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称,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基本前提下, 7月20日起可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早在7月13日,《第一次的离别》出品方就宣布,该片将于全国影院复工首日在全国上映,这也将预示着《第一次的离别》将成为7月20日复工后上映的第一部影片。
《第一次的离别》
影片由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中传李勇老师摄影,大象纪录老总秦晓宇监制的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在世界的尽头呼唤爱”的作品
1877年,人类学家摩尔根(Morgan)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提到,“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假如谁找到了历史老人遗留在塔克拉玛干的这把金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就打开了”。
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也曾说过,“如果生命能再来一次,我愿意生在塔里木盆地,因为人类的四大文明都在那里交汇”。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Hedin)觉得,地处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沙雅,是“世界的尽头”——《第一次的离别》导演王丽娜,就出生在这里。
胡杨林,人,羊
身为新疆沙雅人的王丽娜导演,对于养育了自己的故乡有着最深入的了解,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更是懂得“乡愁”的分量。她将自己的童年与乡愁寓于“离别”之中,用“离别”来书写成长,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影片中得到最本真的情感共鸣。历时3年打造,导演用两个青梅竹马的新疆孩子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第一次的离别》是献给故乡的一首长诗
人与环境
导演在影片拍摄阐述中写到:《第一次的离别》是献给故乡的一首长诗。导演用半年的田野考察+一年的纪录片跟踪拍摄+组建故事片团队后再用两年驻地拍摄, 完成《第一次的离别》这部将现实性、诗意性、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作品。
「沙雅」决定了王丽娜电影的源头,塔里木河上漂浮着胡杨木做成的独木舟,驼铃夹杂着树叶沙沙的混响,沙漠丶戈壁丶河水,这是一片有别于中原大地的异域风光。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王丽娜觉得自己的童年充满着诗意,尤其是离开家乡求学后再回去,更加体会到了新疆的美好。导演选择通过用孩子的视角去展现成长的悲欢,通过人类共通的最本真恒久的情感因素呈现出跨越文化的情感张力。
此片接连斩获各类奖项,青年电影人被寄予厚望
导演姜文颁奖词:
“通过离别我们清楚看到人物的内心,以及在内心驱使下的行动。影片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作为处女作,它近乎完美!”
《第一次的离别》自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完成世界首映并斩获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以来,随后又陆续斩获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奖、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竞赛单元“火鸟电影大奖”和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单元“媒体关注电影人”奖等多个大奖,并入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提名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高度评价《第一次的离别》在选题、拍摄、艺术表达等多方面独特的价值,称赞本片是“既诗意又亲和的电影”,颁奖词说:“影片带着我们去探究生活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的两个不同家庭的不断演变的关系。电影画面非常优美,感人至深,它让我们思考亲密与距离各自意味着什么,以及影片中小主人公们如何通过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的离别而获得成长。”
导演谈影片创作
关于主要角色选择
这三个孩子各有特色,是我在前期调研阶段里寻找到的。我开始田野调研的时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拿着相机到处去扫街,一种是去学校调资料,看谁有故事。比如我遇到剧中小女孩凯丽是在她家的门前,我看到一个像精灵一样的女孩,她穿了一件红色的裙子在倒塌的土坯房前自由飞舞,阳光充溢在她红色的裙子上,那一瞬间很动人,我本能觉得她就是我要找的,一个像精灵一样的女孩。
当我开始拍摄时,孩子们从未看过电影,对摄像机一无所知也不害怕。孩子们非常自如且有表现力,他们真实的生活,比那些虚构的情节更能打动我。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第一次的离别》启用的全部是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或许只能演好一种角色,那就是他们自己,但有些小演员会演得惊人的好。有些小演员你选的时候觉得很好,可是一旦开机,他就会不自在,你需要做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进行漫长的等待和用合理的方法调整,如何让演员忘记他们正在拍电影,如何在电影里捕捉真实动人的瞬间,这个其实是极为困难的。一旦启用非职业演员,你的拍摄就需要迁就非职业演员,比如你提前选好了某个演员,等到拍摄的时候所有人都到位了,他因为家里的羊丢了,或者情绪不佳等各种原因缺席拍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会等待,在另一个恰当的时机,重新拍摄。
拍《第一次的离别》前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人物,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电影艺术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一切,将现实雕刻在影像中。我曾拍到一段艾萨父亲去学校找艾萨的素材,非常的动人,人物的行为逻辑、感受、爆发力都非常准确且恰到好处。这些经验都成为《第一次的离别》的故事情节和表演方式。现在回想,一年的纪录片拍摄对《第一次的离别》的诞生尤为重要,电影中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都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看似朴实平淡的剧情也能成为电影。
关于影片创作虚构尺度
我还真没有从这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如何在拍摄中不要丢掉生活本身的质感,如何让演员忘记他们正在拍电影,如何在电影里捕捉真实的动人的瞬间,怎样真诚地接近人和事本真的东西。特别是影片当中,全部是非专业演员,如何和他们建立起关系,如何真诚的重新建构讲述生活的方式,怎样诠释及表现它。
现在回想,一年的纪录片拍摄对《第一次的离别》的诞生显得尤为重要,以拍纪录片的方式构建剧本的方式显得尤为奢侈但也弥足珍贵。电影中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看似朴实平淡的剧情也能成为电影。
《第一次的离别》中很多细节和对话都是来自于一年的观察。比如影片中家族会议的那场戏是基于故事结构的假定性讲述,但最终归结为之前观察生活的真实性和具体的事实。对于孩子的戏,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他们怀着比对大人更多的尊重和真诚,拍摄中某一个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在拍摄时要尽可能花功夫给孩子营造出真实可信的氛围。
在拍摄现场,我避免让孩子知道我是导演,我们把摄像机架在哪里,最后也省去了所有开机关机的环节。我会告诉孩子们,需要在规定场景中完成一件事情,在完成件事情的过程中,有几句话要说出来,剩下的就是让他们自由地发挥,给孩子们尽可能营造一个真实可信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给了我很多令我惊讶和惊喜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可以重构和重述生活,但又不剥离生活,从而得到生活的哲思。
关于影片风格
我认为理想的电影是纪实,不是拍摄手法的纪实,而是如何真实地重建和讲述生活的方式,让观众成为认知生活的参与者。也许正如戈达尔所说:伟大的故事片电影都接近于纪录片,正如伟大的纪实文学都接近于小说。
影片制作简介
《第一次的离别》(2018;88分钟;剧情片)
投资方:
影片由大象纪录(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投资(老总为本片监制)。
片名来自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标题,同时也在对标导演喜欢的阿斯哈·法哈蒂的作品《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标题“第一次的离别”的寓意丰富度异于《一次别离》,与影片叙事外延高度契合(关注吴聊电影微信公众号,公映后对该片的读解分析)。
导演:王丽娜
新疆沙雅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14级电视制作MFA毕业生,主修纪录片,导师李勇。
制片:蔡庆增
大象纪录创始人,纪录电影制片人。
代表作品《我的诗篇》(2015,制片人)
摄影:李勇
北电摄影系硕士,北师大电影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副教授。
剪辑:马修
与多位华人导演合作的法籍剪辑师
与导演赵琦合作《殇城》;
与艺术家徐冰合作《蜻蜓之眼》;
参与剪辑范俭的作品《吾土》《摇摇晃晃的人间》;赵德胤导演的《再见瓦城》;
张艾嘉导演的《相爱相亲》;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
声音:李丹枫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参与制作了《地球最后的夜晚》,《摇摇晃晃的人间》,《暴裂无声》,《大世界》,《白日焰火》,《蜻蜓之眼》,《天注定》等作品
音乐:文子(文智波)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和二胡双专业,研究生结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暴雨将至》(2009导演/江小鱼)《郎在对门唱山歌》(2009 导演/章明)等。
剧情简介
艾萨是新疆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妈妈身体有病,不能言语,有时还会从家中走失。艾萨深爱着自己的妈妈,他一边上学,一边跟父亲一起照看妈妈,虽然有点辛苦,但也乐在其中。艾萨与小女孩凯丽比努尔是好朋友,两人共同抚养一只可爱的小羊,从葡萄架下到胡杨林和沙漠,到处都是他们天真烂漫的身影。凯丽比努尔和她弟弟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妈妈想让他们转学到城市,全家出去打工,爸爸不同意,两人常为此发生争执。艾萨在课堂上学习《第一次的离别》课文时,对离别还懵懂无知,但爸爸为了妈妈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决定把她送到养老院,凯丽比努尔又要转学到外地。在四季的流转和童年的离别中,孩子们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又会从中收获什么?
《第一次的离别》预告片
【本文资料来自网络】
需要更多发现,务必购票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