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自成立以来
始终秉承钻研求真的学术精神
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
全球学子追逐的梦想,
国内外优秀学者心中的殿堂,
人类社会发展航程中的引擎与灯塔!
接下来,让我们点击下方视频
跟随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董晋湘教授一起
去感知化工学科的奥妙之处!
一
专业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肇始于国立山西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与共和国同龄。现设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精细化工和应用化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017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
学院与校直属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B+。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化工工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现有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煤及煤层气绿色清洁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煤焦化产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拥有总价值超过 1.5 亿元的公用计算平台和大型测试仪器。
二
杰出校友
1、谢克昌
谢克昌,1946年10月5日生于山西太原,男,原籍山西五台。煤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83年至1985年美国南卡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能源与环境组组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战略科学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等,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九、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一届)、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等。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李洪钟
李洪钟,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化工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吴锋
吴锋,1951年生于北京。新能源材料科学家。1981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化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副组长等,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计划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首席教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4、栾茀
栾茀(1926-1981),中国共产党党员。山东省蓬莱县抹子口村人。先进知识分子代表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原太原工学院化工系教授,山西煤炭化工大学筹备组成员。
栾茀教授解放前夕从台湾返回大陆。1952年考入山西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升任讲师。同年出席全国科学普及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979年,经过30多年严峻的考验,栾茀教授终于实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夙望,在病床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1月23日清晨,栾茀教授病逝于太原,终年55岁。他留下遗言,愿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
1981年3月26日,报道栾茀教授事迹的长篇通讯《追求》,同时发表于《光明日报》和《山西日报》。《光明日报》连续宣传了1个月,《山西日报》连续宣传了2个月。仅《光明日报》编辑部就收到1200多封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台和《新华文摘》等转发转播了《追求》。《追求》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话剧、电影剧本、连环画。
之后,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扬了包括栾茀教授在内的全国10大先进典型。
三
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8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近90%,其中教授59名,副教授6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博士生导师46名,硕士生导师149名,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化学化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科在煤化工与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享有盛誉。近年来,先后获国家、教育部、山西省科技奖共10余项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国家重点基金、国家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 余项。在包括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ICh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近350项。
四
教学及科研条件平台
学院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实施跨专业人才培养试点,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智能化工方向工科试验班,培养具有化工专业知识和自动化、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5项;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2人。
化学化工学院与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较强的省部共建煤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山西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按照“以德施教,严字当头,爱在其中,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健全“十全育人”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拥有校级“双十基地”科技伦理教育中心、“匠心”辅导员工作室、“绿盟”党建品牌等多个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学院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拥有一支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建立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平台——“绿色化工科技实践基地”,设有“智能化工”课外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国内外学科竞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五
科研成果
01谢克昌
2001年
项目名称:依据煤气化规律优化脱硫净化技术及产品开发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8年
项目名称: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02董晋湘
2007年
项目名称:新型无磷助洗剂Al-δ层状硅酸钠的研制与应用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03徐文旸
1978年
项目名称:丝光沸石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
项目名称:金1876二甲苯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合作)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4科研论文
高水平学术论文
六
学科培养方案
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面向全国、积极与国际接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化工行业及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化工领域研究开发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具备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文献检索与利用、化工安全环保以及能源化工特色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基础实验、化工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以化工过程为对象,培养具有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化工过程装备、系统控制工程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化工、机械、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化学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热物理、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过程装备和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化工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控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伦理与过程装备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专业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03
【精细化工】
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化工行业以及轻工、食品、信息、医药行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和新产品的创新型工程进行模拟优化与设计研发,能够在精细化工生产专用、细分、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相关各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服务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的要求,本专业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培养特色,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专业,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化工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化工计算与过程模拟(化工系统工程)、精细化工产品与设计、精细化学品分离与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精细化工综合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04
【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针对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材料、环保和分析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及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化学专业知识以及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掌握化学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综合运用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应用化学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有机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学专业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结束语
汾河之滨,美丽校园,百年底蕴,厚重深远。理工人从这里走出,“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代代相传。来吧!选择我们,加入我们,走进太原理工大学,选择化学化工学院,来太原理工大学感受知识的伟大力量!
素材来源于化学化工学院
素材整理丨高曦
图片来源于化学化工学院
视频来源于化学化工学院
封面设计丨余成亮
排版丨卢倩
责编丨张月娟 张偌瑄 耿伶燕 闫静 高曦
初审丨薛珮芸
终审丨张勇 白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