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信息学院

一、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高等院系之一。信息技术是21世纪第一生产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移动通信、物联网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人类发展进程。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在信息采集、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的整个信息技术链条上拥有完善的学科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能力,是云南大学最大的工科学院。

信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是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工结合,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4个,云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个,云南省首批新兴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1个,形成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有力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建有电子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先后与华为、中兴通讯、百度、腾讯及云南地方企业合作,建设“华为ICT网络学院”、“腾讯智慧旅游工程中心”、“百度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实训基地”、“中兴 5G 应用示范工程中心”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

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5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形成较完整的信息技术类学科群及“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培养和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每年近25%的本科生可通过保研或考研继续深造。

学院拥有“智能系统与计算”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云南省创新团队等多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具有较好的科研环境及团队。形成了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多媒体信息处理与视觉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与高原病诊断、无线接入网络阐述与器件、边疆无线电频谱检测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建立科学研究反哺本科教学机制,通过科研育人,培养具有前沿科技视野和洞察能力的本科人才,已经成为区域性高水平的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精心打造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企业导师等构建的师资队伍,保障本科教学的顺利实施,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一定科研能力和良好工程创新能力的学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3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副研究员)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余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7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8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26人。学院与华为、Google、百度、中兴、腾讯、中软国际、贝泰妮和铁建装备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从企业聘请了一批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工程师当任我院的“双师型”教师。

二、专业简介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重点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课程按照移动互联网开发、计算机图形图像、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等四个“特色课程群模块”设置。优秀学生可选拔进入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班进行分类培养。基于学院拥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移动互联网开发课程群: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WEB应用软件开发实训、软件工程、分布式软件开发技术、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群:计算机图形学、数码摄影、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及应用技术、视觉计算与应用、艺术认知与计算;数据与知识工程课程群:数据库技术、计算思维、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基础、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课程群: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及实践、系统集成、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企业、政府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教学、开发、设计、管理、运行、维护等相关工作。在工业、信息、医疗、教育、电力、金融等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找到具有高待遇、高发展空间的工作岗位,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生产和营销,金融、贸易、商业机构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等领域的信息系统维护、软硬件开发、软硬件测试、游戏开发、ERP开发等工作。并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和优势: 云南省省级重点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专业实施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信息通信产业的人才需求,形成无线与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两个优势方向的课程体系,深化与华为、大唐和中国移动产学协同育人,推行“移动5G”产教融合特色班新模式,培养面向信息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约96%,每年30%以上学生赴国内外高校深造,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本专业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唐杯”移动通信技术竞赛、华为ICT大赛等竞赛项目中获得金奖、国家级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等优异成绩。专业依托信息学院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所拥有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内的电路、信号处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从事信息通信网络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通信电路与器件课程群: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电路、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等,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开发通信电路系统和器件的能力;信息通信理论与技术课程群: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移动与无线通信、物联网通信技术、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通信和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建模分析和设计实现的能力。通信系统综合实践课程群:软件设计与开发、通信技术综合实践、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无线电应用实践、4/5G工程实践、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设计和开发复杂信息通信系统的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等单位,从事信息网络、通信系统和工程等相关领域规建、研发、运维、管理和教培等工作。主要在电信营运商、电信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等数字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从事信息通信工程规划与建设、信息网络运营与维护、信息通信系统设计开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电子信息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云南省最早的电子信息工程重点本科专业,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云南省新兴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年近30%毕业生赴国内外高校深造。本专业课程按照电路与智能硬件、信号处理与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与移动信息软件等三个涵盖软硬件系统特色方向设置,并与龙芯中科、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班,有较宽的专业口径和优良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依托于信息学院拥有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能够为毕业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良好条件。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具备在本领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EDA基础,可编程器件与硬件描述语言,模拟电路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制作实现的能力;信号处理课程群: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基础,信息理论与编码,自动控制原理,培养学生对电路中的信号、信息的检测、分析、处理、控制的实际应用能力;软件编程课程群:数据结构基础,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胜任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及工艺检测、工程安装、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到比亚迪、京东方、海康威视等高科技企业中担任程序设计工程师、电路开发工程师等,也可到移动通信、金融、电力、医疗等企业中担任软硬件维护或技术管理的工作。可继续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物联网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符合我国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方向,有着广阔应用领域和巨大市场需求的新工科交叉型特色专业,入选第一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云南省新兴专业。专业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促应用”的教学理念和“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专业定位,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坚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及绿色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物联网人才。根据物联网产业特色设置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和工程实践锻炼三个层次的课程,并通过设立产业人才培养实验班等方式以与华为、百度、京东、腾云和南方电网等物联网产业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嵌入式开发、区块链技术应用和物联网系统开发能力的产业化人才。本专业拥有完备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超过三分之一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与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联合开设,“五维教学实验平台”国内领先。本专业学生在近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项目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华南赛区一等奖和云南省金奖的优异成绩。专业基于学院拥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物联网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年有30%毕业生赴国内外高校深造。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产品智慧化设计能力、物联网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系统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物联网电子及嵌入式技术课程群:物联网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电子设计、嵌入式开发、主流开源软硬件资源使用、物联网系统设计能力;物联网通信网络课程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工程,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无线通信,培养学生在物联网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能力;物联网软件开发课程群:数据结构与算法,区块链技术、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物联网软件程序的能力;企业联合产教融合课程群:嵌入式应用开发与软件测试、物流系统物联网系统专业实践、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与通信等方向HCIA/HCIP专业认证课程,增强学生对物联网产业认知,实现从学校到产业的无缝对接。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企业、政府等单位从事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教学、开发、设计、管理、运行、维护等相关工作。主要在新能源、新农业、互联网、数字医疗、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农业、智慧电网、现代物流、车联网等新兴行业从事嵌入式智能产品开发与设计、智能信息采集与处理、区块链技术开发、物联网软件开发、UI设计及测试、技术销售工程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五)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业特色与优势: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夯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面向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高新技术的综合性本科专业,入选云南省新兴专业。在2021年度普通高校“人工智能”方向本科专业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智能科学与技术”位居A+类专业。专业基于学院拥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以及具有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等交叉学科基础的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线性代数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数据结构、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网络、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工程数学、运筹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系统开发课程群: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工业机器人、脑与认知科学、数学建模与实验、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国防尖端科技部门、大型科学与工程研究部门、公司研发机构以及高等学校从事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管理或教学工作;也可以面向产业需求,在信息技术、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行为决策、智能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教育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三、教学改革

学院在教育部主导推进的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领域精心组织、积极进取,取得不错的教学改革成绩。近三年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0余项,省级教研项目8项、校级教研项目15项,各类教学建设(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项目30余项、各类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9项、公开出版教材8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科学与技术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入选云南省首批新兴专业。学院密切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热点,努力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的本科教育改革,构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四个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学研究

学院多年来形成了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多媒体信息处理与视觉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与高原病诊断、无线接入网络阐述与器件、边疆无线电频谱检测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科研规模达到7600余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0余项,经费260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开发项目120余项,经费4000余万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服务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介绍

学院长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打造了一支学术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CCSP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全国性、国际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并取得不菲成绩。

学院近三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8项,银奖3项;2020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4项,全国三等奖5项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20余项。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2021年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7项;2021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中获得一等奖2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0项;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2022年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2项,省级金奖3项,省级银奖5项;2022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证书: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CCSP获奖证书: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奖证书: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六、毕业生就业情况简介(附部分优秀毕业生及知名校友介绍)

学院就业工作始终围绕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充分就业。结合专业特点,学院实施了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能力培养: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针对大二学生引导树立职业目标,培养专业基础能力;针对大三学生结合职业目标,带着问题学习专业课,通过广泛参与课内外科技活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全面提升专业能力;针对大四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全面提升专业综合素质,并在应聘实践中不断提升就业应试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信息学院2020届共有278名毕业本科生,年终就业率为91.01%。其中考取研究生(含保研)的有59人,出国的有3人,应征义务兵1人,进入移动、电信、银行、电力、航空等大型国有、三资企业的有50余人,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9人,其他企业80余人,武警国防生进入全国各地武警部队54人,武警国防生返校读研的10人。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1年学院共有223名毕业本科生,毕业生已就业201人,未就业22人(10人二战考研,3人参加公考,4人暂不就业,2人求职中,3人正在签约中),年终就业率为90.13%。其中考取研究生(含保研)的有60人,出国读研有3人,应征义务兵3人,进入移动、电信、银行、电力、航空等大型国有、三资企业的有50人,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6人,其他企业82人。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2年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人数291人,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251人,本科生就业率86.3%。其中,升学90人(含出国/境3人),进入移动、电信、银行、电力、烟草等大型国有企业有60人,民营企业65人,自由职业19人,科研助理9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3人,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2人,应征入伍3人。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871-65931560

学院网址:http://www.ise.ynu.edu.cn/

招生咨询QQ :1062308323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信息学院-01: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信息学院大楼

信息学院-02:云南大学—华为创新训练营

信息学院-03:信息学院承办的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 CSP)云南大学考点

信息学院-04:电子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工艺实验室

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信息学院-05:电子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平台

信息学院-06: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信息学院-07:学生文体风采

信息学院-08:学生科技节活动

官网发布缓存图: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zsb.ynu.edu.cn/info/1051/2710.htm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云南本科院校-云南大学-招生专业-云南大学2023年信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