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度厌学的巴菲特,此时性情大变,他觉得他要继续学习,而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哈佛商学院。他认为在哈佛他将收获威望,以及未来的重要人际关系网。此时的巴菲特他没有动用老爸国会议员的身份,事实上他爸那种愣头青的性格,可能也未必会给他提供什么用得着的帮助。但是,结果很糟糕,哈佛面试官竟然评估巴菲特,说他虽然19岁,但看起来像16岁,而情绪更是看起来只有9岁,属于小破孩一个。随即拒绝了他的申请,巴菲特一脸懵逼。他还没来得及展示他的股票天赋,就被拒之门外了。当然这也是哈佛大学的巨大损失,那个面试官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快乐的玩耍了。
巴菲特并不消沉,并没有改变上学的念头,他快速翻动报纸继续找下家。竟然在报纸中看到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一个是戴维多德。他们都来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巴菲特读过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深。格雷厄姆也成了巴菲特的偶像,而多德是格雷厄姆的合伙人,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教授,他们合作写了另一本书叫做证券分析,是聪明投资者的专业版,聪明的投资者是证券分析的通俗版,是给外行人看的。巴菲特正是看了聪明的投资者随即转变了投资股票的方法。而在这之前,巴菲特也是个技术分析派,也曾经希望通过数学计算,来算出股票的运行规律,直到看了这本书之后,他才迷途知返。巴菲特曾经说,读完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他就好像找到了上帝。所以还有什么可说的,二话不说巴菲特就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期待能见到这位偶像。确实格雷厄姆也成为了改变股神一生的那个关键人物。
不过有个巨大的问题,他现在申请大学的时间有点太晚了,但沃伦巴菲特没放弃,他写了一篇深情的申请书,直接发给了多德,就这样他没有面试,就直接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这两位教授不得不说也是十分幸运的,当他们的名字跟巴菲特联系在一起之后,才成为了华尔街的经典。有的时候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命,巴菲特被哈佛拒绝,才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个偶然造成的,我们极力去争取,但也不用太在意每个城池的得失。有的时候某种不如意的失败,可能反而会给你更大的成就。对于巴菲特来说,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要远比芝加哥的哈佛对他更有帮助。
巴菲特第一次上多德老师的证券分析的课,他说由于对这本书太喜爱了,他甚至比多德对于这本教材更加了解。他可以引用书里面的任何一段话。这本七八百页的书,他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熟悉里面的每一个例子。巴菲特喜欢多德的每一堂课,比如对违约的铁路债券进行估值,这正式巴菲特的最爱,所以在课堂上,几乎成了多德和巴菲特的一对一教学,所有的问题都被巴菲特一个人给包圆了。其他人好像是在学习,其实是在混学历。而沃伦巴菲特是用生命在学习,好像再打王者荣耀一般的全情投入。所以最后的差距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