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美毕业展抢鲜看: 建筑艺术系毕业创作揭秘

中国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0国美毕业展抢鲜看: 建筑艺术系毕业创作揭秘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疫情下的多样性实验

建筑艺术学院2020年建筑艺术系毕业展主题

指导教师:阮 昊 「城市高密度问题下的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

指导教师:刘 畅「群建筑——院/廊/阁」

指导教师:Olivier Greder「建筑如生产装置,在循环利用的城市化区域内」

指导教师:王 灏「木构与水口」

指导教师:黄明健邱佳羽「之间」

指导教师:戚山山「2.5维与1:100」


毕设题目:城市高密度问题下的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

授课教师:阮昊

“建筑要素”(Architectural Elements)指的是组成建筑的基本单元元素,例如楼梯、屋面、门窗、楼板等。城市高密度的环境,将重新定义“建筑要素”的组织形式,每一种要素都被赋予了超越其基础的更多功能与定义。课程首先由学生选择相应的分课题,确定并理解“城市高密度”的语境,并通过多维度的研究建立其与建筑要素之间的强联系,再将“建筑要素”归纳为基础原型并进行阶段性的整理与绘制。通过对于单个经典案例的批判性研究与修改设计,将上一个阶段的原型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应用,初步形成空间原型体系与逻辑闭环。在此基础之上寻找特定高密度环境情景与典型问题,提出论点,设计特定的“建筑要素”如何解决相应论点的原型,并建立其与建筑功能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设计验证。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之界面」 学生:丁翔宇、陈旭敏

作品以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界面作为对象,研究了其时间、尺度、功能等不同因素发展变化下的空间原型,以改造Richard Rogers设计的Llyod's 大厦为切入点,批判了其在面向多元化人群与使用功能时的局限性,并就此展开界面原型空间体系在设计层面的应用。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之楼梯与坡道」学生:陈律、陈静雯

楼梯和坡道是高密度城市中人移动速率的调节器,也是生产协作中效率与空间体验的主要达成手段。作品以高密度城市中的楼梯与坡道作为对象进行了深入了研究,畅想了如何通过原型体系的设计与监理,使得经典的Lingotto建筑可以面对当下更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对汽车生产研发的全新需求。

毕设题目:群建筑---院/廊/阁

授课教师:刘畅

毕业设计课题《群建筑---院/廊/阁》是一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群体性”指向对自然之理的反映,而“群建筑”指向对当代城市中出现的建筑楼的机械重复及相对的标识性建筑困境的反思; 也是试图对都市“大”建筑综合体的瓦解。在此并不预先给出一种范式,而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验来找到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群建筑。此学年依旧是此背景下给出三个关键词,分别为“院子”,“廊子”,“阁楼”, 它们分别意味着三种空间维度:中心性,水平性,垂直性;另一方面它们都具有某种建筑/非建筑的特性,这种既清晰又模糊的状态成为了学生进入建筑思考的一种起点。

中国美术学院

▲「林中坐阁」学生:陈丽萍

本方案围绕平坐层展开,组织建筑空间结构。平坐上下建立不同空间等级、氛围,容纳古籍研究所涉及到公众、专业学者和研究工作人员三者的关系。从与自然相融连续阅读空间到一个个浮于平坐上的阁,在自然中营造特殊的精神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

▲「环廊——环环相扣」学生:王韵淏

这是一种较为新的生活模式,在这里我们鼓励年轻人积极社交,一部分soho办公的年轻人的需求可以很好的被满足。通过内廊与外廊的关系进行大的功能分区,满足不同功能对于不同公共性与私密性的要求。而在同一环廊,通过角度宽窄的变化来划分的所需的功能区。

中国美术学院▲「漫步折廊——山间图书馆」学生:张懿佳

层叠复合的廊空间坐落于山地中,在层层叠叠中逐级而上。漫长的流线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间产生过渡。折廊由分岔与复合带来的院落空间在不同高度给予学生定位。学生在漫游的过程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角落。

毕设题目:建筑如生产装置,在循环利用的城市化区域内

授课教师 : Olivier Greder

工作室的研究背景是把泛型城市化地区,根本性的转变成星罗棋布的食物和能源自给自足小城市群。城市化地区的再利用和再规划,为建筑带来了新的地位。在城市里,建筑的自由力量克服了传统填充独立土地的方式,重新定义建筑之间的空间。在“第2代”农业带内,对现有住宅建筑的回收利用将产生具有混合功能的新子系统:生产性、文化、卫生和环境保护。其中现存建筑将被纳入“物流系统”,利用其结构潜力发展垂直农业。当对功能主义和逻辑主义的想象达到浪漫化的程度时,会引发独特的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食物塔林公园——三墩封闭式小区改造」学生:夏凡

设计项目位于紧凑性步行城市外圈的郊野,即农业景观带,是一个集三墩快速通道西终点站、食物生产、农产市场、科研与教育、城市食物森林公园、酒店混合功能一体的高层小区改造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山耕」学生:李秋宛

作品利用新城市规划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填土造山,将居住场地改造成为为第二代农业服务的工业区域,并且与山体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生产景观。

中国美术学院▲「三墩物流码头」学生:龚珏秋

该项目有两个互补的规模:城市规模和市民的建筑规模。城市规模是在新三墩重建的水网和路网的层面上进行探索的,而建筑规模是在建筑,基础设施和景观之间的张力上进行探索,提出位于混合用途以下的物流中心的超级殖民地通过缩短沟通链和送货,服务整个城市。从而实现了更多的整合区域并激发了新的互动形式。

毕设题目:木构与水口

授课教师:王灏

本季“木构复兴”聚焦于水口与木构,研究群体空间中二要素如何构成重要的外部空间以及内部空间结构。水乡/水系,作为组织群体空间的核心要义,塑造了江南地区外部空间的识别性,无论从秩序性到日常性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植根于地形学系统上的独特空间塑造,引导群体建筑发生一种自然的组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水系的组织,是一个群体空间营造的重要自然法则。木构,则是匹配水系,同样作为自然机体组织,完成空间营造必须的结构封闭层。木构与水口,如何形成一种符合当下社会的功能诉求,并保证内外空间系统的一种高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探索一套完整的设计思想以及方法论。

中国美术学院▲「文学图书馆」学生:郑熙融

结构原型选取自江南地区重要木构形态——华林寺大雄宝殿中的斜交木构节点,其独特木材搭接方式是本人毕业设计的研究出发点。通过对该斜向结构体系的分析、提取与改良,并结合现代材料、建造工艺等要素,完成对传统木构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同时,绍兴地区数字图书馆日渐流行,其众多地域性文学作品和传统古籍的收藏迫在眉睫。以此为切入点融合当地水系特征,重塑功能单一的公共性空间。场地选址于越城区老图书馆,周边遍布现代住宅区、写字楼与老年大学。选择原址重建该图书馆,期望通过文化建筑的革新激活绍兴地区对于传统的重视与保护。

中国美术学院▲「纳骨堂」学生:马畅

设计选址在亭山下被破坏的裸露山体处,与老墓园呈带状衔接,新公墓秉承传统土葬观念设立于地下,建筑内部以绍兴传统葬礼的仪式场所“天井”为仪式空间组织节点,结合传统墓葬中 “黄肠题凑”的中轴下沉式空间形制,以内向水系为辅助,通过中轴线上一系列天井类型统领叙事空间。木结构原型选自华林寺柱头铺坐:以四字交叉的斗拱层为单元在垂直方向逐层累叠形成斜向传力。设计将铺坐结构原理与井干结构形制结合,单元构件以十字交叉的形制错层向外叠涩,形成内部中空外部渐变的空心叠木柱式。通过内置的预应力体系进行柱体受力加固,中空部位的缝隙使柱体内外通透,形成风光柱效果。

中国美术学院▲「绍兴水上餐厅」学生:梁佩伟

绍兴以石桥众多而闻名,被誉为“桥乡”。除却桥上行人往来,桥拱下方的临水空间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所以本次设计的建筑空间类型为绍兴水上桥拱向大空间的连续性表达。桥拱设计的结构原型为木伸臂桥梁。将斜向木条以一定角度不断向外悬挑,最后形成连续拱状结构。配上拉索,结构略显轻盈。该设计的建筑意象为绍兴船坞。“那种覆盖着茅草,用竹竿藤条绑结、临空水面、像帐篷一样的建筑物就是船坞。遥想当年,船工一边快活地聊天,一边认真地修补破损的小船。”这段对于旧时江南船坞的描述,让我希望大拱结构在具有神圣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日常性。所以在场地较大的前提下,给予了该建筑群体水上餐厅的日常功能。

中国美术学院▲「绍兴黄酒博物馆」学生:沙名轩

通过对如意斗拱这一传统木构架的研究,决定用类似倒置的如意斗拱的结构来形成大屋顶,以增强屋顶与支撑结构之间的对比,屋面结构复杂而支撑结构相对简洁,以凸显大屋顶厚重却又飘渺的意向,同时形似黄酒发酵时的伞状坛盖。考虑到结构方面的稳定性,决定使用斜向拉索的方式稳固屋顶单元的四个屋脊,并加上木板加固并遮挡内部拉索结构层。屋顶表面采用模块化的传统乌蓬材质作瓦。

场地选址位于绍兴市老城区一处河流南侧,水系从南侧马路开始,模仿芙蓉古镇中水系所营造的氛围递进关系,由小到大依次流经较为开放的工坊——私密的中心展览空间——最终汇入北部河流,及仪式性最强的剧场前。游览流线也随着这条水系循序渐进。大屋顶与水系,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伴随着科技建造和材料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从意识中解放,拥有一种批判式的地域主义的时代性和普适性。

毕设题目:之间

授课教师:黄明健,邱佳羽

毕业设计课题“之间”把注意力从事物的实体转移到了其组成部分,探究其之间的缝隙,关注独立、断裂、碎片、无定形的个体,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一种彼此促成的力量和由此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我们称之为建筑的学科。所以本毕设组认为建筑存在于“之间(in-between)”,不同于一般的从部分到整体的设计,我们把设计悬置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不确定的、变化着的、具有生成性的关系之中。今年的毕设课题建立在去年的毕设的建筑空间之间的研究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园林、书法、电影这三个维度来探讨事物的部分之间组合的势态。"之间化"的设计不去定义,而是让学生来寻找建筑部分之间的变化着的、不停涌现的空间韵律。

中国美术学院▲「湖滨银泰改造」学生:柳凡

在经济增长和大众消费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购物不仅仅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更多的扩展为娱乐、社交和文化行为,也同样消费着大众的公共空间和时间来维持其吸引力。正如库哈斯将其比作垃圾空间,像病毒一样不断地蔓延生长,从商场开始蚕食公共空间。大众被慢慢卷入垃圾空间,沉浸其中消磨时间找不到出口也不愿意出去,在消费娱乐中忘记了去寻找生活本来的意义。该项目将从 “叙事性”入手,夸张化现有的商场内部连续性,反讽其中由建筑蒙太奇创建的虚拟幸福感对于大众日常生活的腐蚀,以警醒世人对于精神极度受依赖于物质的现状。

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梦华录」学生:万月箫

这是对吴山花鸟市场片区的干预式改造。以叙事的方式介入一个街区,打破原有的机理。通过加法和减法变化形成生动的公共空间。挖掘新的生活,居住模式。重新赋予地域精神性的改造尝试。

一个具体的故事纳入到了具体真实的场地时。势必会跟其中真实的生活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可以想象成为生活中突性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的状态。而我们的生活会因为这些自然发生的状态而做出一些适当的改变。就像地球多少年的山河变化,地球上的生物因为各种变化,优胜劣汰。就像是现在在山野里的荒废的房屋,也被自然给蔓延吞噬。这样一想,人类的生活就像是那些蔓延生长的植物一样。会在不同的环境里自己安生,寄居。那么环境的可能性便是人们生活的可能性。如果人生活的环境的自由度,以及可变化。那么随着人们的生活,而组织成的聚落也必定是自由而充满活力的。

中国美术学院▲「探索散点透视视角下带有街巷特质的建筑的可能性——以十五奎巷社区为例」学生:周雨婷

建筑应该向城市发展和村落继承同时做出妥协,能够唤起居民的归属感,并作出恰当的预判。作品将散点透视这个带有时间性特质的四维概念引入街巷关系中,重构这个我们熟悉的土地。由于街巷尺度较小,移步换景的感受非常强烈,而散点透视就是描述这个感受的最恰当的视角。

中国美术学院

▲「虚市楼山」学生:彭佳闲

虚市者,又需市也。虚,大丘也。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又取水天需卦之象,云上于天,雨雾苍茫也。其地处绍兴旧城之东,原为大江农贸市场,下为市场上为住宅,如今陈旧衰败。

因今年春天困于城市的奇怪经历,我决定设计一个离经判道的实验。

百年后,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大量城市被废弃,植物淹没了楼房,动物居于期间。一批人重新来到这里,开垦出一栋楼房,即是曾经的一个农贸市场。这里的楼板与墙大多被植物破坏,泥土堆积,只剩下混凝土的框架……

毕设题目:2.5维与1:100

授课教师:戚山山

1:100,是王澍老师在2019年秋季教学会议上提出的一条规矩。建筑方案的形成和完善,必须表达在1:100的比例尺度间。因为这次疫情,我们更加反思如何通过绘图代替过度依赖模型的建筑思考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创作需要跨越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经典解读(或偏见),探寻和梳理事物本质并发散思维。构建的对象可以来源于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和宗教文化等,也可以来自于个人内心秩序的梳理。在形式上,学生需要跨过惯性的线性叙事模式,展开源于事物本质而引发时空关联的推敲,并借由不同的视角实现构架逻辑上的递推与完善。对于建筑的思考,意味着不断地阐明假设的背景,这个背景组成了你对世界的认识;建筑乃小,世界为大,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作用在建筑之外。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时间停滞的佛城——纪念性建筑设计中的反记忆与2.5维观法」学生:董媛媛

重构的建筑,或者说洞穴,象征着错位的历史和颠沛流离的过往。时间停滞的佛城不仅仅是一个造像的纪念所,更在结构性的语言系统下,潜藏着宋代文人的哲学世界观——辗转于“神眼”与“人眼”之间。项目建立在透明性原则与结构化形式之中的,以罗西的加拉拉特希公寓项目作为起点,将历史元素作为一种符号进行重组和阐述,关注空间之中的视线与暗示性语言对人的运动的引导,从多个视角,反复的“看”中推敲每一个细节,充满张力与挤压,形成自己的叙事和逻辑。

通过这样一个试验性的方案,我试图去探索建筑与集体记忆和历史的关系,以及要素符号之间看的见(暗示)与看不见(空间)的背后强烈的关系,关注人的体验对于精神性场所设计的重要作用。将记忆于反记忆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中,在当下城市历史文脉断裂,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不失为一种策略。而通过2.5维观法,也就是一种打破时空互动性的阅读方式,建筑的形式更多的关注于空间对于人的关系,这样的建筑带给人更多的惊喜,更大的吸引和更深的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映射无形——基于电影建筑学和建筑类型学的建筑营造」学生:潘硕

巨构城市一方面在模仿着原有的建筑试着不断的扩张和丰富,但城市又一次变回了原有的建筑体。空间和视觉之间的模糊和无界感是透明度的另一种类型。这种透明性带来了“ 2.5维”视觉记忆的交错呈现。已经转化为二维的元素和空间相互映射,“ 2.5维度”绘制交织的图像,在时空的不同维度虚化,交错,层峦和放空着挑战一种新的可能性、发现着新的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谒谛三昧——基于类型学与都市肌理的纪念物建筑营造」学生:张纯

研究初期从城市建筑学出发,研究类型学以及类比城市的概念。城市由最为源初的、最具有历史特征的类型所构成。我具体分析了东京浅草的城市肌理,并在2.5维的建筑理念和1:100的尺度下进行城市肌理的建筑转换。结合当地的语言、文脉进行类型的提取和风貌的还原。探讨类型与类比设计的可能性。


模型制作和细节: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2020年6月28日-2020年7月4日

展出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号楼展厅

中国美术学院


资料来源|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艺术系

摄影|王淇陈正益 谭书琪

编辑|谭书琪廖垣

审核|徐元 陆文宇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2020国美毕业展抢鲜看: 建筑艺术系毕业创作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