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有爱、共同前进的美好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018年12月5日下午
一场郑重的承诺在现场所有人中发起,一堂题为“志愿者精神”的道德讲堂在嘉兴市图书馆报告厅暖心开讲。
此次讲堂为嘉兴市道德讲堂总堂第11讲,由嘉兴市文明办、中共嘉兴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嘉兴市直属机关文明创建活动指导小组主办,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文明办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承办。
嘉兴市文明办社会指导处处长许唯真出席此次讲堂。
12月5日正值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秉着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团委书记张宏敏以志愿精神为切入点,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一堂一善事、送吉祥,为现场的嘉兴市民及同济浙院百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堂走心的道德讲堂。
什么是志愿者?张宏敏说:“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较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5·12”汶川地震,491.4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第28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70万志愿者服务赛事;上海世博会,200多万名志愿者奔波于展馆内外……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志愿组织,他们活跃在社会的个个角落,默默地助力着人类和谐社会的营建。
“志和愿都有两颗心,当心和心靠近,汇聚众人的力量,就能打开时代的大门。”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致敬,现场的八名志愿者代表深情而真挚地以手语演绎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
张宏敏老师分享了模范——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的励志志愿故事,并邀请身边人——大学生李汇灵讲述了在服务中收获的“寡言老人因陪伴渐露笑容”“走失老人寻而重见”的重重志愿惊喜。
而大学生田雨撝则揭秘了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大放异彩的“小梧桐”背后不为任职的故事以及由此而历练起来的得以向世界展示热情、自行、礼貌、端庄、大方的志愿者姿态。
确实,目前志愿者已不是一个小众群体,他们依然是社会的一道靓丽名片。在同济大学浙江学员,据统计,在校生约9500人,其中注册志愿者人数已高达达6790人,截止10月底,2018年已有26000余人次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近年来,同济浙院在嘉兴地区建设了11个德育基地,也探索了一条“志愿+基地”“志愿+社工”“志愿+专项”模式。
在这个过程,众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也在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引领和培育下,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路途上,迅速成长起来,志愿文化也逐渐成为了该校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当然,同济浙院也同步重视道德讲堂的建设,学校响应嘉兴市文明办的号召,于2012年起启动道德讲堂育人工作。
2013年起,讲堂形成了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授课内容与开展模式。现如今,学校已建设有一支主讲队伍、一支巡讲队伍,两支队伍相向而行,课堂覆盖全校每一个班级。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要参与两次道德讲堂,一次由辅导员在班级讲,另一次则是通过参加巡讲课程。
据统计,同济浙院每年开展道德讲堂近300堂,很好地在校园内营造起了“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文:吴燕春
图:童涵冰
E/ N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