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春(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6月的榕城,各式各样的植物自在蔓延,很自由的样子。“第八届中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评比”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顺利举行。主办、协办单位尽心尽力组织,台前幕后忙碌,不易。来自全国最优秀的教师选手们,她(他)们在台上使出浑身本领,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美的世界,用心。听了19节课,谈一些观摩的感受。教师角色如何转换■许剑春(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 教师角色需转换 随着“中国速度”跨越式发展,时代对师范类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待,甚至是挑剔和质疑:你们培养的老师能教好我的孩子吗?师范类高校深感压力与挑战。解决的办法就是对专业教师的现有角色进行转换。以全新的思维,审视“新教改”的深远意义,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要具备国际视野,改变固有的知识建构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素养优秀的美术师范生,以满足时代对于高品质教育的需求。 专业教师要做最前沿、最先锋的引领者。当下,需全身参与到世界范围内先进美术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及时将这样的成果反映在课堂上或传递给中小学教育一线。要始终站在美术教学研究的前沿。 做最接地气的中小学一线教学的亲历者。专业教师的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要和一线教学紧密联系。专业老师要走进一线中小学的课堂,与老师们一起听课、磨课、上课、研讨。从中发现和把握一线美术教育教学的动态和发展规律,及时将这样的成果反映到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教学案例。学生能从中提取有效的学习信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就业时,就能与实际教学需求无缝对接。 课堂中的几个“点”要反思 1.课堂有点“闷”。个别课“活”不起来,师生互动有“缺氧”现象。这与老师的问题指向模糊、语言过于“术语化”,对学生知识储备预估不足有关。 2.提问有点“多”。我有心记录了两节课,其中有一节课,老师问了学生将近60个问题。问题一多,学生的思考时间就少,思考深度相应就浅。因此,问题的提出要指向明确且有效,这需要设计。 3.板书有点“少”。小学课堂使用板书的老师较少。大多数是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板或KT板,字体大多是电脑字或者卡通字,然后往黑板上一吸。这样的字体与学生的日常书写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老师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板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审美。 4.排场有点“大”。为了达成教学效果,全国及省市比赛中,所使用的道具和布景,越来越大,越来越豪,这似乎成了比赛的常态。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的大场景,与真实的课堂有关系吗?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些减法,做一些回归? 5.合作有点“假”。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个体的自由表现。合作学习培养的是团队精神,是妥协,这要建立在各自优势互补、充分讨论、角色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才可能合作实施完成。个别课堂合作学习后,所呈现的作品是缺少整体性的无序混搭,是“四不像”。合作学习带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不够。 总之,教师是教学艺术的缔造者,有魅力的教师就会生成有美感的课堂。我们要像榕城的阳光和雨水,温柔而充沛,那么学生在美的情境里,像极了满城肆意的绿,自由呼吸,恣意生长,这样的话,彼此都鲜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