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释追星现象
追星已经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过度追星案例也屡见不鲜,而其中,过度追星群体又以青少年为主。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追星现象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寻找“理想自我”的替代人。青年阶段是自我认同的时期,很多人渴望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但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严苛管理,他们急需一个完美、鲜明的形象来弥补自己个性和生活上的缺陷。
2、来自同龄群体的压力和影响。偶像崇拜可以成为很多中学生业余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就是他们之间最共同的语言之一。
3、紧张生活的“调味品”。沉重的学业负担等使学生们感受到沉重的负荷,在课余的闲暇时间里,追星成为一种在业余生活中和精神上放松自己的有效途径。
追星是要有限度的,并且应该理性的去追。不能把遥不可及的事情主观的想象成现实能够达到的东西,如果那样的话,会使追星族的心理发生扭曲。前不久胡歌作为明星代表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言论:明星长得帅长得漂亮就值得我们去追吗?真正要追的是明星身上的正能量!那么,我们应如何做一个理智粉呢:
1、少评论少回复。
2、不要疯狂安利。
3、友好对待不追星族。
4、化对偶像的爱为动力,学习偶像的优点。
我们的青春像一棵不断长高的树。它需要阳光、空气、养料和水分,我们不但自己要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它,而且还要名人、英雄和明星等偶像的影响来给予我们奋斗的动力。但必须要明白的是:在选择偶像时,我们不能只注重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其内在的个人风度、品质和人格。
甜酱精选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精彩视频—
2017毕业典礼|珠江版《成都》|肆月快闪
—大国工匠—
古法技艺|中联制造|两把刀|国家博物馆
—珠江视角—
拒绝诈骗|珠江新变化|跟着《人民的名义》学英语
—优秀专题—
请多指教|你,彷徨吗?|珠江一线牵|实习基地
—马季杯相声展演—
马季|“马季杯”新闻发布会|“马季杯”圆满结束|大学生
图文|心理工作室
排版|吴福栋
审核|校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