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伴歌声

新疆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4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伴歌声

新疆艺术学院

节日背景

春分后15天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现在的清明节,是融合了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而来。因为时间接近,古人通常将三个节日连着过,节日民俗也相互融合。他们常在节日期间到水边饮宴游乐,著名的“曲水流觞”便是一个传统项目。因此,古代的清明节是亲友相聚、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

新疆艺术学院

清明节是开启新生活的一天。寒食过后是清明,在古代,从皇室到民间,都开始重新生火,恢复正常的生活。宋朝时,皇家要举行“钻燧改火”的仪式,民间也有清明日馈赠新火的习俗。

24节气中的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正是万物滋长、生命萌动的好时节,古人习惯在清明时节出游踏青,不负春光。陆游的诗作《春游》,描绘的正是人们踏春的情景:“镜湖春游甲吴越,莺花如海城南陌。十里笙歌声不绝,不待清明寒食节。”古人在莺花如海、十里笙歌中接纳着春天带来的生机。

美文欣赏

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气具有特殊性。中国人形成了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

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清明原本是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间,怎么会演变成中国人祭祖扫墓、面对死亡这件事的日子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这里有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国人对春天的审美也具有灿烂跟春光短暂易逝相结合的一面,中国人也会想到人生的短暂无常。春天太美了,可是春天太短暂了。春天还没有几天,就进入夏天。这其中就有生与死的眷恋和哀伤。

这个节日,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有生离死别的黯然销魂,又有欢乐赏春的气氛,有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唐人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疆艺术学院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其中有庄重,有责任,有形式感。

孔子所谓,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人应该有所节制,有所敬畏。在先人面前,人不应该任性,为所欲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气候状态处在气温不断上升带来的光明、温暖和雨水中。这是一个决定万物生长的时节,雨水、墒情使得冬小麦和竹笋开始拔节,几乎一天一个高度;动物的骨节迅速增大,身形长高;孩子们的身体也像在抽条,增高了许多。

在大时间序列里,清明节正属于节卦时空,可见,拔节、节制、节俭、节哀,慎终追远,等等,有极为深刻的时间规定及其意义。

书画欣赏

新疆艺术学院

《复苏》美术学院 2016级国画专业 房志清

作品简介:缠绵细雨润清明,斜倚柴门数落英。燕子穿堂春入户,樵童弄笛梦归程。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朝气蓬勃。

清明美食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比如在山东有吃冷饽饽的习俗。而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团子、艾草团等。青团皮添加了艾叶汁,馅多为豆沙,青绿飘香,咬一口仿佛要把整个春天吃进嘴里。

新疆艺术学院

图片:房志清(美术学院)

朗诵:唐一心(传媒学院)

编辑:王婷婷

欢迎投稿:xcbxjau@163.com新疆艺术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新疆本科院校-新疆艺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新疆艺术学院-24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伴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