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昌宁县是一个傣族之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但科技技术和经济意识的落后,让这里的村民们一直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
16级经管连读审计的杨振君就是出身在这样的小山村里,想要摔掉贫穷落后帽子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杨振君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时,偶然认识了浙江的老板,通过交谈他了解到冬季北方市场的蔬菜非常紧缺,而他的家乡土地肥沃宽广、水利条件好、四季无霜,非常适应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这让他有了创业的念头。
后来他跟几位有种植经验的长辈咨询了反季蔬菜种植的事情,大家都觉得可行,于是在他的邀约下,4位有种植管理经验的合作伙伴作为发启人走上了创业之路。
此时正好赶上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杨振君在下甸村发布了关于合作社成立邀请会员的公告,公告发出后五天就有106户社员报名申请参加。这些农户有的用资金入股,有的用农机入股,有的用土地入股。
“
就这样在2014年4月,湾甸傣族乡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昌宁顺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随后合作社开始采用 “合作社+社员+基地+市场”的模式,他们聘请政府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专家,为社员培训种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种植管理方法,推荐优良品种。由于有了好的平台和好的发展机遇,合作社第一年就收益颇丰 。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年,喜遇国家商业部将云南保山昌宁列为全国“南菜北运”试点县之一。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方沿海各大城市的果蔬老板纷纷来到傣乡进行选购。合作社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6346亩,增加各类蔬菜:无筋豆、四季豆、苦瓜、黄瓜、西红柿、青辣椒等增产53000吨,总产量达到10万吨。
北方市场的打开,让他们的果蔬销售到了东北三省,还有部分通过贸易出口到俄罗斯。蔬菜销售单价比往年提高了两倍多,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就是:
“
几代人都没遇到过的好价格。
”所以他有幸的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根据财务结算报告,他向社员分了红,又跟据长途运输建立了自己的冷库。
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他发现每年农户分级去黄叶除根须,包括各类桔杆谷壳等农业废弃物在内,加起来足有好几万吨。一开始处理这些废弃物是一个大麻烦,农民一般情况下都会拿回去喂养家禽、家畜。
后来他咨询了一些有养殖经营的农户,发现这些废弃物可以做成猪饲料、肥料等。如果能成立养殖场,用这些农业废弃物作饲料,又将猪的粪便作为种植的有机肥料,就能改变这些年来过度依赖化学肥料,改变土地越种越板结的不良现象。
随后他与管理团队一同成立了特色养殖场,用第一代山野猪繁育驯化得到仔猪。这种方式繁育出来的野猪,抗病能力强、肉质好,单价是目前一般添加剂饲料猪的3倍以上,供不应求。目前野猪存栏已有800余头,出栏就有利。
由于他们合作社的出色运作,带动力强,经济效益上乘。2018年初结合当地政府的扶贫战略目标,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推荐下,又有2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报名申请加入,继壮大了本合作社经营规模,又为当地政府排忧解难。
根据现代人对食品饮食文化的发展追求方向,他们一直在调整经验模式,本着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的原则,不管是果蔬,还是猪肉,都要朝着高品质、高质量、无公害、绿色有机保健方向努力发展。
他希望能够用1——2年的时间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成为真真意义的“云南高原绿色食品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