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 《霜柯竹石图》
在中国艺术最幽微的处所,
有一个水不流、花不开的世界,
一个近于不动的寂寥宇宙。
这里没有色彩,没有人烟,没有喧闹,
甚至没有一块绿叶,
没有一片游云……
徐璋(清)《松江倪瓒像》南京博物院藏
倪瓒(1301年-1374年),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初名珽,字泰宇,
后字元镇,号云林。
倪瓒 《水竹居图》 53.6 x 27.7cm 国家博物馆藏
清康熙年间以史才著称的倪灿,
说过一句话:
“每叹世人辄学云林,
不知引镜自窥,何以为貌!”
话虽刺耳,但细细回味,
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
倪云林不可复制。
倪瓒 《致茂实书札》 27.5 x 26.5cm
倪瓒的人不可复制,
笔墨同样不可复制,
因为他的笔墨即人。
倪瓒 《容膝斋图》
如果笔墨只是技巧,
技巧总是可以掌握的。
但倪瓒构图最简,笔墨最简,
六七百年来为什么没一个人学得像呢?
这还要从他的洁癖说起。
NO.1 每天给梧桐树洗澡
倪瓒 《幽涧寒松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据说,倪瓒的庭院里十分干净,
每天他家里的佣人都不停的清扫、打理,
所以院子的假山上基本上是一尘不染,
就连院子里种的梧桐树,
从树皮到树叶,
也都要每天擦拭,光洁如新。
李可染《倪迂洗桐图》
好好的梧桐树,
就这么被整天洗澡折磨,
因此,
他家的梧桐一直都养不活!
倪瓒 《紫芝山房图》 台北故宫藏
为此,
倪瓒还专门画了一幅《洗桐图》,
写了一首《洗桐诗》。
NO.2 为一声咳嗽搜遍宅院
倪瓒 《安处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有一次,倪瓒一个好朋友来访,
晚上留宿家中,
但是倪瓒害怕朋友不干净,
会弄脏了自己整洁的家,
他竟一夜之间,
起来看了三、四次。
倪瓒 《春藤古木图》
偏偏有一次这位朋友咳嗽了一声,
被他听见了,
他就担心的一整晚都没睡觉。
到了天亮,朋友辞别后,
他便命家里的佣人
开启地毯式搜索的模式,
寻找朋友吐痰的痕迹。
倪瓒 《六君子图》
佣人找遍了房间的每个角落,
也没见痰的痕迹,又怕挨骂,
只好拿着一片挂着晨露的梧桐叶,
说是痰迹送到他面前。
他斜看了一眼,
便十分嫌弃的闭上眼睛,
捂住鼻子,
叫佣人扔到三里以外的地方。
秦有赵高指鹿为马,
元有仆童指露为痰!
NO.3 高层香厕,鹅毛飞舞
倪瓒《枫落吴江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为一个资深的洁癖症患者,
厕所这样肮脏的地方
他怎么会屈身呢?
所以他家的厕所
比大家闺秀的闺房还讲究。
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
厕所架在空中,
下面是专门用香木搭建的格子,
里面填上土,
在上面铺一层洁白的鹅毛,
每当倪瓒要上厕所的时候,
就先爬到高楼,
排泄物就会掉到下面的木格子里,
然后,
那些又轻又软的鹅毛会马上飞起,
将排泄物覆盖住。
倪瓒 《琪树秋风图》上海博物馆藏
所以倪瓒每次排泄完毕,
仆人都会重新换上新的格子与鹅毛,
以保证厕所一直都是香气扑鼻。
NO.4 让妓女洗澡到天亮
倪瓒 《虞山林壑图》(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因为倪瓒有严重的洁癖,
所以对男女之事也是深恶痛绝,
为此,更是一辈子都没有娶妻。
还曾因为洁癖,闹了一个笑话。
倪瓒 《雨后空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有一次,他在偶然之间,
认识了一名叫赵买儿的歌姬。
当时十分喜欢,便带到家里过夜。
谁知道,到了家里,
倪瓒的洁癖症又开始发作了,
先让赵买儿去洗澡。
倪瓒 《水竹居》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洗完澡后,
倪瓒在赵买儿身上来回摸摸,
感觉洗得不干净,
便叫赵买儿再去洗一遍。
洗完回来,倪瓒再摸摸,
好像还是觉得没洗干净,
再去洗一遍。
再去洗。
再洗。
洗……
倪瓒《 秋亭嘉树图》(局部)
最后,
倪瓒说:算了,不用洗了。
天亮了,你走吧。
相比妙玉要扔掉刘姥姥
用过的茶杯,
他的洁癖更甚。
《倪瓒画谱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是生活上洁癖,
在精神世界里,
倪瓒也容不得一丝污染。
NO.5 拒绝给朱元璋供职
《倪瓒像》 台北故宫藏
明初,
朱元璋曾召倪瓒进京供职,
他坚辞不赴。
还作《题彦真屋》诗云:
“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
他不隐也不仕,飘泊一生,
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无所谓。
“只傍清水不染尘”,
这便是倪瓒精神上的洁癖。
NO.6 遭痛打一声不吭
倪瓒《墨竹图》册页,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
有一次差人拿了画绢请倪瓒作画,
并送了很多金钱。
倪瓒大怒曰:
“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
并撕绢退钱。
倪瓒 《古木竹石图》
不料,一日泛舟太湖,
正遇到张士信,
被痛打了一顿,
倪瓒被打得半死,
却始终不吭一声。
《江渚风林图》 倪瓒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事后有人问他,
他答道:“一说便俗!”。
倪瓒曾作一诗以述其怀:
“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
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
元 倪瓒 《秋林野兴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他为了守住自己人格的洁白,
面对侮辱,
鞭打下连声都不出,
我们对他的洁癖
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古木幽篁斋图》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个为了维护自己
精神的纯净而洁净成癖的人啊!
在被羞辱之时咽下过泪水的人,
或许就能懂得倪瓒
被鞭打时咽下言语的骄傲。
NO.7 只画山水,从不画人
倪瓒 《云林春霁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的洁癖还被他自己
真真实实地画了出来。
他不喜欢将画上色或在画中盖章。
而且,只画山水,
从来不画人,顶多画个凉亭。
倪瓒 《秋亭嘉树图》
常人觉得过于简单,
甚至有些单调乏味了。
但在懂得了他的洁癖之后,
再来看他的画,
方能体味到他笔墨简练之意境。
倪瓒 《清流小亭》
他的画中从无人物,
只因他目中无“人”。
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
不见一个豪杰”。
倪瓒 《南渚图》
有人问他,为什么画中无人,
他说“天地间安有人在!”
这不是他的狂妄自大,
而是他对“人”之一字的偏执之爱。
他心中必有一个“人”的样子和标准,
用这个标准去看世人,
哪一个可以入他的画的呢?
这就是他的洁癖。
偏执走向极端,便成为癖。
NO.8 繁华落尽,空余一身寂寞
倪瓒 竹枝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若是许多画作放在一起,
倪瓒的画绝不会是最抢眼的那一幅。
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其笔简意远,
你一定会记住那疏林坡岸,
没有一丝云翳,
也不见一痕鸟影的倪瓒,
笔墨都素净得几乎透明。
倪瓒 《溪山访友图》
可再细看,
却发现他的笔上似乎有霜色,
一木一石经他的笔一扫,
全都染上幽冷高寒。
赵元《倪瓒写照》1352年作
这或许与他的家族经历有关,
倪瓒是富贵过的,
他的祖父是本乡大地主,
长兄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
但他的长兄病故之后,
逐渐家道中落,归于贫穷。
倪瓒 《谿山图轴》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繁华落尽之后,空余一身寂寞,
于是在倪瓒的画中
只有秋的萧瑟和冬的幽寂,
就如他的后半生。
NO.9 无人不学倪瓒,但无一人能成
《倪瓒画谱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沈周每每临摹倪瓒,
他的老师赵同鲁一看到就大喊:
“又过矣!又过矣!”
明 沈周 仿倪瓒山水
这是画史里很有名的一则趣事。
所谓的“过”,
指的是画得重了,实了,多了。
“又过矣!”,
说明沈周是一直努力要学得像的,
无奈天性厚重,“力胜于韵”,
一下笔就“过了”。
因此他自己也感叹:
“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
清 王原祁 仿倪瓒山水
清“四王”以笔墨“集大成”见称,
王时敏、王原祁祖孙俩毕生习倪,
老王偏于秀,小王偏于浑。
清 王原祁 仿倪瓒山水
要说气韵格调最靠近云林的,
可以找出两个人,
恽寿平是一个,渐江是一个,
然而前者偏于弱,后者偏于硬。
清 恽寿平 仿倪瓒山水
恽南田的花鸟活色生香,
可是他最欣赏倪瓒的“真寂寞”之境,
他说云林的画
“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
倪瓒 霜柯竹石图
明清以后,只要是画山水的,
几乎无人不学倪瓒。
但至今没有人成功“复制”倪瓒。
倪瓒 溪山亭子
“画虽一艺,
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
绘画如果能够“反映思想”,
那么,
“思想”也主要承载在笔墨之中,
而不是通过“主题”
直白地灌输给观者。
倪瓒 画寒烟清静
真正的参悟,
一定是在一招一式、
朝夕推演中得来的。
纤微要妙,道行浅深,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正如陆游《夜吟》诗云:
“六十余年妄学诗,
工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
始是金丹换骨时。”。
本文转载自中国艺术家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