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美毕业展:城市设计系毕业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0国美毕业展:城市设计系毕业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疫情下的多样性实验

建筑艺术学院2020年城市设计系毕业展主题

指导老师:赵德利「身体城市」

——在杭州的后人类纪跨-尺度历险往事

指导老师:詹 欣「2050:智慧城市漫游」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未来社区实验

毕设题目:身体城市

——在杭州的后人类纪跨-尺度历险往事

授课教师:赵德利

“…现代生活中最深刻的问题流源于个体独立性及存在,与社会中众多权力、历史遗产的包袱及身体外部的文化及技术生活的对抗中如何维系和持留…”

“…城市最杰出的一个特点在于,城市功能的发挥会超越功能定义的实际物理边界,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多样成效将不停地对这些边界进行回应,以此带来城市生命力、重量、重要性及责任。一个人不会受限于他或她的肉身实体,也不会受限于封闭他或她的身体活动的空间面积,而是即时即刻,从人发散出的与空间一同所呈现的有意效果的整体。同样的方式,城市也只有在这样的整体有意效果可超越即刻城市框架之时才得以存在…”

齐美尔 《都市与精神生活》1903

“…建筑和身体的行动在庭院间、拱廊间和楼梯间相互渗透逐渐成为新的,并不可预料的展演星群。 多孔性是生活和城市中的不可耗尽的动力,在城市各处闪现…”

瓦尔特·本雅明 《那不勒斯》1925

“…身体进程是身体自身在空间中的动态能动力: 空间效果的方位并不由我的身体决定,身体在客观空间中的存在只是个事实,但潜在的身体(Virtual Body)在面对挑战与境况所定义的现象场所时,会激发身体系统的一系列可能行动。作为一种前-意识的状态,身体进程无需意识,也无需感知监管的必要,身体进程是身体自身可以动态探索和收获的能力和体系…”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1945

城市的多重结构、不同时期叠加的发展成果的里里外外,遮罩出了杭州市民在街头的游荡空间。城市文化、社会共识、工业产品和数据智能等任何你能想到的,你看见和用过的东西一起,通过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进行展示、传达、使用、执行和灌输。很多时候,无论建筑类型和琳琅满目的店面有多么精妙和多样,无论城市空间聚集了多少前来找乐子的市民,这里无非是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巨大机器。精美的建筑本身即是固有城市、文化、功能等意识的化身和执行者,同时也在教唆和装载着人们固有城市活动意识和消费意识,售卖上维给定市民的欲望和刺激。市民自身成为不停接收上维刺激的受体,当刺激不再刺激的时候,人们就只会表达震惊(Shock), 建筑将再去更迭类型、立面和形式,形成新的刺激,直到市民达到齐美尔所描述的颓废(Blasé)状态,然后只能下意识的在城市中闲逛(Flneur),寻找内心想象的城市希望和期待,亦或不再想象和期待。比如,上个世纪初的拱廊建筑在塔夫里眼里是巴黎当时的百货商店”拱廊“发现了空间教化(Self-education)的可能,它对群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曝光,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奇观。但19世纪如此的再创造的空间教化体验都是以发掘新的建筑定型为己任,因此揭示了非常局限的建筑视野。这还是没有回应建筑如何作为不同阶层间相互协作、促进的内在可能。依然没有回应如何创作新的,实质性的建筑表达。反而落到了局部的,片面的建筑定型的实现之上。在此,建筑无非在试图执行资本视野下的空间教化。这种建筑仅仅是执行资本主义生产-分发-消费循环的城市利器。

如今已是2020年,距离波德莱尔的城市“颓废诗歌-巴黎即景”已经过去了159年。城市建筑除了执行资本意识和生产剩余价值的物理空间以外,又多了一层人工智能这一城市执行要素。城市建筑在当下除了物理空间类型教化以外,又结合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的消费引导和上维设定的互动过程,让每个市民更加不需要在城市中反向的创造和主动的探索。正如塔夫里说道:人们在使用城市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同时也正在被在使用。

我们希望建构,鼓励和可促发市民自身反向创造城市的建筑。促发人由内而外的触碰和想象自身与外在空间之间的多样可能。将人的随机活动纳入城市建筑和变革事件的无休止演绎的持续建构之中。我们将重新思考当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尺度,行为,想法,和新生活方式,并把这些观察作为我们创作栖居之所的重要源料和要点,探寻重塑他们彼此间新的超尺度及活跃尺度的表达可能。我们希望能真正进入和发现市民的居住空间想象,寻求建筑进入现实语境,建筑引领社会生活的建筑潜能。

尺度在我们这个教学单元,不再仅仅是创作过程中处于不同节点的投影性机械尺寸,我们将尺度看作携带潜在的,有待被建构的,有待被调动和激活的自由,处在活跃状态下的超越性过程及关系。这些处在不同时空,且有着原有定义和属性的物质及思想元素,在本课程的创作中,逐步暴露出自身不为人知的,没有被发掘过的潜质,从而在相互及相对的新整体关联中渐渐地成为一个个跨-尺度新作。人的身体及空间想象不再后发于给出的建筑结果,而是从设计开始,时刻与建筑形式此生彼长,互为整体 - 一种蕴含着即将发生的人与建筑-即自由尺度。通过同学们在每寸城市空间中的不停调研,建立完整的城市空间数据模型,实现从空间体验到现状空间尺度及连通性的完全建构。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极为具体的细碎城市节点、问题、事件、状态、历史、考古、政治、体系等信息才能被慢慢的发现和领悟。同时,城市的系统性结构和空间整体才会被真正的理解和建立。这时,杭州可能才会刚刚出现,或者同学们会看到一些杭州出现的线索。随后,他们才有机会找寻那些以市民身体反向建造城市空间的发展机会,并在真实了解城市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去提出建设性的城市设计方案。

相对于城市和建筑单向的主导市民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我们这个教学单元希望在已有的杭州城市现实碎片上(组内16个同学中的每个同学在杭州南宋皇城小镇内的1.2平方公里的场地上自由选址进行城市设计),再创造出可以链接历史表现、回应当代社会问题、创新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促进市民空间探索式学习、市民反向和多向与城市往复交相协作的跨-尺度物质模式;我们鼓励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对市民身体进程(Body Schema)的促进和推演,致力于设计出能让市民身体进程持续在城市中发生,并能迸发新的身体及城市潜能的方案。

在毕设展厅中,你将看见一个超级压缩而又正在运行中的杭州,没错,杭州就在这个展厅里,完整的在你身边,跟你一样大。因为每个同学在各自的调研场地中,把这里的全部精髓、创想和类生空间(Quasi-Space)绘制到了城市图纸中,你看到的不只是城市变迁的阶段性结果,而是正在运转中的城市发生状态。你将与我们一起开始想象杭州的不确定变化及未来。每个人都将在我们建造的“柔软杭州”城市装置中,通过反复的揣摩和走动,思考和重置,想象,给她以变化,给她以你的身体、每个个体重塑城市下的不断动力,从而找到一种时刻处在活跃状态下的城市创作集体。从此,市民间,身体间的相互竞争,相互成长,相互否定,相互成为,无论地位、职业、无论权威和权利、无论技术和财富,每个人都可以在时刻包容的,反向创造城市的过程中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杭州还未出现。

▌「十五奎巷记忆的现在和未来」

学生:骆洋 指导老师:赵德利

通过城市、历史调研,通过与现场居住老者的对话,作品追寻到了这片城市场地的记忆和历史变迁,并在当下城市空间现状中,结合市民具体的需求,塑造了与当下可以进行对话的记忆空间,让记忆成为现在市民可感可用的城市灵感源泉,引发市民进一步的城市创造与历险。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解开居住牢笼的沉思与解压城市」

学生:林文健 指导老师:赵德利

充分体验和发掘现有后市街的空间潜力,创建发生在居住生活各个维度的沉思和解压空间,带来居住本该超越户型的自然生活构想的城市居住实践可能。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假冒城市界面的真城市历史文化的交互与探索」

学生:杨子韬 指导老师:赵德利

假冒文玩在劳动路的隔间封闭店铺中可能进行着大众无法介入的潜规则勾当,同学试图在这个封闭的城市事件中找到有意义和交互可能的公共性。通过曝光、扩张假文玩在城市中的生产和展学研领域,致力于传播和交流其中所蕴含的真历史碎片和知识,并将过程中的辨伪技术、造假节和内涵内容通过城市生活的多样互动在当代城市中进行拓展和探索。历史、现在及未来在有趣和解密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揭示出那些令人意外的潜在关系。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围绕吴山摩崖石刻与城市之间的往复学习和创作空间营造」

学生:刘新雨 指导老师:赵德利

吴山在历史上与城市并没有所谓自然和城市的区分,而是连绵和生活的整体。同学试图通过城市向吴山摩崖石刻的进发和持续环绕,探索断裂的摩崖石刻与市民间的相互学习和市民彼此交流的新征程、新跋涉和新空间,并以此再将市民的活动与吴山的历史文化在当代链接起来,从而让市民在自然领域的探索中了解历史事件、人物遐思与自然关系的凝练和力量,再将所见所闻带回到浮华的城市之中。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荷花池头-临安府治与当代杭州办公空间的上下生长」

学生:刘芮其 指导老师:赵德利

项目坐落在历史的临安府治之上,相对于复原历史的建筑形制,同学思考办公空间与园林之间的相互创造关系。同学一方面在居家办公语境下在居住小区的可用间隙设置自由-隔离办公空间,另一方面延续历史上园林办公的特质,形成从城市之下到上,从城市上到下的相互生长,使城市办公不再局限在高层建筑小隔间之中,而是一整套可以去开发办公行为的垂直化园林感知体系。当市民创作办公的行动中移位变幻姿态和视线时,多点位的上-下办公园林在城市之间将形成联合和叠合的,借景城市办公山水。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缝隙中的手工艺市集——中山路段巷道深度空间改造」

学生:王澄钰 指导老师:赵德利

我的地块位于杭州的市区比较繁华热闹的地带,包括了中山中路的南段,西面紧邻中河高架,北面是惠民路,西面是后市街,南面是高银街,中山中路与光复路从此穿过。在历史上南宋御街是最繁盛的地方,现在也如此,只是这繁盛没有流入到地块内部。高银街上车水马龙,小而拥挤的店铺,中山路上熙熙攘攘,流动的售卖摊位,以及地块内部门庭冷落,它们需要一个媒介连接起来。因此在巷道中建立一个市集,通过自动售卖系统,来售卖一些杭州特色工艺品,居民也可以寄售一些物品在这里,将市场藏在蜿蜒曲折的巷道之中,通过杭州特色文化商品与巷道结构的复杂性与趣味性,来吸引游客进入探索,完成一场城市历险。而居民之间也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易,在保持这里居民原有生活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对夹缝中的极限空间的重新塑造,让巷道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街面上设计许多个巷道的入口,从各个巷道的入口就可以望到内部的复杂性,蜿蜒曲折的结构依附于建筑之上却又独立存在,市集的结构可能高于原本的建筑存在,站在街道上就可以看到市集若隐若现的顶,吸引人们过去探索,这个顶也可以成为城市中的标志物存在,同时这个结构可能不只是市集一个功能,它还可以兼具运输、步道的功能,还可以成为历史的长廊来让人们参观,它同时也作为巷道在使用,人们可以实现他们原本的活动,使商业和市井生活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现在割裂的状态。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小爱发光——以清河坊社区为例的交换共享策略」

学生:许婉茹 指导老师:赵德利

清河坊社区与热门景区河坊街仅一街之遥,面貌却截然不同。与充满商业气的河坊街相比,清河坊社区充满市井味道。就清河坊社区如何跟上城市发展的进程,又保有个体特性,在高度压缩的城市生活中,试图脱离“家”范围,在最日常的社区中创造新的、能够服务社群的,让个体“发光”的社区兴趣活动空间。将生活中可以对外共享的爱好,从私密空间里抽离,提供给人们在住宅外的公共交往环境中进行带有私密属性的兴趣拓展的社交活动空间,让每一分微小的爱都能够发光。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毕设题目:2050:智慧城市漫游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未来社区实验

授课教师:詹欣

“It’s not that we use technology, we live technology. Technology has become asubiquitous as the air we breath, so we are no longer conscious of its presence. ”

Godfrey Reggio

2050年, 近70%的地球人口将生活在超级城市之中,人工智能也迫近新的奇点(singularity)。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文化流失等全球化城市病在一定程度上将更为严重。2008年,IBM公司以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为基础,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Earth)的概念,试图通过响应式城市(Responsive City)的设计来解决这些潜在问题。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实验性“智慧城市”(Smart City)规划往往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Top-Down Approach),将城市“格式化”为某种物联信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限制下的数据输入与输出系统,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本质。此处科技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如何理解智慧城市在科技应用与科学管理以外的内涵,是对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及社区设计师的新挑战。

“循环反馈”是城市设计师 Edmund Bacon 在其著作《城市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其中有关城市设计假想的形成与修订及其实践的探讨具有很强的启发性。Bacon 引用了英国生物学家 C.H.Waddington 类比生物演变过程与人类聚居演变的观点:

“……必须运用技术,让人们参与他们自己的环境演变,我们应当组织未来的形成过程,而不是未来该怎么样决定。” 由此衍生出他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一个基础认知:

“与其说要为未来强加一个硬性规定的规划,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系列可供选择的一成不变的方案,倒不如把这件事看作形成假想并对反馈作出反应以修订假想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把规划看作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秩序的系统,这种秩序能把多种多样的单个行动相互联系起来,产生某种有内聚力的有机整体。”

从科技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恰恰是带有“反馈DNA”的总控系统,而唯有将居民、事件、场所相互联系起来才能构成未来城市的有机整体。我们需要构思的就是这样一个演化指南,一种带有时间维度,不被局限的城市假想。

本组毕业设计课题着眼于城市边界(City Fringe),选取“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作为研究、设计的背景- 白马湖地区(总面积约1500公顷范围)位于滨江区南部,具有的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城市扩张导致的自然村落消亡和环境破坏,以及封闭的工业园区是“生态创意城”这一“蓝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2019年秋季学期由深入的社会调研(采访影片、问卷调查、场所感知绘图)开始,学生自发展开对“2050”年社会形态及城市肌理的想象,并对现行规划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批判性地思考,确立个人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对象与"智慧城市”总议题下的破题和开题。学生们以一种动态的,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现在及未来(可能的)的城市演变。每位同学在白马湖调研范围内选取20公顷场地,开展未来社区及空间构成的设计,研究与探讨生态、科技、人文等要素在社区设计中的角色,并在核心区域以建筑设计为主体构建未来城市的可能形态。

未来社区的设计实验

即是在通往未来城市道路上的漫游探险

—Towards 2050, the Smart City Odyssey.


▌「无限城邦 Free City- 工业生产下的经济适用型社区」

学生:林茜 指导老师:詹欣

设计构思由对场地工业园区的考察开始,开展了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现状的采访调查。白马湖地区工业园建筑类型均质化,居住空间促狭,场地中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流动人口的居所和社交场所在极大程度上被压缩与限制。通过对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建造、运营模式的深入研究,本设计提出工业化智能居住社区的设想:通过集成、单元化的设计、生产、装配,来消减住宅建造和运营的投入,并采用可变的居所结构和空间配比模式,来满足不同住户的动态需求。配合信息终端APP使用的智能化寓所,以及功能灵活的公共站点基础是构建响应式城市系统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保证未来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都能够自主、自由地参与城市生活。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联合再生 — 面向农作的多场景互联碳循环社区」

学生:虞诺指导老师:詹欣

在过去的一百年来,随着城市的巨变和增值,城市周边资源被不断开发。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成为众多城市存在的长期问题。随着白马湖地区的进一步城市化,郊区农业被城市产业园区所替,耕地面积遭到蚕食。区块之间与居住社群的自然关联被割断。本项目以“农作”为契机,探索社区的可能性,联系不同的城市功能使之充分与城市内的生活相融合,从而使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城市活动。在我们的城市中,所有人之间是相互需要的。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创象限- 构架基于群体创新的未来社群」

学生:邓伯康指导老师:詹欣

机器是关于未来永远不变的议题,无论是上世纪的科幻电影,还是这些年的文学作品,机器都扮演这无法取代的元素。对于未来,我们这般重视机械技术,它参与社会的点滴构成,那么对于 2050 年身处科技奇点的我们而言,究竟将面对怎样的社区?而我们现在所谓的“智慧”在未来意指为何? 我认为,时间跨度下科技与人的关系是多元的,社区的生形也将面对由机器提出的建议。

技术发展下,科技与人的关系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学习时期,人不断创造新技术以辅助我们做到更多的事情;二是割裂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下必然出现适应不了的人,与科技的挣扎成为了他们的困点;三是飞跃时期,科技力的加持下,拥有更快更强思考能力的新人类会创造完全不同于现在的社会结构。本设计新的城市结构中将有形成集群的具有教育性质的孵化器参与,利用互联网时代的高效特点:学习降低门槛,给予“职业”一词以新的定义。至此,两条相互干涉的功能轴线——教育与商业,将一同搭建新社区的功能逻辑。面对 2050 这个未知的时间节点,作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希望搁置复杂的变量,以更加简洁的 xy 轴来设定新的社区结构,而将更多的操作空间留给社区居民本身。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2050蔓延城市- 多维创意社区的产业共生」

学生:李涛指导老师:詹欣

农居SOHO是“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规划方案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新型城市单元。独门独户的办公空间似乎给创作者营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小天地,然而此外的村落邻里关系和交往空间却也同时遭到了侵蚀。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大主体,如何恢复应有的活力,如何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社交需求,如何更好地提高空间利用率?2050蔓延城市,将建筑群落的设计与街道空间的更新视为一体,村落的生长蔓延通过“街道”、“院落”、“建筑实体”的相互交融与转变来达成。线性的空间组织也对应在创意社区中核心“策划中心”与其他创意产业的共生关系,农居SOHO创意园不再是一群独立的创意个体,而是一个多维互融的创作社群。在漫步村落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遇水而兴-长河社区文化及空间肌理的整合更新」

学生:刘旭超指导老师:詹欣

如何让一个郊区古镇恢复生机?我们还需追本溯源。长河古镇在白马湖开发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城市边界的一座孤岛,原有的丰富水系逐渐退化为一种无用的历史遗存。通过“理水”,将长河社区与钱塘江、白马湖重新连接,回归江南水乡的慢节奏生活。这一步行街区将成为白马湖会展中心与文化活动的后花园。潺潺流水将“新”与“古”,“传统”与“先锋”共流并存,相辅相成。设计核心区以南北水道、转船湾,以及临水街市更新和新艺术馆的为主体,引入展览、餐饮、表演等活动,辅以社区休憩、服务空间,将日常生活与艺术交流贯融一体。如同流水,由主街至巷道,再渗入更新重组后的居住合院。在过去十年不断收缩的长河古镇,将一点点遇水而兴,走向2050年的崭新面貌。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共生城市——渗透融合的互惠型文创社区」

学生:管炜平指导老师:詹欣

我们在众多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都看到了对于未来城市的描述。是一个关于庞大建筑体量和科技元素的景象。这些景象是城市不断发展所累积的成果。在我看来,未来的城市一定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我希望我设计的社区能达到各个区域之间的融合,社区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能很好的契合,以及社区里不同人群生活的相互融入。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互联校园——未来社区中的教育活动空间组织」

学生:竺央指导老师:詹欣

回应智慧城市的议题,我们必将谈及教育体系的智慧化以及教育模式的变革。本项目着眼于面向社区的开放型教育空间,探索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与其融合的可能性,达到教育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互联互生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教育里相对的固定的年龄与模式渐渐被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取代,因此,为了面向更多的受众,传统教育空间也将做出改变,它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体块,也可以作为城市社区中的公共活动空间。本项目通过改变这些教育空间的组织形式,使教育渗透居民生活,与日常生活融合互通。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积木实验-智慧人文自主营造社区模式探究」

学生:邵佩琳指导老师:詹欣

当“智慧城市”逐渐将“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攘括,说明人们又开始重申和侧重“人”这一本身。在城市调研当中,我们不断认识到“人”对城市的作用力,并重新被点醒——城市作为一个人工物,它应被交付于每个人手上,而每个人也应对城市担任起一份或大或小、亲力创造的责任。“新马湖社区”通过一个“新型社区中心”来开展社区营造相关的全年龄普及和社区基础需求功能统筹,其侧重于释放出大部分的自主生产生活形态,并尽可能在保证运转前提下缩减自上而下的设置——即只提供社区基地、划分范围、部分共同物质财产等框架和系统,支持社区在居民的自主营造下生长出各种独特的风情和氛围。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纽带城市 -构建疗愈体系与医养互助的融合性社区」

学生:黄凯指导老师:詹欣

随着科技动力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中国社会当中不断发展蔓延,使得许多原本的社区形态和自然景观遭到相当大程度的压缩与覆盖,以白马湖地区的超速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冲突为例进行探讨,提出“纽带城市”理论来阐释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设计当中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倾向于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纽带式的城市关系,由不同地区的不同枢纽控制城市的资源扩张,这样的多个枢纽形成纽带关系,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范围得到进一步的加固与集中,提高城市密度,成长为“纽带城市”。每个枢纽能够结合城市资源和周边资源类型的城市综合体,使得城市和周边环境有效结合。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回到混沌未来-激发混沌场域的半格形社区」

学生:吴文权 指导老师:詹欣

当今,城市建设中树形结构的规划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有序、高效的城市肌理,然而与此同时忽视了城市中具有内随机性特征的混沌场域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并割离了城市在历史积蓄与重叠的过程中形成的风土与人性尺度空间。如果说工业时代,秩序与效率是实体空间最重要的要素的话,21世纪的信息化未来给了我们一个消解工业社会的等级秩序所带来的一系列树形城市空间的机会。2050信息化未来使我们聚集生活的理由不再是基于实体空间协作的工作效率,而是璀璨的“道”的生活体验。其困难也在于如何把握好城市无序生长的问题。因此,不能抛弃“规划”的作用;在规划初期考虑树形结构的网架但不宜强调刚性的边;而在深入社区的设计中考虑以柔性边界,以及混沌场域的角度去介入。本设计构想位于杭州白马湖的一处待开发的场地,营造一处以居住为主的未来社区。在保持物质信息流动高效的同时,建筑群以各种疏朗的形态保留人性尺度空间上的更多可能性与随机性。它注重如叶脉般发达的下层连接,以达到各层级之间的回溯与跳跃,形成一种能够激发城市中混沌场域的半格形(Semi-lattice)社区体。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閒居-日常的戶外空間」

学生:谭咏熙指导老师:詹欣

智慧交通让城市变得愈发快速、高效、直接,然而这种追求高效性的功利思维真的将会是未来城市的方向吗? 都市居民如何反抗这种来自大环境的压迫,追求心中那一方静谧天地呢?在这繁杂多变的城市中找到安全感与归属感,需要我们营造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的日常交往空间,它是人类社群最原始的一种社会需求。陈家村看似散乱随意的农居片段,都是都市公共生活空间里极其需要的。本设计着重从真实的生活片段里解析居住者对社区交往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与看法,从中提取可用元素,一步一步塑造未来社区中日常图景。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归处-塑造多样化邻里关系的类乡村聚落」

学生:赵志浩 指导老师:詹欣

基于2050这样的一个未来的时间节点,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目前所呈现的不可逆状态来看,城镇的快速发展与扩张所引发的城市病问题将会愈发的严重,并且我国近些年也出现了人口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我以未来人口下降为基础进行联想,未来的城乡关系因为科技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动可能更会发展为以乡村发展作为主导并导致城市以乡村化达成生态城市的建造。其达成途径主要是通过建设城市与乡村的中间态,即目前郊区所处的区域进行重新定义,更好的连接城市与乡村,当代城市的建造所呈现的普遍的居住模式与功能的分散注定了邻里关系的淡化与传统文化在居民内心的流失,本设计将就重塑多样化邻里关系来进行居住模式的设计,使得未来的生活区域不再只是停留,而是成为“归处”。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量子游戏-市井文化与次生文化的空间组织」

学生:吴怡柽 指导老师:詹欣

随着生活中新科技的出现,新的活动与新兴文化也逐渐诞生。与之伴生的文化社群和价值观念从它的出现到能够广泛被大众认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新文化的模式就更需要与传统模型相过渡,融入城市的公共环境中更生活化地向大众所展示,提高老居民对于新兴产业:如漫展、AI科技接受度,加强社区各种群里之间的交流。紧邻白马湖会展中心的场地中,未来社区空间突破时间的限制和空间属性的固化,成为一种类似“量子态”的不确定空间,如此来容纳差异化的使用需求、满足多样活动的同时性。由菜市场与艺术空间作为主催化剂,配合开放空间景观与智慧水陆公共交通的梳理,将老社区与服务型枢纽空间整合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围院文化-基于文化生产的日常城市文化与行为的组织」

学生:吴雄尹 指导老师:詹欣

文化生产作为城市经济主要的生产力之一,区别于传统型的文化生成,其消费性和娱乐性正在改变了当今城市生活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文化日常行为。同时文化经济带来的可持续性、互动性和共享性也正在改变着城市空间生产的形态,出现更多层次,多感官的融合——文化生产的典型性为现在甚至未来城市文化生活提供一种典型性的文化居住范式。本设计以文化生产与文化日常行为作为切入点,思考未来城市文化生产型社区的可持续性和文化典型性以及社区文化的生长性。设计以孔家里原始村落的空间肌理为底图,通过对原始村落生活空间组织的隐性结构的分析整理,从中寻找某种具备集体共同生活和生产意象的空间原型。同时,对文化经济和文化生产的调研分析,提出基于自组织理论,以文化IP、文化生产链共享的文化生产模式,通过对多液态空间的整合与文化的生产为文创社区的生活和生产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四时杂兴-以汤家井社区农业旅游规划设计为例」

学生:刘丹丹 指导老师:詹欣

在城市扩展的同时,现代化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与冲突也愈来愈明显。对于城郊乡村无序的不当开发更引起城市与乡村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城市、乡村、自然面貌的衔接上,也在土地开发利用和居民宜居保障的问题上浮现。汤家井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在修复原有居住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发掘了场地内的农耕文化产业及公共服务。本设计解构、再组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序列,遵循着“重塑、补遗场地自然地理形态,使建筑成为场地的自然地理,塑造一种近自然似的身体体验历程”的原则,满足场地居民基本生活要求,使人居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完善也是场地规划策略的重要一环,在场地上增设了井山湖和中湘湖游客中心,并丰富了居民和游客交通出行的方式。启发和引导游客认识了解农耕文化是该项目最终极的理想。人们在田园中漫步、在台地间穿梭、在山林间嬉戏打闹、在果园茶田里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在与农家乐生活中体验乡里风土人情。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展厅一角」

中国美术学院

「 2050:Smart City Odyssey 智慧城市漫游 」展厅

中国美术学院

「 Body Urbanism 身体城市 」展厅

城市设计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是一个难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专业。虽然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不阻碍城市设计系毕业班的学生对自己毕设的完美要求。

欢迎大家在6月28-7月5号前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号楼,一起目睹一场精彩纷呈的城市设计系毕业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2020年6月28日-2020年7月5日

展出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号楼展厅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城市设计系15级

编辑|周鑫王昕夷 胡心云

审核|丁剑锋 卓旻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2020国美毕业展:城市设计系毕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