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左四)获得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编者按
“60年代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可尽管如此,全校师生仍然坚持在学校建设第一线。11月的深秋天,教师们到砖厂去烧砖烧瓦,同学们将砖瓦搬上山,最终一砖一瓦建成了跃进楼。”在关工委办公室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回忆起建校初期的艰苦岁月,感慨良多。
从1953年来校工作至今,他一直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他亲历了学校的早期建设,也见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他一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年迈之时,仍不忘学校事业发展,一直坚持在学校关工委工作一线。他通过生动地讲述校史校情,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他通过创新教学督导方式方法,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原学校代理校长李业。
秉承志气育人才
每一所学校的校史由师生共同书写,它不仅记录了学校的历史变迁,更书写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辉煌。每一段校史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在岁月中保留着一代人的回忆,更能唤起师生对学校的热爱。
“不忘艰苦岁月,方能砥砺前行”,正是秉承这样的坚定信念,一直以来,李业坚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校史展览馆等形式向学校师生讲述校史校情,通过回忆和讲授那些鲜为人知的忠山故事来缅怀同伴,教育学子。
“李老的讲述不止是在回顾历史,更是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故事”,曾聆听过专题讲座的学生说道。李业讲述校史校情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不仅按照时间线索将一段段历史讲得条理清晰,而且语言诙谐幽默,还不时穿插些惊心动魄的亲身经历,他尤其爱讲一些小细节、小故事,让人不禁便仿佛进入到那段历史中,颇受感动。
1953年刚来校工作时,李业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那时的忠山校区杂草丛生,非常荒凉,他在实验室灌注完标本后,竟在深夜归寝途中遇见碗口大的蟒蛇。学生们看着李业用手比划着,背后竟也嗖嗖地冒着凉气。他动情地讲述着,学生们仿佛也走进了那段岁月:当年那雪白的骨架来之不易,那是建校元老们忍着尸臭一截一指寻来的;忠山校区创建在荆棘丛生的荒山坟岗,桌椅灯罩都是由老师们一锤一钉亲手制作的;建校初始条件有限,部分教职员工住着由猪圈改造的宿舍,还要承受半夜回寝遇蛇的危险……
听完那一段段历史,学生们深受震撼。李业回忆着数次讲授的情况:“有次讲座结束,一位学生对我说,这是我在学校听过最精彩、最感动的一次讲座”,他笑着说道,“那是我最满足的时刻,学生们鞭策着我,不能停息”。
不能停息——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李业日夜辛勤的查阅与记录,每一次讲授甚至只是接受一个简单的采访,他也会认真细致地准备,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提纲一写就是几十页。
除了坚持讲述校史校情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李业还将学生的健康成长视为己任。在知晓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和高中全然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离开父母“束缚”的自由有些不知所措的情况后,受到年级办公室的邀请,李业专门在校举行了一场“认识自己,规划未来,立志成才”的交流讲座。
李业以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为切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极大地提高了新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业说道,“医生所系万千希望,行医者唯有精业才可济世,保民生福寿安康,若学艺不精则不可治人,同学们的责任呐,重于泰山。”教育人要讲求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蛮横灌输,而要重视沟通交流和有序引导。“没有医生生来就是好医生,也没有学生生来就是好学生。学生需要培养,他们的潜力需要挖掘。”几句话尽显李业教书育人的理想与信念。
生命不息,教育不止。教书育人是李业的理想,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事业。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退休后,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坚守在三尺讲台,用自己的霞光照亮每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
与时俱进爱学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用在李业身上颇为合适。退休前,他曾自己研读凯洛夫教育学,这不仅令他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学知识,更令他对教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而有涯,学而无涯。退休后,他不仅没有放慢学习的脚步,反而购买了最新版的《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书籍来研究学习。“读书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能拓展生命的宽度”,这句话李业常挂在嘴边,在他看来,学而常思,故而学有所获。
尽管李业已年过八旬,但他仍然坚持常到关工委办公室学习、工作。平日的他,端着老花眼镜,抱着报刊杂志仔细研读,《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岗位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杂志》等都被他当作“早茶点心”,关工委办公室里齐人高的一摞报刊杂志,他全都看过。而每当学习到新的形势、政策,了解到新的知识,他都会认真地摘抄到学习记录本上。
除了坚持学习保持思想的进步,有时李业还会参加学生的主题班会——看着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起来,他的思维得到启发和开阔。“有时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学习进步,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李业说道“当然,在与他们互动的同时,我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方法。”
坚持,是李业身上最打动人的品质。坚持学习进步、坚持教书育人,坚持关爱学生,他身上这股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劲头深深地打动着身边的人。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李永平回忆到:“当我还在学校上学时,每天早上总能看到李老穿着短裤短袖在操场上锻炼,十年如一日;后来,他将这股坚持劲儿用在了讲校史、教学生身上,这股劲头一模一样、从未改变。”
教学督导有新意
年轻时,李业就颇爱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当年他讲授解剖学时,自己用纸在骨架上比划,从斜方肌的起点到止点,用红笔画人的肌纤维走向,这些方法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学生也在理解中牢记知识。
退休后,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并带领着初具雏形的基础督导组开始了一场风风火火的“实验”: 转变教学督导思维,剔除单向评估的习惯,开创教学督导组交流讨论的新局面。
“个人和集体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的,在教学上唯有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才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可当时也有习惯了原有教学督导方法的部分督导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经讨论后再提出督导意见,这样做的结果只会统一所有督导成员的意见,不能保留每一位督导成员个人的独特想法。”但是李业认为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在多次讨论仍不能达到统一意见后,他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在教学督导组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实行“同行评估”:督导组通过旁听课程认真记录,交流讨论提出督导意见后,再派出有相同课程教学经历的督导组成员与新老师交流——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单向评估模式,不仅督导组成员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督导组还能与新教师相互学习,实现双丰收。
除了奉行“百家争鸣”的思想,李业还特别重视“评教也评学”的理念。教师所授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本,医学精义,难绘一二,哪怕教师博物洽闻,知识了然于心,但如果学生无法理解其所授的内容,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李业在带领督导组进行评估时,除了看重教师的授课能力外,还会特别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上课时,学生的出勤率、专心度、参与性等都会成为他们评估的重要指标。听课后,他们根据教师授课的情况,结合学生听课的状态,经过督导组成员讨论,最后将教学督导情况记录成册,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这为新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
“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考核,而是改进,因此必须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判”,这是李业在进行教学督导工作时牢记在心的“规则”。为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他踉跄前行,总算摸索出一套引导教师的路子——“死”水“活”引,区分评价。用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去判定和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固然客观,但“死”的制度会限制教师的个性教学,抹杀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定因素。因此,他创新提出“区分性评价”的“另类”评价方式——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结合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给予教师“活”的发展评价,着眼于未来,引导其发展。
这场“实验”不仅在全校师生中收到了良好反响,在兄弟院校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效应。学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校外评估组专家在与学校教学督导组交流后,深受感动并称赞道:“你们的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得非常好,值得推广学习!”
“施恩无记,受恩勿忘”,当被问及耄耋之年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缘由,李业如是说道,“1953年来校,深得顾老首长等老前辈的信任和照顾,给予我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从学习解剖、组胚到参观、组建实验室,是学校的栽培才让我从一个‘三无’人士到取得之后的成绩与进步。”
心怀这份知遇之恩,加上对教书育人的执念,李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西南医大。他见证着学校日渐成长的身影,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学子走过青春岁月;他秉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定勇立潮头的信心——晚霞虽日暮,仍可灿烂如锦。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报》
编辑:宋晓青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