽,这形成了校园中一道风景线。老师的校徽上红底白字印着延安大学的字样,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校徽看作是一张可以彰显自己身份的名片,那时的我们都格外珍惜自己属于延安大学一份子的这份荣誉。

—— 梁向阳院长

延安大学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我是1990年代初来延大求学的,从那时至今已经24年了,回想起当时的条件真是艰苦。记得入学那天,学校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停电了,我被学长们带到当时唯一的楼房宿舍,就是现在逸夫楼后面的那座最陈旧的女生宿舍楼。楼道黑乎乎的,卫生间里面很脏乱,宿舍里的床板还是烂的,我和送我上学的父亲买了把钳子和铁丝把两块木板钉在一起才能睡觉。父亲回到老家后,亲朋们询问学校的环境和条件,他含含糊糊地说:“校门很宽敞,能同时出入好几辆小汽车”。吃饭的条件更差,大礼堂和饭厅是合一的,没有桌椅,大家都是蹲在地上吃饭,菜汤难免撒到地上,黑油油的地面让人至今难忘。

窑洞广场是我们那时的田径场,当时还是土操场。延安风沙又大,黄沙混杂在空气中,脸上和鼻孔里经常落一层厚厚的灰。虽然条件恶劣,但我们周末也有娱乐。在土操场上放电影,无论刮风下雨同学们都会来看,当时看电影是大家最快乐的娱乐活动了,有些同学看还做起了生意,贩卖瓜子、糖果等零食。和外面高校相比,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却能沉下心来读书,我记得我借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一天两夜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没办法,后面的同学等着看呢,你没看完他就来要书了。

文学院师资队伍过去学缘结构不甚合理,大多是留校生,因为条件艰苦,很难引来“金凤凰”。但是教师之间因为大多有师生、同学的关系,所以很有感情,人情味很浓,很多年轻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问题都会有院领导与老教师来操办和关心,这些老教师言传身教地把文学院的好传统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传给青年教师,薪火相传,所以才有文学院辉煌的历史和今天巨大的发展。

——王俊虎副院长

延安大学

“那盏不灭的明灯指引我前行”

我算校友里面的新兵,2016年7月毕业,到现在还不到一年。可在我的心中,一直有那么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人生的道路,在漆黑的夜晚总能给我力量,给与我温暖,那就是逸夫楼324胡老师办公室的那一盏灯。我印象里面每天晚上这灯从未熄灭,研究生三年每一天的晚自习下来之后,都会看到老师办公室的灯是总是亮着的,我知道他一直在为延安大学——这所他深沉热爱的母校,为高等教育事业辛勤操劳,无私奉献。我看到的只是老师这三年的坚持,我未曾见到的还有过去许多的三年。这种坚持的力量,这种夙兴夜寐的精神,一直在我工作中鼓舞着我。我明白,身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默默奉献,更需要少些抱怨多些行动,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坚持与奉献上升为一种信仰。

我感动于以老师等这一代又一代延大人为了延大的教育事业、为了党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坚持,用自己的态度秉持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用延安精神育人。今后,这盏明灯不会熄灭,将一直指引我前进。

—— 张伟平老师

延安大学

专业设置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

精神内涵

文学院有两个传统需要继承,一种是延安文艺传统,一种是路遥文学精神。

—— 梁向阳院长

延安大学

延安文艺: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延安大学是延安文艺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且延大文学院的历史可上溯至1938年创办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新中国文艺的创始人物,大都与延大有着关联。周扬、艾青、何其芳、孙犁、周立波、严文井等延安文艺时期很多当时著名作家均在延大文学院工作或学习过,因此文学院具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血脉。

路遥精神:向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延安大学培养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路遥。路遥是我们延安大学的杰出校友,也是我们文学院的杰出校友。因为他的品格、他的行为方式能够正好诠释我们延安大学的办学精神,能展示延安大学的学生是向上的、坚持的、担当的。路遥的作品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路遥也是我们年轻人的导师。“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也可以成为文学院的座右铭,他是路遥的一生的一个优美的诠释,也是文学院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四个一工程: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颗忠诚事业的心。

——梁向阳院长

延安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且连续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文学院的强势专业。梁院长着重强调,“我们要打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张牌,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为此他对全院作出了要“强基础、厚基础”的要求,极力倡导学生把基础打好。“四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力争培养“能说会道”的优秀学生,打造有延大文学院特色的实用型人才。

延安大学

学院特色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

学科社会服务贡献

1.延安文艺研究转化为全国性学术影响力。

2.路遥研究成果转化为全国性的文化影响力。

3.陕北说书研究成果为陕北文化建设服务成效显著。

4.陕北方言文化研究为陕北文化建设服务的特色显著。

延安大学

师说

他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文学院,把满腔的热血撒在了延大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自1990年加盟中文系以来,他在文学院已走过了27个春秋。他笑称,“延大的岁月把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打磨成了而今两鬓斑白、届将知天命的中年人了!”他说,“文院见证了他从助教到院长的奋斗历程,他也见证了文学院一步步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一路走来,风尘仆仆,但他始终热爱自己为之奋斗、有过苦与泪、有过收获与欣喜的文学院。”

在他眼中,文学院的学生特别喜欢写文章,做人非常本分,学习很用心,工作十分扎实认真,有一股韧性。可当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人时,他的记忆定格在以前给他授课的那些文学院的老教授们身上,因他们做事认真——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方面极度严谨;他们和蔼可亲——“我记得当年我们的总书记张荣生老师,老先生待人热情和蔼,乐于助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把我们这些年轻人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当时来延安大学的时候我没有根基,来延大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他的照顾使我颇感温暖。”

——梁向阳院长

他1993年来到延安大学,至今已经24年,从一个农家子弟到今天的大学教授,他一直深情地驻守在黄土高原这所至今条件仍然相对落后的高校。他说:“我是延大文学院培养的学生,我们这些学生如果都嫌弃母校时,那么外面的人还会来这里吗?”身上折射出的延大文学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自信、乐观、奉献、执着、担当。“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这是众多延大学子努力工作、锐意进取获得的最质朴但却最为宝贵的评价。

当我们问起他对于当今大学生有何希望时,他说:“对于文院的学生来说,吃苦耐劳、敢于担当、诚实奉献的这种学院精神需要你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功利,缺乏文气、文脉,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院就大有可为。每个文院学子能为社会传承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滋养社会、回报社会,就是我们文院学子的责任和担当。要完成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大家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书,积淀学养。要影响他人,自己首先要有人文底蕴与人文素养,这样才能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王俊虎副院长

他于1962年—1998年在延安大学任教,从1979年开始便致力于陕北方言与陕北文化研究。他虔诚地说道,“我是一个教师,我得好好的教书,尽我的本事把学生教好!”故他一直秉持着“凭良心教书”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 往事如烟,回首过往。在他教学生涯中,路遥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路遥是第一期公立学员,刘教授带他的现代汉语课,他才华横溢,如收集吴堡的民歌时,只要经路遥收集或稍作修改后的民歌质量就属上乘。

他说:“陕北文化和陕北方言是我们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研究这个是责无旁贷的。我们占据着天时地利,且就我这些年研究的经验而言,陕北方言里非常有值得挖掘的价值,我们努力钻研好自己的东西——陕北方言就可以办出延大特色来。陕北方言的价值就在于融合,是中原的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融合,其中包括语言的融合。陕北方言里面的外来成分是绝对有的,这我们已经有所发现了,但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它。以前没有人研究语言,更没有人研究方言,现在陕北每一个县都有研究方言的人。陕北方言是我们的强项,文学院重视它这是极好的,文学院有责任将其传承与发扬。”

——刘育林教授

延安大学

文学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难以用文字贴切地描述出文学院的精神内涵,他的独特魅力需要我们亲身去体验与感受。大美文院,魅力无限!

一期【学院说】,一种学院气质。

下期你想领略哪个学院的风采?

下期你想看到谁为学院发声?

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感谢延安大学文学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采访:孟燕芬、张旭、余腾

文编:孟燕芬、余腾

部分图片来源于【延安大学文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延安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陕西本科院校-延安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延安大学-学院说 | 大美文院,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