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高颜值展览告诉你:雪域高原不仅仅只有唐卡、佛造像

艺术信息与资讯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这个高颜值展览告诉你:雪域高原不仅仅只有唐卡、佛造像

雅昌艺术网

这是一个颜值极高的展览。

高到什么程度?

长沙博物馆副馆长李历松看到海报的第一眼,惊艳的同时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展览引进长沙。

10个月以后,愿望成真,海报都没舍得改,开箱之后发现,实物比图片更动人。

金灿灿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亮晶晶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沉甸甸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三只铜鎏金大象均是实心。)

雅昌艺术网

10月23日,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承办的“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展”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惊艳亮相,精选233件(套)珍贵藏品,呈现喜马拉雅和蒙古地区17世纪至20世纪绚烂缤纷的宗教器物、佩饰及日用品,铜鎏金佛像冠、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噶乌盒、银鎏金龙纹刀具……向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门。

也有人曾用“含金量高”来形容这个展览,到了现场才会明白有多么贴切。

雅昌艺术网

铁鋄金满文护臂甲

这件铁鋄(jiǎn)金满文护臂甲为例,表面錽金,饰流云纹,贯穿云纹有三根箭饰,中间开光铸满文,意即“福寿”,前端各饰“荣耀之脸”,额顶饰日、月图案,炯炯有神。此对臂甲装饰藏族瑞兽和满文吉祥字,极具装饰性,或由武官在节庆礼仪场合佩戴,见证清宫廷及西藏的交流。

雅昌艺术网

金嵌绿松石新年礼仪肩饰

这件金嵌绿松石新年礼仪肩饰原为古代西藏官员新年佩戴的肩饰。其前臂和额头上的如意珠为红珊瑚镶嵌而成,眼睛为水晶,眉毛为青金石,其余部位均为绿松石。肩饰下部镶嵌绿松石,状如两层同心花瓣盛放的莲花。

本品应由古代拉萨“雪堆白”工坊制作。“雪堆白”是原西藏噶厦政府专门组织建立的制造佛教造像和各种宗教用品的机构,16世纪起就代表着西藏手工艺的最高水平,机构位于拉萨布达拉宫之下。

雅昌艺术网

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嘎乌盒

这件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嘎乌盒,珍珠勾勒外轮廓,盒表面镶嵌切面玻璃及绿松石。四个大尖角处各饰金花一朵,绿宝石花心。盒面中心于金丝漩涡纹地上镶嵌一绿松石宝瓶,周围环绕若干以红玻璃为心、绿松石为瓣的花朵。其外,25颗水滴形绿松石环绕一周。

展览内在“含金量”也同样值得关注。

比起往常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常见的佛造像和精妙唐卡,这些凡俗饰物的斑斓多姿让我们对于这片高地上的生活和人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雅昌艺术网

“雪漠玲珑”策展成员、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詹镇鹏正在导览中

喜马拉雅和蒙古两地的军事、政治权力以及宗教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始于13世纪中期。20世纪以前,中国境内的西藏人和蒙古人形成了“西藏佛教社会”。元代(1271—1368),藏传佛教在蒙古皇室赞助下,影响力无远弗届。艺术方面,以阿尼哥(Anigo,1244—1306)为首的尼泊尔艺匠取道西藏,远赴万里之外的京师,在宫廷作坊通过造像和绘画活动,将西域边陲的艺术风格带入中原。此类交流在明、清两朝仍频繁上演,随着乾隆皇帝加强清帝国之边疆管理达至高潮。

“雪漠玲珑”策展成员、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詹镇鹏介绍,此批藏品的年代从明清时期延伸至20世纪早期,包括神像饰品、修行及仪式法器、男女饰品及器具,重点展示其物质文化和工艺风格的跨文化、跨区域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不仅是联结喜马拉雅及蒙古地区的文化纽带,其装饰和功能蕴含的意义,更深刻反映出当地使用者虔诚的宗教情怀是如何融入生活的。

“此次展出的两地饰物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对金银、绿松石、珊瑚的极致崇尚,对头部、颈部、腰部装饰的特别关注,以及对累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的普遍使用等。喜马拉雅地区的饰品体现了浓郁藏传佛教的元素,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凸显了宗教与日常的交融。”

雅昌艺术网

银鎏金嵌宝石盒

雅昌艺术网

铜鎏金文具

在宝石中,珊瑚和绿松石深受蒙古族与藏族的喜爱,常镶嵌在金、银器上,或搭配珍珠、蜜蜡,组成色彩鲜艳、硕大豪迈的饰物,鲜明的颜色反差给予观者巨大的视觉冲击。每逢盛会佳期,它们层层披挂,形成游牧文化独特的美感。除了西藏本地的自产松石,其他材质的获取皆不易,珊瑚来自地中海,松石来自伊朗,琥珀来自波罗的海自中亚引进,皆价值不菲。

在某种程度上,配饰就是佩戴者的身份与财力的象征,从展览中展出的各种噶乌也可见一二。

作为藏族地区最为常见的佩带饰物,噶乌也被视为护身灵物。在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的小盒中,封存个人专属的圣物,从手抄或版刻经文、种子字、本尊画像或造像,到香料草药、高僧开光之物,不一而足。佩戴者从僧侣贵族到普通平民,在普通的游牧家族,噶乌甚至会作为嫁妆和传家宝传给下一代。此次展出的多个噶乌,形制不一,大小不一,材质各异。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长沙博物馆执行策展人董远成介绍,“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是长沙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开展馆际合作而引进的展览,展品主要来自于香港承训堂和梦蝶轩两家的收藏。香港承训堂和梦蝶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从西方购藏中国西藏、蒙古以及喜马拉雅地区如不丹、尼泊尔的金银(或鎏金银)首饰、佩饰,甚至宗教法器、佛像装饰。本次展览是一次对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工艺美术品的丰富展示,也是一次对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之间及他们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探讨。

雅昌艺术网

在一只来自19-20世纪初的蒙古女士荷包上,银鎏金饰皮荷包上, 包面中心饰银鎏金莲瓣,托高镶嵌青金石一颗,上托的却是藏传佛教地区常见的日月符号。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银嵌珊瑚瑞兽纹刀具

蒙古刀是蒙古族男子随身佩戴的用品,又是最能代表蒙古族装饰特征的用物。由梦蝶轩收藏的这组蒙古刀具制作年代相对较早,刀鞘、图海及火镰的银饰上镶有珊瑚。图海银环镂刻双龙,方形银片依照四个方位,顺时针分别是藏传佛教四瑞兽:龙(上)、雪狮(右)、金翅鸟(下)、虎(左)。而在另一套由六把匕首和一个刀鞘组成的刀具中,木制包银的刀鞘底部锤鍱(yè)刻着兽面“荣耀之脸”和八宝纹。而“雪域梵语”板块中,瑞兽“荣耀之脸”出现在多个展品中。

十三世纪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民族受游牧生活方式制约,衣着服饰的特色极其鲜明。随着蒙古军队横扫亚欧大陆,西藏地区纳入大元版图,蒙古人开始接触藏传佛教。此后经过八思巴和索南嘉措等宗师对蒙古帝王和普通民众的长期引导,蒙古地区逐渐融入西藏佛教社会,藏传佛教也浸染了蒙古人的生活日常。在共同信奉藏传佛教的大背景下,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大风格一致而又各具特色的面貌。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在看展回来的路上,偶然看到了王尔德的两句话,意外地应景: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

好的颜色都一样美,只不过艺术来源于色的和谐。

始于颜值,而终于艺术。

此次展览是“雪漠玲珑”国内巡展的第三站,展览免费对大众开放,将持续至2021年1月17日。

雅昌艺术网

【展览信息】

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展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10-23--2021-01-17

-END -

今日推荐,一起涨知识

雅昌艺术网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探究竟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雅昌艺术网

商 | 务| 合| 作

艺术头条APP及电商平台| 雅昌拍卖图录APP及拍卖收藏| 得艺Artplus电商平台| 雅昌艺术图书| 美术| 艺术家服务中心 | 文博数字化

商业合作请联系:ad@网址未加载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信息与资讯-这个高颜值展览告诉你:雪域高原不仅仅只有唐卡、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