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的实验搬家到了巴基斯坦?

四川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川农的实验搬家到了巴基斯坦?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对我来说是幸福的,因为我在那里找到了一切,也就是来自我的老师、实验室伙伴和农场经理的爱和尊重。”

四川农业大学

(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和他的试验地)

连日来,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地区穆罕默德·阿里·拉扎(Muhammad Ali Raza)家里访客络绎不绝。他把从四川农业大学学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于自家农田后,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地达人,同时受到人民网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关注。

31岁的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此前,他在四川农业大学就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

受新冠疫情影响,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寒假归国后一直未能返校。然而,他并没有让这个假期虚度过去,而是自己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把学校的实验搬到了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为了不耽误研究工作,他和导师杨文钰商量后,决定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进与推广这项课题在自己家乡落地。

四川农业大学

(穆罕默德在家乡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地)

在中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较为成熟,目前已在四川、重庆等19省(市)推广。作为这一技术的发起人,杨文钰率领团队历经18年时间,攻克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难题。“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的地区,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平均每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降低了氮的施用量、减少土壤流失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杨文钰说道。

在穆罕默德·阿里·拉扎看来,将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到巴基斯坦,无论对政府还是当地农民,都具有现实意义。在巴基斯坦,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兴起,当地对玉米、大豆等饲料需求量增加,但因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优质饲料短缺,难以满足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二月,我开始在家乡做实验,在30多亩地里种上玉米、大豆。”穆罕默德·阿里·拉扎说,对当地人来说,这是一项新种植技术,最初没有人愿意相信他。阿里·拉扎的邻居们看着他把玉米、大豆间隔种植在一起,觉得不可思议,“小伙子,这样是长不出壮实的玉米的!”

四川农业大学

(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和试验地合影)

面对村民的质疑,穆罕默德·阿里·拉扎没有退却。“在种植过程中,杨教授通过电话、电脑连线指导我做实验的每一步。他就像我的父亲,一直支持我,相信我。”谈到,有了导师做技术指导,播种2个月后,玉米、大豆两种作物都长得很好。

“邻居们在我家农田里拍照,问我是怎么设计的?怎么种的?两种作物需要多少水和肥料?我如何管理杂草、昆虫?”穆罕默德·阿里·拉扎说,邻居们逐渐对这一新技术产生兴趣,不断有人到他家咨询种植技术。

随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农场主也纷纷慕名而来“取经”。经过实地参观、“取证”,一些农民要求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在下一季指导他们使用这项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穆罕默德指导当地农民)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种植成果)

与穆罕默德·阿里·拉扎情况类似相似,来自巴基斯坦的四川农业大学留学生博士Sajad Hussain(贾德·侯赛因)也在他自家地里做起了种植试验验。疫情发生后,贾德·侯赛因在巴基斯坦的家中开启了“跨国网课”学习模式。在导师刘卫国的“云端”指导下,贾德·侯赛因在本地购买了天平、游标卡尺等简单的实验器材,筛选出适合当地与玉米带状间作的耐荫高产大豆品种,帮助他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

在导师的支持下,贾德的实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第一批玉米大豆在5月底就能收获。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农场主、农户纷纷前往“取经”,希望学习青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

(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和老乡们在试验地前留影)

“再过两周,第一批玉米大豆就能收获了。”穆罕默德·阿里·拉扎说,播撒在田间的是希望的种子,结出的是中巴友谊之果。感谢中国政府、母校四川农业大学的帮助,让我们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

往期推荐

四川农业大学

川农大的防控作业:三道防线保平安

四川农业大学

今天,我们这样表白川农

四川农业大学

川农为你打call

文字 |黄云飞

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

编辑 |李晨曦

责编 |董瀞颗

四川农业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四川本科院校-四川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四川农业大学-川农的实验搬家到了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