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们昨天讲了讲老百姓必须要懂的道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因为羊咬不过狼啊。
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就是巡抚到各地巡查的时候,会有老百姓拦巡抚的轿子喊冤,求青天大老爷明察。电视剧中演的是,巡抚就帮助这些贫苦百姓主持公道,平反冤案。可现实生活却往往不是这样的,其实这些巡抚大老爷最讨厌老百姓拦路喊冤。
你喊冤代表着什么?不就是表示在皇上治理的这片祥和的天下居然有冤情么。不就代表着皇上选拔的地方官不合格么?不就是否定了皇上治理国家的成绩么?所以这些巡抚其实是很讨厌百姓拦路喊冤的。如果没有这档子事,巡抚可能在街上走一圈,然后地方官员接待之后,就可以吃饭洗澡去了。
突然出现的冤案,不就是给我增加工作量呢么。
道光十九年,山西巡抚(省府一把手)申启贤到雁北一带视察工作。路过代州(今代县),当地一些里正(类似村长)和绅耆[qí](类似老知识分子或退休老干部)拦住轿子告状,反映驿站在征收号草中的问题。
清朝的驿站近似现在的邮政局,号草就是驿站马匹食用的草料。这些草料由本县百姓分摊,按期交纳。那些老人和村长控诉说,驿站收号草有两条不公平,一是大秤不准,经常七八十斤号草上秤而秤不动;二是必须向收号草的驿书交纳使费,不然他们就不肯收。 第一条无须解释了,秤不准就是今天菜市场卖菜的称也有很多不准的,谁都想多赚点。第二条,用当代语言来说,就是非得再掏一笔辛苦费,才能请动驿书的大驾,麻烦他们收你的号草。
史料记载,据申启贤巡抚自己说,那些老头拦住他告状的时候,他已经生了病,性情烦躁,也没有深究是非对错,就下令掌责呈诉者——打了那些老头一顿耳光。不过刚打完就后悔了,心里感到不安。他说,那些挨打的老头“俱白发飘萧”,他害怕这顿耳光会打出人命来。申启贤感到不安是有道理的。人们为了千八百斤草料可以拦路告状,却不见得去“京控”。去北京上访是一件代价很高、成功率却很低的事情。但是出了人命就不一样了,苦主轻易不会善罢甘休。再说那些老头和村干部还可以分担“京控”的费用,这就不仅愿意告,也告得起。一旦进入告省府官员的京控程序,就可能有钦差大臣下来调查。按照常规,钦差大臣会抹平此事,但是省、地、县都要付出相当可观的代价,二三万两银子的“钦差费”肯定是免不了的。按粮价折算,二三万两银子将近500万人民币,逞一时之快值不值这笔巨款,申启贤不能不犯嘀咕。
于是将此案件批给道台张集馨(近似雁北地委一把手)亲自讯问,在半路上申巡抚又专门写了一封信,叮嘱张集馨处理好这件事。
其实,我想讲的故事到此才算正式开始。 经过调查,张集馨发现,那些白交还要遭受两道刁难的号草,按规定竟该由政府向民间购买。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是一文钱一斤。折算为现在的货币和度量单位,大概就是2毛多钱1公斤。当地每年收驿草10多万斤,财政拨款将近人民币2万元,但是这笔钱根本就到不了百姓手里。张集馨记录道:“官虽发价而民不能领,民习安之。”
解释一下就是,按照正式规定,老百姓在名义上的权利竟然如此之大,他们不仅不应该被官府的黑秤克扣,不应该交纳使费,相反,他们还应该从官方拿到一笔卖草钱。但是老百姓不领钱早已经习惯了,而且觉得很安心。你想是不是这样,谁敢领这个钱呢。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会发现某某村的什么财政拨款下来了,本可以拿这笔钱买种子,买化肥,或者盖新房,但是就是迟迟领不到这笔钱,老百姓敢要吗?现在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敢要,但是也是要费上一番周折。原来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就像我们昨天所说,羊跟狼要吃的,你想怎么可能呢?狼不吃你羊就够对你好的了。还想给你吃的,岂不是门都没有。
我们接着看看张集馨是如何处理号草问题的。 他调来了驿站收草的大秤,经检验,果然是百姓所控诉的那种黑秤。于是张集馨下令另造官秤,同时宣布:按照每斤一文的官价支付草价,不许驿书“干没”。对这种处理,“民甚欣悦,而州牧及丁胥皆不乐。” 大家觉得,这样是不是就算完了?你别说,还真是完了。没有提到敲诈勒索问题,没有追究贪污的责任,没有任何官员吏胥家丁为持续多年的不法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所有处理,不过是发一杆新秤,重申一遍正式规定。按照这种逻辑,不公平能够存在多年,难道就是因为缺少一杆准确的秤?就是因为缺少一纸不准贪污的规定? 在我看来,这样的处理与其说是处罚,不如说是鼓励。不处理,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或许还有点心虚。经过这样一番处理。他们便可以放心了:告到巡抚那里,最后又能怎么样呢?不过给了我们一杆新秤。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还贪污,还敲诈勒索,大不了再得一杆秤。这也能算风险吗?因此,他们的不高兴不过是暂时的。他们手里的合法伤害权并没有丝毫的削减,他们的反扑欲望已经在不乐中展现出来。有能力又有愿望,还没有风险,究竟什么东西可以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呢?
山西代州的村长和老头告状11年后,太平军起义爆发了,起义的旗号正是“太平”——其中就有特别公平的意思。不公平的感觉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几个好汉在公平奇缺的世界上敲出了几颗火星,全中国便翻卷起逼人的热浪。令人感叹的是:太平天国实际展现出来的内部关系,与他们那面漂亮旗号的差距,并不比这黑秤的差距小多少。
那么可能有人要问,难道人人都要当贪官吗?就没有人想当清官吗?当贪官的理由
-------------------------------------------------------------------------------
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省级的最高领导,每年的名义工资是576石大米,折成现在的人民币,月工资大概是11780元。正司局级每年的名义工资是192石大米,月薪大概相当于3930元人民币。七品知县,每年的名义工资是90石大米,合月薪1840元人民币。韩一良这位股级或副科级干部,每年的名义工资是66石大米,折合人民币月薪1350元。(参见《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 我反复强调“名义工资”这个词,是因为官员们实际从朝廷领到的工资并没有这么多。那时候发的是实物工资,官员领回家的有大米,有布匹,有胡椒,还有银子和钞票。不管领什么,一切都要折成大米。于是这个折算率就成了大问题。《典故纪闻》第十五卷曾经详细描述成化十六年(1481年)户部(财政部)是如何将布折成大米的。朝廷硬把市价三四钱银子的一匹粗布,折成了30石大米。而30石大米在市场上值多少钱?至少值20钱银子!假如按照这种折算率,完全以布匹当工资,县太爷每年只能领三匹粗布,在市场上只能换一两银子,买不下二石(将近200公斤)大米。这就是说,朝廷几十倍上百倍地克扣了官员的工资。至于明朝那贬值数百倍、强迫官员接受的纸币,就更不用提了。 总之,明朝的县太爷每个月实际领到的薪俸,其实际价值不过1130元人民币。
请设身处地替县太爷们想一想。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每家的人口至少有五六个,多的十来个。那时候也没有妇女解放运动,没有双职工,平均起来一家六七口人全指望这位县太爷每个月1130块钱的工资,人均170多块钱的生活费,这位县太爷的日子并不比如今的下岗工人宽裕多少。更准确地说,这位县太爷与如今最贫穷的农民阶级生活在同一水平线上。
还有一点很要命的地方,就是没有社会福利。公费医疗不必说了,在成化十五年(1480年)之前,竟连退休金也不给。成化十五年户部尚书杨鼎退休,皇帝特地加恩,每个月仍给米二石。这二石大米,价值不过500元人民币,就算是开了大臣退休给米的先例。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退休金才给500元,其他人可想而知。(参见《典故纪闻》第十五卷)
无论哪朝哪代,人的一生必定要做平一个等式;一生总收入等于一生总开支。节余的是遗产,亏损的为债务。官员们要努力把这个等式做平,最好还要做出节余来恩泽子孙。而明朝规定的工资注定了他们很难做平。
工资就那么一点。我们也算了,县大爷的月薪是1130元人民币,这样一年也不足l.4万,十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14万。而孝敬上司、送往迎来、拉关系和考满朝觐这三项,就要花费20万至80万。
孝敬上司和送往迎来是年年不断的,外地官员上京朝觐是三年一次,考满则需要九年的时间。即使按照最有利于开销者的标准估计,九年花20万,这个大窟窿需要县太爷全家十四五年不吃不喝不穿不用才能填平。我还没有计算养老和防病所必须的积蓄。 相差如此悬殊的人生不等式,怎能做得平?勉强去做,当然不能保证相对体面的生活,不能让老婆孩子不数叨,不能留下像样的遗产。另外,在开支方面还有一个比较的问题。人总会留意自己的相对地位的,都有“不比别人差”的好胜心。
而县太爷每年的那些收入,并不比自耕农强出多少。手握重权的社会精英们,能心甘情愿地与自耕农比肩么? 这是一个明确信号:在这些官员的眼中,俸禄外收入已经在事实上获得了合法地位。以不同的名目,按不同的数量收受财物,已经成为未必明说但又真正管用的潜规则。这就意味着清官从上到下全面消失。 总之,从经济方面考虑,清官是很难当的。那时的正式制度惩罚清官,淘汰清官。硬要当清官的人,在经济上必定是一个失败者。当然,这里算的都是经济账,没有重视道德操守。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团自始至终卖力挥舞的一面大旗,它翻滚得如此夺目,根本就不容你不重视。
相信大家听到这里,心里也都弄明白了,从古至今,人们就追求一件事情,起码是收支平衡,最好最好还要有结余可以恩泽子孙。我们说了这么多贪官污吏的现实行为,那皇上到底知不知道呢?我猜想,皇上肯定是不知道的,即便真的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为什么贪官污吏历朝历代都有呢?我们明天接着说,别看皇上位高权重,有的时候皇上也是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