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白沙细乐,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纳西族的先民受东汉“白狼献诗”影响,“俗好饮酒歌舞”(唐《蛮书》),后逐渐成为一个能歌善舞、富有音乐天赋而充满哲思的民族。白沙细乐的历史渊源原有两说,一说“元氏遗音,靡靡切切,酸楚动人,相传世祖临别所赠,故名别时谢礼”;二说为纳西族民间凭吊战争亡灵之乐。说法各异,暂无确考。据已故纳西族老艺人和锡典有据可考的传承谱牒,至少在两百年前丽江已盛行此乐,所表现的是生离死别、怀恋缱绻的感情。
2011年5月23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申报的纳西族白沙细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152。
历史渊源
关于白沙细乐的来源,当地有许多传说。一说为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路过丽江,为答谢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的热情接待,遂留赠随身所带的蒙古宫廷乐队:一说为纳西族击败普米族的袭击后,人们为庆贺而创作的;还有一说为明朝从南京传去的。根据史料推测,这部音乐很可能是元代蒙古族军队入滇时传至丽江的。近代,白沙细乐多演奏于民间的丧事活动中,有时也用于农历二月和八月的祭祖活动。演奏时,乐手们身着包头、腰带和长袍,类似于蒙古族的装束。
艺术特色
据唐《蛮书》载,纳西族先民“俗好饮酒歌舞”。白沙细乐作为纳西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纳西先民创制的一部器乐、声乐及舞蹈相结合的古典音乐套曲。
相传白沙细乐有10个调,现存8个调,分别是“笃”、“一封书”、“三思及”、“美丽的白云”、“公主哭”、“跺蹉”、“南曲”和“北曲”。
赤足舞“跺蹉”、云雀舞“劳马蹉”、弓矢舞“抗蹉”、白鹤舞“夸蹉”等在送葬时奏跳。“跺蹉”、“劳马蹉”、“抗蹉”、“夸蹉”均为纳西语,是舞蹈土生于民间的标记,从生离死别中还可佐证送魂路线等纳西史实。
乐器有横笛、直笛、芦管、苏古笃、小曲项琵琶、古筝、二簧、胡琴等,演奏至少要有8人,并以合奏为主,同时也伴歌舞。乐器中的苏古笃、芦管与元朝宴乐之器“火不思”、“波伯”有异曲同工之妙。
音乐风格
白沙细乐的音乐忧伤哀怨,悱恻缠绵,主要由《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哩格吉拍》《美命吾》《跺磋》《抗磋》《幕布》等8个乐章组成。白沙细乐的曲调大多为羽调式,包括五声性的七声音阶、六声音阶,个别部分运用五声音阶。白沙细乐中也有节奏缓慢,风格柔婉,旋律清越流利的曲调。纳西族的丧葬有一套固定 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要3天。3天所演奏的顺序和乐曲都有所不同。
乐队编制
白沙细乐的乐队人数少则3、4人,多则10人。所用乐器有笛、竖笛、芦管、筝、苏古杜(与元代文献记载的火不思相似,目前除白沙细乐中使用外,还流行于蒙古族)、二箦(两根弦的拉弦乐器)、胡琴。其中笛为主要乐器,在乐队中起领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