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小暑过后,闷热天气日甚一日,极热的“三伏天”即将登场。
“伏天”又叫“伏日”,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载伏日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76年(即春秋时期的秦德公二年)。三伏时间的确定与我国独有的“干支纪日法”有关,也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初伏(10天),从第四个庚日起进入中伏(10天或20天),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进入末伏(10天),大约相当于阴历的六月,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基本涵盖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
“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隋唐时期的大学问家颜师古从阴阳转换角度解释为:“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同时,由于秦汉时期盛行“五行生克”之说,认为夏季属火,秋季属金,而火克金,所以,属金的秋季遇到属火的夏季便只好先“潜伏”起来。因而,从小暑中开始的“三伏天”,便正好成为夏、秋两季的过渡期。这也就是唐人所说的“小暑金将伏”的来历。
三伏之中,最为闷热的中伏,恰好处于大暑节气,古人有“大暑若沸镬”之说,到立秋后的末伏,暑热才逐渐消退。有感于秋季的引而不发,古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于夏、秋两季之间创造性地增加了一个季节,名曰“长(zhǎng)夏”。
唐代医学家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旺),故云长夏也。”可见,长夏就是阴历的六月,也就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的名称。而且,长夏五行属土,其在夏季的“火”中生长,而且长势旺盛。同时,土又能生金,属金的秋季便得以在长夏中孕育而来。
由于长夏属土,因而,整个三伏天便是植物生长最为茂盛的时节,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此重要的节气里,当然也是中国人养生调理的关键时期。而农人们也会抓紧时间耕田整地,所以有“冬耕三九,夏耕三伏”之说,这是因为新翻的泥土被太阳晒得越透,犁过之后的土地才松软酥和,也才更能保墒保肥。
卫丽,硕士生导师。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研究领域:农业史、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史。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理事。
相关阅读
专业早知道|机械类、资源环境类专业
每年为国家挽回20亿公斤粮!他是谁?
西农10项成果获2019年度陕西科技奖!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视 频:李轩屹
网络编辑:郑伦倩
责任编辑:王 婷
终 审: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