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地摊经济。
说起地摊经济就让我想起小学时代,学校门口的老奶奶支起的小摊,卖那些皮薄馅大的馄饨,还有那些外焦里嫩的炸豆腐,浇上辣椒酱都是人间美味。比现在的网红食品好得不得了,现在又可以摆摊了,不知道老奶奶的身体还好不,那种在街头巷角的朴实善良,不知道会不会回来。
今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保就业、保民生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打领导提出重启地摊经济以来,有些地方快速落实,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得到了公开口头点名表扬,说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大家都知道,这个西部城市,就是成都。
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地摊确实是见效最快的一个方式,它的优点是参与性和群众基础非常强大,只要你放开,就有的是人会去做这个生意.
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在城市卫生方面,容易形成脏乱差,而且很难管理,过去地摊撤后垃圾满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还会影响交通和产生噪音,也基本收不上来税。
所以经济不好的时候,地摊经济是救命稻草,反而社会的稳定期,经济还可以的时候,就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阻碍了,地方收不上税来,还扰乱环境,怎么看都不顺眼。
摆地摊,其实是对公共空间的私人利用。摆摊人的成本仅仅是社会总成本的一小部分,在没有规范引导的情况下,要警惕对公共资源利用有过度的倾向。
就好像当初的共享单车一样,投放共享单车会侵占市政空间,但共享单车企业无需承担这个成本,于是在彼此竞争之下,它们总是会超量投放。地摊也是一样,它会造成某些区域的拥堵混乱,但这个成本是周边居民承担的。更不用说有些地摊本身就会产生大量垃圾油污等其他弊端。
现在我们能做的最好办法,就是划定区域,合理摆摊。这当然比较考验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
更值得深思的是,地摊经济未来怎么发展。当疫情过后,我们是否还需要“地摊经济”?这显然是一个新考验。城市治理是采取一刀切的管理,还是需要精细的引导?
要让地摊经济有序发展,赋予其合理的存在空间,要做好长期规制,别“一禁了之”刚走,“放任不管”又来。
当然,最后也要提醒您,随着地摊经济的火爆,2个月摆摊赚一辆宝马的新闻也会时常出现,但能月入过万的小摊小贩毕竟是少数,不要被蒙蔽了双眼,误入营销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