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亿票房也无法掩盖《中国机长》故事编讲的缺陷|2020编导必考影片《中国机长》故事分析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几十亿票房也无法掩盖《中国机长》故事编讲的缺陷|2020编导必考影片《中国机长》故事分析

艺考

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多编导考生在讨论电影时,常常会把影片分为文艺片和商业片。实际上,在电影学院课堂上,电影相关专业的老师们都会使用更准确的划分,那就是艺术片和类型片,前者就是电影史上以法国新浪潮为代表的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导演被视为电影作品的主要艺术作者,影片为导演艺术表达而存在,后者就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商业和市场诉求的影片,这类影片基于一种可移植、可复制、可工业化创作的经典公式,就像一种在流水线上不断翻新的“文化工业产品”。

在类型片领域,单纯讲好一种类型,还是杂糅若干类型在一起,就创作本身而言不存在悖论,在电影史上我们既能看到希区柯克对类型的专一,也能看到科波拉在《教父》中完美融合黑帮、谋杀、成长、家庭伦理等元素在一起的经典类型之作。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都彪炳史册,成为影史殿堂级的大师。

但这种天才创造,毕竟只是金字塔尖的少数。回到当下,大多数时候,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只关心,作为一部电影,这个故事到底怎么样?

电影《让子弹飞》中,冒牌县长要求师爷写诗: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这段台词用来讨论我们今天的电影,再合适不过:一部商业大片,该把一个元素讲得精巧有力,还是搞个万花筒式的博览会?

姜文影片中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少弄些花里花哨的,最起码应该先老老实实讲个合格的故事吧。

7天假期,最令人期待的,或许就是刘伟强导演的《中国机长》。原因有三:

一是根据刚刚发生不久的真实事件改编,尽管真实事件不很复杂,但很牛掰,是个很好的电影改编素材,学编导的同学,故事训练的重点就是把“身边真实”的事件虚构讲述出来。北京电影学院考题要求之一就是,故事之中要有机融入当年发生的事情。

艺考

二是在今年献礼片中,这部影片的商业类型片属性最强,或者说,献礼属性最弱,尽管献礼的“速度”掩盖了它的叙事缺陷;

至于三,影片所描述的飞机驾驶员这个职业以及飞机,和观众的日常出行息息关联 。

故事常规练习,一句话总结故事:起飞不久后的川航8633,不明原因导致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碎,在机组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备降,全机人员安全归来。

仅仅这一个事件,如此单一的矛盾冲突,撑不起一部电影。

所以,选择怎样的叙事角度,以及怎么填满一部商业电影的时长,是导演在改编上的最核心的两个任务。

艺考

如果编导艺考考场上给出一个故事题目:《中国机长》 ,你会怎么讲呢?

电影全程会以塑造机长这个人物为核心,他有怎样的故事,人生经历怎样的困境,围绕他又会引出一些配角。

事件发生后,除了风挡破碎,又有哪些突发的二重乃至三重阻碍,这些阻碍又如何反过来烘托和丰满机长这个人物。事件当中,机长和其他人的关系会发生哪些变化?

最终,事件危机解决,机长个人的人生也实现了一个突破。

有同学可能问,为什么一定要让人物陷入一个生活困境?

老老实实拍个灾难片不行么?

实际上,我们在课堂上就是按照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来训练故事的。

主角的生活和灾难事件两条线同步进行,互相影响,最后双线合并,故事升华,一个危机解决了两个矛盾,最大化地调动观影者的情绪。

上面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这类型套路设定的。

常看好莱坞电影的同学,都明白这有多经典,同时又有多老套,但好莱坞几十年来就是这样去挣钱的。

在今天中国电影范畴, 不需要导演做多少创新,他只需要按好莱坞的经典模式,讲好中国故事,就可以“名利双收”了。

可惜,《中国机长》最终的故事完成度,距离所谓的“合格”还有一点点距离。

导演刘伟强完全没有选择以机长为大核心的叙事,老老实实地将这个事件复述了一遍。学编导的同学,都应知道:把事件简单粗暴、机械复制给观众是一个十分失败的做法,否则,你作为编剧如何与新闻记者区分呢?

为什么讲故事有问题?接下来听我们这位老师慢慢聊聊《中国机长》的故事构思中的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几十亿票房也无法掩盖《中国机长》故事编讲的缺陷}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几十亿票房也无法掩盖《中国机长》故事编讲的缺陷|2020编导必考影片《中国机长》故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