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这是哪所学校,口碑如此甚好?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一探究竟。
“浙师大行知学院办学条件良好,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在省内同类独立院校中堪称一流。”这是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专家组对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评价。
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根据《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自2013年第一次评估以来,浙师大行知学院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浙江省独立学院第一名(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第三方数据)。这所独立学院为何能获得如此口碑呢?
校政企合作架起育人平台
让学生更好接轨社会
行知学院始终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实基础、厚素养、强能力、善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学院注重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开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班,就是学院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基于企业需求,校企双方整合一切资源做精做实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班,真正培养企业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的校企联动模式,带有鲜明的行知学院温度和色彩,成为一种极具推广价值但又无法被简单复制的定制培养新模式。
“行知学院近年来在师资力量提升、对外协作、学术交流、学生素质、教学改革创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中国建设银行金华分行副行长卢根喜作为学院兼职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紧跟时代变化、基础理论研究、前沿课题的引进、产教研结合等等方面,他个人作为在职人员可以为行知学子们这批“奔涌的后浪”带来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具体实践中的新课题、考察问题的视觉和角度、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论等方面内容,在深化校企模式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产学成果转化。
在十多年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先后设立“红五环卓越工程师班”“步阳班”“今飞班”等51期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班。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后,学生进入产学合作特色班,校企双方定制课程,如“2+1+1”红五环卓越工程师班模式成为典范。让企业相关人员进入学校与课堂,让老师和学生走入公司、工厂与车间,为企业培养一大批后备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校企联合举办人才特色班的创举,填补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鸿沟,架起一座交流合作、互通互动的桥梁。从2006年起,行知学院先后在金华、衢州、绍兴、温州、萧山、丽水、台州、宁波等地聘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兼职教授。
兼职教授结合自身创业体会、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以鲜活生动的授课形式,给大学生在专业导学、创业发展、企业管理等方面带来启迪,塑造一个崭新课堂。并通过参与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提出参考意见,在实践、实训等方面提供机会并进行指导等方式,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与学院共同建设富有特色、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以此为依托,开展“浙江省中小企业峰会”和“行知论坛”等品牌活动,搭建企业家为学生人生导航、专业导学、职业引导和创业引路平台。兼职教授谈艰苦的创业经历,谈企业现代管理模式,谈经营理念和科技创新,让学生们学到平时无法学到的知识,触摸到了区别于书本知识的鲜活观念和时代脉搏。
学院注重课内课外互补,实施“百千工程”(百家企业顶岗式实践、千名学生职业体验),累计300余讲的“总师课堂”和139讲“行知论坛”(行业专家),促进课内课外有效互补。加强校内校外协同,推进“双引工程”(引企入校,引生入企)和“双百行动”(百名老总进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学院与企业合作科研,为企业技术培训和企业文化提炼。结合线上线下互动,与企业共同研发跨省跨校国内最全面的综合实习实践网络平台,合作企业千余家,线上线下共享互动。
学院根据浙江经济发展战略和专题调研,实施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专业动态调整。
近年来,学院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努力建设现代商贸与管理、文化创意与设计、大健康与生物技术、机械电子与智能制造 4个特色专业群。学院联合金华市政府、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网络安全学院,和兰溪市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城,与义乌网商创业园合作推进创业孵化,与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共建研究中心,都体现学院打破传统、推行“无边界办学”校政企多元合作格局,具有示范性经验价值。
复合培养助力应用型培养
育人模式形成独特亮点
学院以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专业跨学科复合,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先后开设了法学专业复合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班、英语专业复合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班、旅游管理专业复合班。以法学复合班为例,在保证法学主干课程基础上,用汉语言文学的部分主干课程代替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从而达到学两个专业但不增加学分,不增添学生负担的目的。复合班的优势在于学了法学以后,还能掌握不少中文知识,就业的时候路就宽很多。
学生走出校门时,如果擅长实操会很有优势。学院通过自建、校企共建、地方合建等方式,在建好与红五环、山野机械、金锅锅炉等企业共建的实验室基础上,与名企再建一批共建实验室和金融、机器人等实训中心。获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网络空间安全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实践工作,现有158个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破解实习实践“三难”困境的实践》入选2018中国高校实习实训教育专题观察报告的十大实践案例。
同时,学院依托双创教育鼓励学生投入创新实践。学生自选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拿学分,是行知学院双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行知学院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机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学院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探索以搭建“文化、教育、实践、孵化”四平台为目标,整合教学、实践空间,构筑“导师库、项目库、资金库”三资源库,整合新道公司资源,引入新道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合作建设大商创综合实训平台。整合校友企业和在金各类创业园资源,组织创客沙龙,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活力。与企业合作开发“互联网+”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跟踪和指导,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同时,学院聘请创业经验丰富、创新项目众多的企业家为创新创业导师,转化企业智慧为学院资源,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为了学生能拥有更为广阔的的视野,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2017年开始学院开始独立推进学生赴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等出国(境)交流项目,每年出(国)境学生逐年递增。
文脉传承涵养大学生作家群
有“奖杯”更有“口碑”
2012年,电视剧《甄嬛传》红透大江南北,时隔数年,再度提起它,许多人依旧会津津乐道。它的原著作者和编剧流潋紫(原名吴雪岚)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而《甄嬛传》则创作于她的大学时代。
大学出作家,这一势头自此开始在行知学院就从未停止过,一茬紧接着一茬。无论是《甄嬛传》作者吴雪岚(流潋紫),还是与著名诗人臧棣、于坚一起获国际华文诗歌奖的许中华,中国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吴洲星、黄遐,女生魔幻小说第一偶像作家王羕蓉,签约晋江文学原创网的解琴绮,以及90后作家后博寒、新秀作家祝含瑶、《魔兽》同题材原创网络小说作家孙超、《诗剑情侠》网络小说作者蒙展翔,凭新锐作品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红毯秀的李欣仪,“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奖”大学组金奖获得者肖筱萌,签约阿里巴巴文学,现居咪咕全网畅销榜第六的倪嘉铖,他们都是行知学子。
从2012年的吴雪岚到2020年的倪嘉铖,行知学院用深厚的积累沉淀,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学生作家群”,把一批又一批“学生作家”送入文坛。学院在夯实第一课堂,注重“实基础、厚素养”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三课堂(第一、二、三课堂分别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
依托文学创作与评论社、文谭社等文学社团,开设学分制班级,设置创新创业学分,给学生以开放、宽松的创作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据悉,不少学院培育出的青年作家都是在文谭社、文学创作与评论协会等社团的影响和培养下走出去的。学院通过开展语言文化节、原创文学作品大赛、文学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了有写作特长的学生。
在培养创作人才时,学院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强化写作课程训练,要求撰写读书报告、鼓励短篇文学创作等,进一步激发和鼓励学生创作欲望。学院常聘请兼职教授、邀请知名作家开展学术讲座,如行知论坛、人文素养大讲堂、名家创作交流会、读书会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晓航、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严红枫、《青年文学》主编张菁等均受邀做客,与青年学生分享创作的感悟。行知学院成立青年作家研习所,这是在积极推进作家和评论家培养方面开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行知学院青年作家群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宽泛的创作空间。
自办学以来,行知学院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王方、团中央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张妮佳、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屠佳、吴雪岚,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程方,省学联执行主席杨婴婴、周健、朱哲成等一批优秀学子。
其中,以《甄嬛传》作者吴雪岚为代表的青年大学生作家群强势崛起,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层出不穷,涌现了一批以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炜和浙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敏等为代表的学术先锋;G20杭州宣传片《杭州印象诗》作者程方为代表的一批网络文化创意先锋,以赵珂为代表的微商创业团队,以胡小芳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创业新生代。以“专利哥”吴俊峰等为代表的一批发明专利新星;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于军伟为代表的一批学科竞赛达人,人才质量显成效。
学院学子先后在“挑战杯”、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佳绩,不断实现突破。学院位居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