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坚守抓紧抓实,做好复工保障。”提起当前的防疫工作,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师范俊杰这样说。
根据鄞州区委组织部安排,受学校党委选派,范老师去年底开始挂职于鄞州区城市开发前期中心,自2月5日起,他以一个正式工作人员的标准响应鄞州区委 “千名干部守万门” 的行动号召,对口支援五乡镇,积极参加社区一线防疫。同时,范老师的爱人是一名医生,近一个月来,他们一起舍小家为大家,两口子双线作战!
因为是党员,更要迎难而上
戴上口罩、往头上套好浴帽、用保鲜袋套住手后再拿橡皮筋捆紧,经过如此的一番“武装”后,范老师就开始了他的站岗排查工作。这一身“装备”难免令人忍俊不禁,他也调侃道,“一开始,我们看上去不像正规军”。在支援防疫行动的初期,宁波的医疗防护物资也吃紧,区政府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己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占用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作为下沉到社区协助工作的党员干部,范老师自己想办法做好自身的防护。
站岗、检查出入证、检测各类人员的体温、登记人员行动轨迹、排查异常情况、为居家隔离的隔离户送菜、向居民宣传解释“八个一律、十条禁令”等规章制度……这些工作都在一线防疫工作的职责范围内。看似琐碎简单,却是责任重大。是基层防疫工作中重要的内容。
他说:“我们把人群分为ABCD四类。A类是有武汉接触史的确诊病患,C类是密切接触过A的人。这两类人都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收治和隔离。D类是居家无外出的人,剩下来最大的隐患就是B类,就是那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A接触过的人,可能是在潜伏期的感染者,一旦B和D接触了,又会衍生出新的B类,就是所谓的2B类。”范老师的工作正是针对“B”和“2B”这两类人群进行开展的,意在通过隔离筛查出B类,且杜绝新的B类,将“控新增”作为核心,以此来阻断疫情传播。
在基层,将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时,范老师不可避免地遇到各式各样的阻力和不理解以及不配合。“确实有些时候会感到为难和郁闷,”他的语气里有些许的无奈。信息的不对称、固有观念的难以改变,对政策的不了解,使得少数人并不支持和理解基层防疫工作。“戴口罩、少出行、不聚众”,这些简单的要求在执行监督起来却并非易事。作为基层防疫人员,他们正是直面这些难题的第一道防线。范老师只能更加耐心地对居民进行劝导和解释,对于有些固执的老人,则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法,动员其子女或亲近的人对其进行劝导和安抚。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取得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宁波也已连续几天未出现新增病例,但基层防疫仍未放松,防疫工作仍在继续。
五乡镇工业企业聚集,有着近7万的外来务工人员,“返甬小高潮”使得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早在2月15日这天,范老师所支援的小区便接收了6组外地返甬的家庭。他们当即根据来源地的风险等级,分类为这些人员测量记录体温、询问其身体情况、核查其行动轨迹、登记联系方式并督促他们严格“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同时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好复工保障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只为筑牢安全防线
当前,正处冬春交替之际,气温起伏波动大。基层防疫的工作并不轻松,范老师一方面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注意天气冷热变化,保证自身健康安全,另一方面他愈加打起精神来做好防控,但范老师觉得,有更多的人正冒着比他更大的风险工作在一线。
范老师的妻子是海曙区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这次海曙区的确诊病患数量较多,自疫情开始,她便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每天都需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大年三十的晚上,她工作到十点才归家,还没能吃饭休息,又收到“新增密接疑似人员一名,需要尽快转移”的电话,便又匆匆赶去医院。
“她的风险比我更大,也比我更累。”范老师说。身处不同战线,他们相互理解、支持着彼此的工作,也相互叮嘱对方注意防护,“担心风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小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两人都忙于抗疫防疫,孩子也暂时送到了外婆家。但乡下没有网络,现在孩子没办法及时收看网上的教学直播,加之无法辅导作业,学习会落下,这是他们两口子目前比较担心的事。
尽管如此,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范老师却义无反顾地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迎难而上,与其他党员干部一同为社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带着责任、爱心与力量,充实社区的防疫力量。和所有人一样,坚持一线防疫的范老师希望这场疫情能尽快结束。在他看来,这场战争。有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也有后方做后勤保障的人,还有做协调调度的人。岁月静好,那是有人负重前行,疫情当前,范俊杰老师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的担当和责任。现在正是抗疫、防疫和复工保障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一盘棋,同心协力,范老师相信,我们终会战胜疫情,赢得春暖花开!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生就业联合会出品
●图文来源│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今日编辑│招生就业联合会刘司畅
●责任编辑│黄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