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画、搞创作、爱收藏,就点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艺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夏俊娜
1971年生于内蒙古
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画家
夏俊娜是70后代表画家
她的作品题材单纯
关注女性世界,重视画面情境的经营与表达
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妙感受
作品含蓄、内敛、阴柔、舒缓
风格跳跃、轻松、气韵生动。
有别于一般的人像、花卉和静物画作品
她的绘画超越物象表现
画家自由自在充满灵性的才智
如轻盈美丽的音符,散落唯美的画面
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世界
朝花夕拾之一100cmx80cm 2014年
朝花夕拾之二 100cmx80cm 2014年
对我而言,画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我从未想过画一张要产生什么样影响的画
或应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我只是不停地画
我希望画画这一行为能改变我的生活品质
当然它绝非来自物质,而是融入我的生活
不知不觉中,
绘画便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
莲动今宵 148cmx48cm 2014年
1
夏俊娜:我的创作历程和方法
1995年,我研究画面语言初见端倪,
出道时的毕业创作还很不成熟,
它有一定冲击力,感染力,
但是它的毛病也是非常刺目的,
语言没有提纯,只是懵懂状态自然抒发的一个感受,
拼着体力和那种年轻的冲动,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
就像是挑战者,没什么输不起的。
1993年到2003年恰恰是十年的时间,我一直在追求完美。
这个完善就是纯化语言,做到无懈可击。
现在我又到另一个状态,
我觉得那种生命力是多么可贵,我可能就已经没有了。
一个特别完美的东西,就是一个器物,是没有意思的。
意识到这种问题,我现在不害怕有缺点,
我要让它有新的闪光点就可以,
而且它会有我从未有过的三十岁的生命力。
而且我感到我有能力驾驭这个,
因为我已经驾驭十年了,
我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控制力。
如果你跟随一个你认同、喜欢的老师,
你会非常迅速地吸收她的观念。
我跟着申玲,越过最重要的一个坎,
是我对美学的认识的一个误区。
这个坎是什么呢,泛泛的讲,
就是你画素描够不够写实,是不是细致,
你色彩是不是很有功夫,非常学院了。
你无限制的纠缠这种东西,
就会过早的消耗你年轻的
对本质生活的那种热爱,
想要表达的那种本能。
这个是最初级的阶段,
你接下来的事情
是如何用一种非常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你自己。
不是平白无故你抓过来一个语言就可以用的,
你抓过来的很可能是你最直接看到的东西,
像我,有可能是我周围老师的这些东西。
但这不妨碍我通过这个东西再去接触别的东西。
上附中的时候我喜欢勃纳尔和维亚尔,
可能是一个小女孩对色彩最初的那种冲动和憧憬,
很多人1995年的时候都说我像纳米派,我也认可。
接下来,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在我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都会有很深的痕迹。
博拉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的画面结构和色彩分割,
我觉得他真是做得无懈可击,太棒了。
1995年我会比较喜欢德加和整个印象派,
包括库尔贝的东西我都会喜欢。
1997、1998年,开始研究文艺复兴早期的东西,
安吉列卡,波提切利这些人。
后来画了一系列形式上有宗教感的东西。
去年前年我画了一批相对比较写实的东西。
比较喜欢维米尔,或者意大利早期的那些宗教画。
我会注意很多人不太喜欢的画家,
比如吉索特,还有英国一些浮华绚丽的画家。
我从生下来感知世界,一直积累到现在。
我从前所做的事情是发自我内心的,
我不停的画画,这就是我的职业。
画了大量的画之后,构成了我所谓的这个形象,
人家会从你的画去品定你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可能会有一定延续性。我会有一些变化的,
在我所认知的程度的基础上再加深,拓展。
我觉得用记忆画的东西
反而比你看一眼更真实,更接近于本质。
我想这是女性的优势吧,就像你说用心灵来捕捉东西。
我不否认我的东西比较单一,比较孤陋。
莫兰迪一辈子就画瓶瓶罐罐有谁指责他吗?
我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女性化的。
就是柔软的,不停的在旋转的那种感觉。
你看毕加索和梵高的笔触,都是非常刚直的,
在这一点上可能会有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
我从小也是从学国画开始的。
我始终觉得把东方文化溶入到西方绘画的这种方式中,
像是一句口号,倒不如自然而然的从血液里溶入。
我比较喜欢用国画用运笔行笔的书写方式画油画。
我会把失败的画毁掉,因为“气儿不顺”。
实际上是在用一种水墨的绘画意识,
只是媒材换到油彩而已。
这张画好,是因为很流畅、顺畅、生动、贯气,
它具有国画的品性。
我不同于其它画油画的人可能是这一点。
要做到形色结合得一笔到位,
又要做到气韵生动,对于我来讲是非常困难的。
我的画就是一次性的东西,再来第二笔,它就失败了。
任何东西都是相通的,油画如果做到极至的时候,
也是那种一气呵成的东西。
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它也有很多那种很生硬,
反复描摹的笨拙,笨拙也是非常好的东西。
太流畅的东西可能也很流俗。
现在是把“宁拙勿巧”这个东西推倒极端化了,
好像只有无限的堆加才能达到一种画面的完整。
其实繁简的对比,拙巧的对比,流畅与滞涩的对比,
还有色彩的浓艳和沉稳的对比,
都会使你的画面更加传神,
赋予绘画灵动和表现性。
大画通常要画一个月,
小画一两个星期就完成了。
我画的是很快的,油画有它的局限性,
有的时候我会做很厚的肌理,你要等它干,
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我做肌理之前没有任何小构图,
就是茫无目的的做一张。
用一百多块钱的韩国桶装的油画颜料做肌理。
我的画有时候需要卷,
要运到境外,材料就得非常讲究。
我从前年开始用荷兰的手工研制的颜料,
虽然相当的贵,但怎么卷它都没事。
只要我觉得它碍我的眼,
我会非常耐心的一点一点的把多余的肌理刮掉,
再拿砂纸把它打平。那也没办法,一切都是未知的。
开始就是凭直觉乱铺一气,
当然里面的冷暖、黑白、大小、结构、形态都要有讲究。
我开始只注重画面结构,
进行到第二、第三步骤,
我才会注意形象在什么位置上会比较合适。
那些地方需要静,
那些地方不需要,这些很具体的问题。
改也是一个过程,每做一个步骤
都会有一个无法预料的面貌,增加画面的可能性,
我不会让任何一遍成为浪费的行动。
一个人,一个桌面,
就是一个习惯性的构图方式。
维米尔也经常是一个窗子,一个人,一个桌子。
我所有的画面里,
没有一个人的姿态是相同的
,没有一个桌面、一朵花是者相同的,
我很注意这些细微的差别。
我会尽量让每张画不一样,
但还是一个人画的啊。
任何东西都会被淘汰的,
任何一个主流和前卫的东西都会退居为边缘。
1995、1996年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架上已经落寞了,
可我觉得现在活的也挺好的。
这是一个特别正常的轮回,
比如威尼斯电影节,DV的作品像垃圾一样多,
大家再也不耐烦看这些垃圾似的作品了。
架上绘画,或者像我们研究语言已经落伍了,
潜台词是这样,这个应该承认,但我不这样认为。
最好大家都去搞前卫的、观念性的作品去,
只留下我一个人画语言性的东西。
关键还是你能不能坚持你自己的东西。
一个东西终归会取代另一个东西,
这就是生活中不断的变化,它很有意思。
生活就是让人激起想继续下去探求它谜底的兴趣。
风起昨夕 148cmx48cm 2014年
夏俊娜的作品,
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相对静止的人物、瓶花、果盘,
与讲究的结构、简括的外形、绚烂璀璨的色彩,
共同构筑成一种古典与印象交汇的意境。
夏俊娜笔下所有的人物
只有一个模特,那就是画家本人。
但她与那些
陷于自恋的画家的自画像又有本质的不同,
因为她并不介意确定这些人物的身份,
所以她的人物都是清一色的沙龙小姐模样,
瓷娃娃般晶莹剔透的肌肤和面庞,
脸上略带点睡眼惺忪,
在音乐诗歌般的环境衬托下,
散发出懒洋洋的小资情调。
四季之春天 布面油画 200×100cm 2012年
由于画家个人气质与画中人物的融合,
清醒而又巧妙地避开了
资产阶级奢侈生活的庸俗审美观,
使画面里有一种理想与现实合二为一的美。
这种美让世俗流行的那种
繁缛甜俗的罗可可趣味自惭形秽。
四季之夏天 布面油画 200×100cm 2012年
2
夏俊娜附中毕业后
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四画室。
1995年,夏俊娜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
她以油画系列作品《女孩儿》
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女孩儿》
她打破传统绘画方法——
写生、草图、放大、定稿
从不写生也从不打草稿
而总是迫不及待地将白画布涂满颜料
然后再考虑画什么
一切全凭感觉使然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
在中国油画年展中
夏俊娜的作品《秋》获得了银奖
《秋》
该作品在参加年度嘉德拍卖时
以人民币8万元成交
自此,夏俊娜进入中国油画高价拍卖者的前十名
也是从那一时刻起
她以独特的浪漫主义的绘画语言
开始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曾经轰动上海一时的
要算2000年在上海举办的夏俊娜的首次个人画展
画展还没有结束
她的53幅作品已经被订购一空
《盛装》
《石榴园》
随着年龄的增长,夏俊娜的画日臻成熟
她把2000年当作一条分界线
2000年前,她出手的作品
十幅里面要毁掉两三幅
而今,幅幅完好,没有废品
并且这些画卖得出奇地好
画一批卖一批
以至于她的手上,剩不下一幅作品
夏俊娜笔下的画中人,
虽然情节上具有虚构性,
但给人一种真实的视觉美,象莅临人间的天使,
圆姿替月,润脸呈花,天真、纯洁、优雅、高贵,
这是画家对青春、对爱情、对生活、
对自然的美好憧憬和热烈礼赞。
四季之秋天 布面油画 200×100cm 2012年
在夏俊娜的舞台上,色彩永远是主角。
她的色彩犹如彩色玻璃在不太强烈的暖光照射下形成的,
绯红与白粉撞击成熟练的暖灰 ,
笼罩着寒盏冷杯变成了紫石英与田黄的华彩,
像燃烧的珠光宝气的神秘火焰,奇异的照明,
每一幅画都是缪斯女神琼楼玉宇上的一扇彩窗。
在这里,玫瑰花象征永恒的爱情,
叶子代表诗歌和灵魂,杯盘瓜果代表绚丽多彩的生活。
四季之冬天 布面油画 200×100cm 2012年
诗人的气质往往赋予作品
更真实的情感和更幽微的意境,
情感和意境是最完美的秩序,是标志着风格的标尺。
夏俊娜在当今画坛中一支独秀,
归根结蒂还是醒目的个人风格使然。
风格是画家的第二张脸,
是画家个人气质和修养在技巧中的流露。
蜀葵 布面油画 97×130cm 2012年
当然,夏俊娜的艺术灵感
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对古今艺术大师们的领悟。
拉斐尔、卡拉瓦乔、凡高、雷诺阿、
莫蒂里阿尼、林凤眠等大师作品对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夏俊娜结缘最深的应该是巴尔蒂斯。
在人物造型上,巴尔蒂斯善用几何形体式的写实手法
来概括物象,加上他的模特妻子是个日本人,
最终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东方情调的人物形式
——身体短拙但比例均匀,脸庞圆润又不失妩媚。
夏日的蜀葵 布面油画 100×80cm 2010年
作为作品题材风格的标识,
夏俊娜也选择了室内的静态人物布置,
尽可能地通过女子的梦想、怀春、自怜、
遐想、歌咏、鸣奏来挖掘人物心理活动中微妙的东西。
她的画面同样追求结构与形体,
较多地采用小对角构图;
人物、器皿的外形简括适当。
歌声-2 布面油画 70×140cm 2011年
红衣少女 布面油画 80×60cm 2009年
空山鸟语-3 布面油画 130X97cm 2010年
空山鸟语-4 布面油画 130X97cm 2010年
花解语-1 布面油画 130×150cm 1999年
花解语-3 布面油画 130×150cm 1999年
花解语-4 布面油画 130×150cm 1999年
菊颂 布面油画 60x110cm 2009年
持节图 布面油画 150×130cm 2004年
风陵渡 布面油画 100×200cm 2005年
五月新娘-1 布面油画 100×200cm 1996年
五月新娘-2 布面油画 100×200cm 1996年
五月新娘-3 布面油画 100×200cm 1996年
五月新娘-4 布面油画 100×200cm 1996年
第二届“青年百杰”
和
首届“艺坛百家”
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微展览系列报道
面向全球征稿
为全面展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传播网艺术家写生与创作研究院全面征稿,2016年12月30日截稿。
①“青年百杰”征稿群体是70后80后90后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青年艺术家;
②“艺坛百家”征稿群体是超过45周岁非青年艺术家,尤其是一直默默无闻、埋头创作有实力的中老年艺术家。
让作品说话,用实力证明,挖掘与发现。
两类征稿皆采用一稿一评,即收即评,通过评审入围青年百杰微展和入围艺坛百家微展后内容公号发布,活动结束,由粉丝投票产生2016-2017年度中国当代青年百杰艺术家和艺坛百家,和专家评委推荐提名的青年艺术家直接进入年终的青年百杰和艺坛百家总名单,再进行全面的亮相报道。
艺坛百家—2016当代油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国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雕塑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漆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版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紫砂、陶艺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书法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摄影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水彩、插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油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国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雕塑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漆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版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紫砂、陶艺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书法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摄影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水彩、插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征稿统一要求:
1、题材不限,尺寸不限,艺术类别不限。作品高清图10-20幅左右。每幅作品请注明名称、尺寸、年代等。
2、注明“青年百杰征稿”或“艺坛百家征稿”,作品请一律打压缩包传发邮件,请勿单张传图。
3、画家简历一份和个人照片1—3张。简历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参展及获奖情况等。
4、为方便联络和最高效推广,请在个人简历里写明联系电话、内容号。
5、评审费服务费RMB100元,内容直付总编室或支付宝付款皆可,支付宝账号:2225815837@qq.com,来稿同时请支付评审费用,否则不可参评。
来稿邮箱:2225815837@qq.com
总编室内容:zyf40414041
艺术家传播网青年百杰微展组委会
艺术家传播网艺坛百家微展组委会
2016年5月
艺术家传播网
——艺术家写生与创作第一推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