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父母送我来上大学呢?”
一位新生在群里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新生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
新生小雨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家,为了证明和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就跟父母协商想开学一个人来学校,可父母就是不放心。
小林家是内蒙古的,他说他们一家人都没来过南方,计划趁着送他上大学的机会在南方好好玩玩。
小张说自己的父母没有读过什么书,更没进过大学,他的妈妈甚至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小县城。
父母还没有确定是否要送他,但他决定了开学一定要把他们一起带来学校,把这份幸福和喜悦跟他们一起分享。
无论是支持送还是不送,
大家似乎都是有各自的考虑和道理。
十年寒窗,父母是孩子求学之路上,永远都伫立的后盾。在孩子埋头苦读的日子里,他们奔走忙碌,担心孩子学得不好,又担心孩子学得太累。
踏入大学校门,是孩子勤奋的结晶,更是一个家庭的阶段性成功。这不仅仅是孩子人生里一个重要时刻,也是父母生命中一个重要时刻。
父母从不在意孩子的一句“谢谢”,他们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陪在孩子身边,分享他的快乐。
不夸张地说,
送孩子去上大学,
是爸妈一生的骄傲。
一天,新生小吴给我发微信:“老师,我家在中部,开学了,爸爸想陪我一起来,但是他工作也挺忙的,一来一回要好几天,您觉得应该让爸爸送我来大学吗?”
我问小吴:“你的想法呢?”小吴说自己挺想的,觉得爸爸陪着来安心,也想爸爸过来一起见证大学时刻。”
于是,我跟他分享了我和我朋友的故事。
记得很多年前,我独自一人在外,有一年妈腿摔着了,我忙赶回去陪她看病,好在没有什么大问题。
临行时我叫妈千万别送我了,妈满口答应着。
爸陪着我往车站走,走了几十米,我一回头,看见妈拄着拐杖在路口对我挥手。
我忙对她呼喊:“妈,你腿脚不好,快回去别送啦!”
爸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就让她送吧!你妈每次送你,看你走得大步流星头也不回,说儿子肯定过得很好没啥牵挂;看你低着头走得慢悠悠的,又总记挂着你是不是在外面过得委屈了?”
多年来我没有完全懂得父亲的那番话,直到最近,才体会出它真正的意味:父母对子女的思念,是要有画面去想象和寄托的。
大学四年,你离家千里,只能活在爸妈的手机通讯录里。
亲眼看看你未来4年生活的地方,了解你生活的环境,他们才安心。
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在他大二那年,父母突然让他拍一些学校的照片,特别提到要拍一下宿舍、食堂和教室。
当时他还有点不解和不耐烦,但还是抽空给他们拍了。
后来无意中才知道,父母就是想看看他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这样当他打电话说他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的时候,父母的脑海中立刻能浮现出一个真实的画面,而不用想象。
这位朋友还是,当时他真的很愧疚,没有让父母送他来上大学,没有带父母好好在美丽的校园里转转、走走、看看。
我和小吴分享了这两个故事,然后和他说:“嘿嘿,没什么好犹豫呢,让爸爸送吧。”
条件允许的话,提前一两天过来。因为报到那天人会很多。学校的几个地方,建议你们去一下:校门,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室,还有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这样以后你打电话回家,爸妈就能想象出你在怎样的一个环境学习、生活。
当然,可以逛逛上海,这是非常好的陪家人的机会。
高考是全家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让爸妈一起见证这个人生的重要节点吧。
孩子同城读大学,和父母还可时常见面;而对于很多外地的大学生来说,以后见到父母的机会就很少了,一次间隔就是半年或一年。
就像一句话说的:“大学之后,父母就只有背影,故乡就只有冬夏。”
做父母的,他们一直想参与进我们的生活,哪怕是我们要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也想在最后的时刻再送一程,毕竟今后的路就我们自己一个人走了。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送孩子上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去孩子的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大学校门。
走进大学,不仅是你人生里一个重要时刻,也是父母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你想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证明自己的独立,而他们,也想在这一刻亲自见证你长大了,也想亲自体验这一刻的兴奋和自豪。
陪你·成长
大学新生
如果有可能
就让父母送你去大学吧
他们,也只能陪你
到这里了
来源:辅导员娘亲、好辣辅导员、掌门1对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微信号:ahpumec1935
应用研究型大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