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AU
丨韶华氤氲 初心依旧 有态度有情怀的官微平台丨
四十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乘着改革的春风,一代代林学人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无私奉献,把林学院从起先的单一专业,发展成为农、工、理综合类学院。现对林学院四十年来的大事件作一回溯,以资共勉。
发展概括
林学专业
1.教工队伍的壮大
2.科学研究的春天
林学系
1.多层次办学
2.建立完善标本室
3.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4.科技成果转化突出
林学院
1.增办新专业
2.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3.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林学专业初创期
(1974—1980)
教工队伍逐步壮大,教学任务顺利进行
林学专业创办于1974年9月,1977年国务院决定恢复高考,林学专业走向正轨,开始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大学本科学制恢复为四年,教学任务增大,加速教职工队伍建设成了当务之急。通过从林业单位抽调补充,选拔优秀毕业生进修提高等途径,林学专业教职工总数由刚创立时的16人增加到33人。
林学专业74级毕业照
迎来科学研究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逐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林学专业教师也积极主动,争取各种可能的途径,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郭晋平等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自然类)
如结合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在华北落叶松全光育苗、森林立地质量划分、针叶树种植园建立、刺槐超级苗选择、欧美杨无性系培育、杨烨次生林利用和改造、樟子松猝倒型立枯病防治和杨叶霉斑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杜天彪、关允喻参加了《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的编写,完成了“箭杆杨”树种的编写任务。1979年詹绍宁的“编制我国立地指数表的方法”项目获得山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林学系的建立与发展
(1980—1998)
1980年1月学校对原有系和专业进行调整,设立林学系,同时增设森林保护专业。林学系的建立使山西省高等林业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森林保护专业80级毕业照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多层次办学
1989年根据山西农业发展的急需增设了水土保持专业,当年顺利招收30名本科生。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办学层次,林学系于1985年获得森林植物学硕士学位点,成为全校10个硕士学位点之一,使林学系在硕士的培养和教育方面迈出了第一步。1998年春天,林学系获得森林保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水土保持专业80级毕业照
建立完善标本室
1985年开始筹建植物标本室,林学系师生足迹不仅遍布山西境内山川平原,而且远涉东北、西北、河南、福建等地采集标本。使种子植物标本达294科,2061属,标本重量达万余份。并编撰了《山西省木本种子植物检索表》、《关帝山种子植物名录》等,完成了山西中药资源、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等项目。植物标本室被列入《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中。
动物标本室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森林昆虫和野生动物标本室,拥有山西省森林和果树昆虫干制、浸泡和玻璃标本30万多号,生活史盒装标本300多套。其中有完整的山西蝶类、山西果疥虫、山西天牛和蛀干害虫、,以及拥有山西关帝山、中条山等林区的完整昆虫区标系标本。拥有林木病害虫标本130余个种类,真菌标本120余种类。拥有鸟类标本13个目200余种、兽类及水生动物标本100余种。
研究项目水平不断提升
1984年张志勇等参加的“山西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守慧作为“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固沙造林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的主要研究者于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常培英主持的“雪藏二次干湿交替法对提高针叶林树种质量的生理生化反应”、张志勇等完成的“用查迹异地取样编制钻蛀性害虫青杨天牛生命表的研究”获1994年山西省二等奖。常培英主持的科研项目“用于提高根系和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长剂——根宝”于199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四等奖。
常培英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同期,华北落叶松种子发芽促进和发芽指标、青杨天牛综合防治、疥害调查与防治等项目也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高守慧、张志勇、常培英作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与此同时林学系还主编出版了《林木培育》、《图说梨树栽培技术》、《工矿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专著,参编出版了《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等9部著作。
科技成果转化突出
常培英主持研制的“根宝”营养配方,于1991年通过省级鉴定,1995年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林学系全力以赴,及时进行成果转化,将“根宝”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使用,使针叶树和经济树木成活率提高15—20%,生长量提高10%以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常培英教授研制“根宝”
张志勇主持的熏蒸毒签防治几种蛀干害虫的试验,于1984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林学系从1984年起,抓住这一科研成果,积极组织生产,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蛀干害虫有效率达95.5%以上。
林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1999—今)
1999年组建林学院,成为山西农业大学最早组建的三大学院之一。建院以来,面对全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势头,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办学层次,全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对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
积极增办新专业,凝练重点建设学科
1999年增设园林专业,2001年增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06年增设生态学专业,至此林学院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了农、理、工三个学科门类。林学专业于2004年北确立为山西省普通高校首批本科品牌专业,2012被列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4年获国家第一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园林专业991班毕业照
水利专业011班毕业照
在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学院的学科建设也不断取得成就。
2000年
开始招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研究生。
2001年
同时获森林培育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
增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和生态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同时获批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
森林培育学列入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行列。
2011年
成功获得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
获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授予权和农业推广林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增设森林经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同年获批设立林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完整,形成了1个林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森林培育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农业推广林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体系。
2017年
学院的学科建设再获佳绩,成功获批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林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8年
林学学科进入山西省重点学科行列,标志着林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林学本科、林学硕士一级、林学博士一级、林学博士后流动站、林业专业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系列完整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
増加资金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2004年投资100余万整修了实验室,投资100多万元更新了实验台。同时增加了实验室面积,使全院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622m2;另有林业站实验教学温室及准备室570m2。
林学院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和资金投入,将植物标本、昆虫标本、动物标本、林木病害标本及木材标本等集中管理,新增加了标本柜,扩展了标本室使用面积,建立了院标本室,同时建立了院中心实验室、院数字林业实验室、生态实验室等新的实验教学场地。2017年春林学院搬迁至崇实楼,学院办公及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院总使用面积达到了4196.8m2。
昆虫标本室
在改善实验教学环境的同时,于2004年和2005年,学校连续两年共投资180余万元,2006年投入学科建设经费60万元,购置实验仪器。2014-2016年中央财政投入6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017年投入271万元建立学校植物学公共实验室,2018年投入17万元进行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为本科生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研究生和教师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2年在山西省林业厅和山西省林木种苗站的支持下,争取到山西农业大学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80万建立林学院侧柏基地,为改善林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学科,搭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北方功能油料树种培育与研发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为了充分发挥学科研究优势,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高水平北方功能油料树种选育与研发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解决北方功能油料树种选育与研发中良种繁育、基地化育苗、功能物质提取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为山西木本功能油料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申报获批北方功能油料树种培育与研发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林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2018年获认定。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院所间的科教合作,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建设全面开放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创造、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林学院为牵头单位,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共建单位,申报了山西省林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得山西省教育厅的认定。
山西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2018正式运行。强化与相关部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服务地方林业发展需求,与山西省林业厅(林业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山西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晋林办防检[2017]131号),挂靠林学院,于2018年正式承担全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鉴定,开展风险评估、预测预报,为山西林业生产防控决策提供依据。中心的运转锻炼了教师,也为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供了平台。
植物学公共实验室、林业实验站、协同创新基地。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际,植物学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林业站基础条件的修建,大力改善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学校对 “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康培集团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基地的认定,推进了与企业共建校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步伐。
依托学科,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科教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搭建多层次实践育人平台,为能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需求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和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科研水平提升,教材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组建林学院以来,共获得25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4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1项,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1项,省级资助项目67项,这些研究项目的开展,带动了林学院的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林学院教师所编部分教材
教师团队主编参编专著17部,主编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教材1部,参编21世纪教材6部,参编高等农林院校教材3部,“十五”规划教材10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0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十三五”规划1部。
下一个四十年
我们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 END -
来源 / 林学院孟伟
编辑 / 史忠超 王乐乐
审核 /范晓峰
山西农业大学(党宣)新媒体中心
微信号:SXAU_1907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微博@山西农业大学
投稿邮箱:sxauweixin@163.com
联系我们:晋小侬(微信号SXAUjxn2015)
明天的林学院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