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自然,
清舍雅苑。
……
篱苑书屋
10个国家的竞争项目,
350名国际知名建筑师,
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奖的现场,
谁也没想到,奖项竟颁给:
中国乡村的一个书屋。
现场瞬间炸锅,
没有华丽的建筑幕墙,
没有绚丽多彩的灯光。
这个奖金100000加元,
媲美“普利兹克”的重量级大奖,
凭什么颁给中国乡村书屋?
面对人们的质疑,评审团核心巴里·约翰斯缓缓说道:
“这是一个谦虚又有力量的建筑,它深刻理解了地址、材料、形态和光等各个维度的多种元素···”
用4.5万根捡来的柴火棍,
搭建起“中国最美书屋”,
缔造这一奇迹的,
正是清华教授李晓东。
他为人低调,
提起与建筑的渊源,
李晓东笑着说:
“小时候喜欢养鸡,
父亲发现我总爱给鸡设计鸡窝,
这算是走上建筑之路的契机吧。”
真正接触建筑,
并对建筑感兴趣,
是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而这却是父亲为他做的决定。
从清华毕业,
李晓东并未像其他同学那样,
马上进入建筑设计行业,
而是跑到黄山,
一待就是两年。
黄山唯美的自然环境,
和古色古香的建筑,
让他第一次领略到:
原来,自然之于建筑,
影响竟如此微妙深远。
世界喧嚣纷杂,内心静了,
外在也会秩序井然。
而晓东想做的,
不过是在自然中
寻找建筑的有序存在。
2010年一次同学聚会,
他来到交界河村,
这里山清水秀,背靠大山,
在朋友小院的温馨感觉,
让晓东对这个京郊偏僻的山村
充满了无限遐想。
六七十户农家,
村民300多人,
多是老人与小孩,
孩子上学要跑到山的另一边,
极为不便。
回到家,
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
如果能为孩子们建个书屋,
让他们在自然中快乐地阅读,
那该多好啊!
而彼时
恰好香港一家信托基金,
捐助100万支持农村项目。
说干就干,晓东连熬几个通宵,
设计出书屋的初稿。
书屋的设计,
旨在与自然相配合,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的清境。
为此在选址上,
他跑遍村子前前后后,
选定这片背山面水、
景色清幽之地。
主体结构极为简单,玻璃与钢混搭,
外墙错落有致地插满4.5万根柴火棍。
围满的柴火棍像极了篱笆,
于是就叫它“篱苑书屋”。
4.5万根柴火棍,
全部来自村民的贡献。
木棍会吸引鸟儿来做窝,
粪便和泥土混在一起,
就有植物攀附生长,
这样书屋的景观四季更迭。
春天植物生机盎然,
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夏天翠绿层叠,
和着溪水,
送来阵阵清凉。
秋天黄叶满地,
别有一番诗意。
冬季万物萧索,
一片白色苍茫,
书屋和自然融为一体。
穿过长长的沙土路,
细窄的小木桥,
踩着门前的鹅卵石···
沿着木质台阶而下,
映入眼帘的就是书屋入口。
刚入书屋,
淡淡的书香,
清冽的木香
瞬间扑鼻。
台阶即是书架,
两端设置了可围坐的小桌。
也可席地而坐,
轻松随意。
斑驳的阳光,
透过木棍的缝隙,
晃动着洒进书屋,
恍惚间你会有种错觉:
这是倚树而坐,在树下阅读。
身在书屋,
却仿佛置身自然,
这就是晓东想营造的感觉。
“我想营造的是环境而不是建筑,
很多人做建筑都做得特别突出,
可我想把建筑消失掉,
把房子融入环境,天人合一。 ”
而书的排列,
也只有大类的区域,
没有细致的划分。
一来村民自主经营,
不必太过较真。
二来读者阅读的气氛,
也轻松随意。
篱苑为公益书屋,
书籍均来自社会捐赠,
每捐赠三本书,
就能带走自己喜欢的一本。
这样不仅书屋的藏书量可以增加,
也带动了藏书的流动性和人际交流。
书屋极安静,
不像城市中的图书馆,
安静是一种规矩,
这里的安静,
更多的是大家的默契。
因为没有水、电,完全依靠自然光线,日落西山之前,篱苑书屋就会关门。
而因为供暖设备的缺乏,篱苑书屋也只开放到 10 月底,等熬过漫长的冬季,才会重新开门迎接读者。
博尔赫斯曾说:“我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对于书虫来说,这座书屋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因为它承载了无数可能。
凭纯粹的喜欢去读书,
体会沉浸在文字中的惬意。
篱苑书屋用巧妙的设计,
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