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昨天给大家讲了家庭关系中,尤其是伴侣之间如何相处会让我们的感情更甜蜜,让彼此的心更滋润。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现代社会很多人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什么时候?
我们是无神论的国家,我们也是反个人主义的社会。如此一来,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或灵魂,安放何处?既没有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最容易安放的地方,就剩下了两个:对父母的孝,对孩子的培养。
对父母的孝,不容易成为精神的寄托,但孩子不一样,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新鲜的,是有期盼的。
可以说,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
作者希望我们要意识到:家长们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幼童时代,父母无条件的爱就像是在打造一个安全岛。心中有了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和人交往。他们深信,如果受伤了,受挫了,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
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有一个小姑娘,叫做小芸,今年 16 岁。她出生一个月之后直到小学三年级,一直由乡下外公外婆抚养。
小芸开始记事时,因某些原因,有人曾经骗她说,警察要抓她。所以,每当得知有陌生人进村或听到警车的声音时,她就吓得边跑边哭,不知该往哪里躲。
三年级至六年级,她随舅舅舅妈去县城生活和读书。舅妈很少跟小芸谈话沟通。她白天上学、晚上放学都是独来独往,没人接送。看到其他同学总是有父母或家人接送,小芸觉得晚上放学自己回家很害怕,舅父舅母不疼她,所以不接送她。她常羡慕其他同学命好,能得到父母的疼爱,有钱花,穿得漂亮,长得漂亮。
她怕自己长得丑,父母不疼不爱她。不过,虽然存在着这些思想包袱,但她读书还是很用功,从不迟到缺课,下课准时回家,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而且成绩一直很不错。
五年级第一学期,她在学校赛跑中摔断了右手。因手术失误,导致五个手指失去了知觉,不能动弹。她很伤心、痛苦,小芸认为自己的手残废了,不能拿笔写字了,一辈子不能读书了。
后来经过三次手术,还坚持八个月的针灸,她的手慢慢地好了,可是她的手虽好了,成绩却一落千丈。她不能接受现实,每次知道分数后,都不相信这是自己的成绩。从此,她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开始寻找其他快乐。六年级上学期,她学会了上网,常在自习课后到网吧,每次玩两个小时左右。舅舅知道后,批评她,她反而玩得更厉害,有时干脆不回家,整夜整夜待在网吧里。
父母得知这些情况后,心里非常焦急。为了让小芸能好好读书,也为了便于教育和引导她,决定让她换一下环境。在初一第一个学期,父母把她转来东莞读书。开始几个星期,小芸很听话,学习很认真。但不知为什么,转来还不满一个月就又旧病复发。老师告诉小芸爸爸,说她去上网了。爸爸教训她,父女关系本来就恶劣,从此以后更差了。
最后,小芸对父母要求自己住校,对父母表示因为学校才有学习气氛,遇到问题可随时问老师。加上小芸又哭又闹,如果不同意她到学校住,就不读书了。父母也无济于事,只好依她。不出所料,搬到学校后,她常在自修课期间独自跑出去上网,老师发现后又告诉了她爸爸。
小芸的爸爸对她的教育,小芸从来不听,后来,她爸忍无可忍,狠狠打了她一顿。还减少了她的零花钱,想从经济上限制她上网。
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由于没钱上网,小芸竟然偷了班里同学的钱。这件事闹得全班同学都知道了,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警告她,还叫她上讲台向同学们作检讨。从此以后,她再也无心读书了。以前只是晚上上网,现在白天也泡在网吧里,没钱了就向旁边的熟人借。
小芸任性、孤僻、冷酷、自私,缺少对别人的爱心和感恩,自尊心、虚荣心特别强。她拒绝别人的教育,每当别人教育她的时候,她就表现得非常厌烦,脾气特别大,有时候还大喊大闹,说要杀死某某。她上网至今曾多次偷钱离家出走。她简直到了无法无天、不可救药的地步了。父母为她的事感到万分痛苦!然而,父母的痛苦和悲伤,却无法打动小芸的铁石心肠。
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中的小芸,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女孩,哭着、跑着,努力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却怎么都找不到……对于一个幼儿来讲,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至关重要的成长因素。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不向他提任何要求,也不谴责他,他们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爱他、呵护他,无论他有什么缺点。
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孩子会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世界,去建立关系,并不特别惧怕受到伤害。因为孩子深信,如果他受了伤,如果别人拒绝他、不要他,他可以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爸爸妈妈会爱他、支持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安全感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潜意识。有了这种潜意识的成人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一如儿童时期信任爸爸妈妈那样。他们很少猜疑别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确的理由告诉他,一个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爱,他们会坚决地离开这个人,而少做蠢事。他们也会受伤,但他们的伤口总是会比较快地痊愈。
然而,故事中的小芸没有获得这种安全感。相反,从小她被无助感所纠缠。后来,小芸的妈妈承认,小芸是第二胎,他们已经有一个女儿,但丈夫家特别想要一个儿子。当时下定决心,如果是男孩,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留在身边。但没想到第二胎还是女孩。失望之下,他们在小芸还不足一个月时把她送到外公家藏起来。
总拿“警察要抓她”来吓唬小芸的,不是别人,就是小芸的亲人。他们担心暴露小芸的身份,所以每当管计划生育的干部进村时,他们都会把小芸藏起来,并吓唬她“别哭,一哭警察就会把你抓走”。小芸就是在这种东躲西藏的环境下长大的。爸爸妈妈一年回老家看一次小芸,给她带很多礼物。小芸知道他们就是爸爸妈妈,但她不能叫他们爸爸妈妈,而是叫叔叔阿姨。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幼小的小芸心里是多么无助:“坏人”来了,没人能保护我。我有爸爸妈妈,但他们不要我。如果我是个男孩,爸爸妈妈就要我。
“没有人爱我,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种无助感贯穿了小芸的 16 年人生。
小芸之所以拼命学习,并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是因为,这是她争取爱的手段。她知道,如果成绩好,爸爸妈妈就会对她特别好。如果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就会对她失望。所以,她努力学习,只是因为那样就会赢得爸爸妈妈的爱。尤其是妈妈的爱,因为她恨爸爸,她知道,是爸爸想要一个儿子,是爸爸决定把她送到乡下。
小芸也有一个小小的安全岛,但这个岛上的主要基石不是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而是她的好成绩。当学习好时,无论遭遇什么挫折,只要回到心中的这个岛上来,她就暂时得到了安全感。后来手骨折的一段时间,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在学习上丢失了自己的安全岛,小芸又开始向网络寻求安全感,因为在网吧没有人批评他,指责她。
所以提醒在听书的各位,网络成瘾的孩子,起码在心理机能上,基本上是正常的。因为很多有网瘾的孩子,要么是家里没有温暖,要么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要么在学习上已经找不到自信心,家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他们的监狱。所谓的网瘾,不过是他们从一个糟糕的监狱逃到另一个糟糕程度较轻的监狱而已。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中,心里有没有所谓的安全岛,希望你能通过今天的这段播音分析自己的心里需求,作为成人来说,我们可以给自己寻找一块正确的安全岛,当我们建立起这块安全岛的时候,我们的安全感自然而然的就会拥有。
听书,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碎片时间,让我们不要停下成长的脚步,明天我们继续读这本《家为何会伤人》,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喜欢用奖罚手段对待孩子,但是本书作者告诉我们不要这样做,原因是为什么呢?我们明天接着聊,如何让自己以及孩子的心里走上健康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