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艺术的煊丽与质朴——于蓝和中国当代电影史及其意义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丁亚平|艺术的煊丽与质朴——于蓝和中国当代电影史及其意义

6月27日,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于蓝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于蓝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1938年10月,由北平奔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八大队五队、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调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成为正式演员,1946年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表演艺术生涯。1950年3月,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于蓝在《革命家庭》《龙须沟》《烈火中永生》等电影中奉献了精湛的表演,尤其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的江姐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1981年,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前身),担任首任厂长及艺术指导等职务。

于蓝德艺双馨,为我国文艺事业特别是电影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受到党和国家的嘉奖、人民的赞誉。她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最美奋斗者”等众多荣誉。

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今天特别推送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撰写的《艺术的煊丽与质朴——于蓝和中国当代电影史及其意义》,纪念这位重要的电影艺术家。

中国艺术报

《烈火中永生》剧照

艺术的煊丽与质朴

——于蓝和中国当代电影史及其意义

丁亚平

在中国,只要对革命历史略有了解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江姐这个名字的。作为《烈火中永生》中江姐的饰演者以及《革命家庭》中母亲的饰演者,于蓝在主流电影中早已拥有一席之地。回顾她风姿不凡的一生,其真实的演化逻辑值得梳理和探讨,即:在革命之外,感恩、爱和纯粹,是如何促使她积极地书写自己的电影史,进而成为一名拥有鲜明的人格精神的艺术家的。

中国艺术报

《革命家庭》海报

中国艺术报

积极地书写自己的电影史

于蓝表演事业的核心深处,秉有突显的红色文艺创作历史。她生于辽宁,1939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戏剧活动。1946年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银幕处女作为《白衣战士》。在鲁艺剧团,她学习了各种理论与专业知识。当时她参加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的排演,在剧中饰演一位地下党的妻子。其中有一个放哨的情节,于蓝向有地下斗争生活的同志请教以后,重新设计了表演动作——“先听一听,看一看,再出门放哨”。为不暴露灯火,她拿一只斗笠挡着灯光。那个时期,如何“工农化”,是于蓝当时思考的主要内容。

中国艺术报

《白衣战士》海报

在鲁艺的学习经历让于蓝能够深入群众之中,改变了过去“对群众生活熟视无睹的状况”。多年以后,她说:“那段时间我和群众的距离缩短了,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接触了许多妇女,耳濡目染,心里留下了不少人物形象。”这一时期于蓝在情感上,把“党交给自己的革命表演的活干好”作为自己回报党组织的方法;专业上,更多地去寻求角色质朴的内在气质和“特定环境中的动作逻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情实感”。

中国艺术报

于蓝在延安

1949年秋,她参加《白衣战士》的拍摄,虽是边学边演,表演不太顺畅,但她的形象气质对饰演不辞辛劳带病工作的医生形象不无帮助。后来,她担任影片《烟花女儿翻身记》的副导演。不久,她接连参演了一些重要作品,如电影《翠岗红旗》《龙须沟》,A.N.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剧《大雷雨》、高尔基的话剧《小市民》等等。在《翠岗红旗》《龙须沟》等作品中,她的表演炽热如火,极力遵循人物性格思想的行为逻辑,以此突出人物形象与性格的核心特质。1960年,根据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的电影《革命家庭》由夏衍、水华编剧,水华导演,钱江摄影,于蓝、孙道临、张亮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位普通家庭妇女逐渐成长为坚强的共产党员的故事。于蓝饰演女主角周莲,细致地表现了她成长和变化的过程,表演朴实无华,却又清新、自然。此片上映之后在观众中产生强烈反响,不少观众看过两三遍以上。据称,这部电影在北京大学仅一天之内就连续放映了6场,观众达1.2万人。“北京地区一个多月放映了971场,观众约7.12万人,上座率达92%”。影片获得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女主角于蓝凭此片获1961年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65年,《烈火中永生》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影片改编自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在原故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编剧夏衍(周皓)对原著进行简化,聚焦许云峰、江姐等在狱中的斗争,将英模人物及其革命激情前景化,这为刚柔相济地饰演共产党人的两位演员的表演,提供了阐释空间。正是这部电影使于蓝成为观众心中“永远的江姐”。

中国艺术报

《翠岗红旗》海报

于蓝参演的红色经典作品,富有动作性和真实感,通过创作,她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次净化,甚至成为自己饰演的角色的“粉丝”。她抓住角色的内核,努力将其生活化,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了人物的激情和张力,它们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与此不无重要关系。

于蓝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指导下走上表演的道路,属于“革命型“的艺术家,在革命的沃土上生长。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于蓝的成长与党的教育和人民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于蓝的努力人们都看得到,她的表演讲究而不将就,在追求真理和追求艺术之间游走,是她的生存的智慧。其思想艺术的遵正一体与电影表演上追求真实,让人感觉有血有肉自然而然。

2009年,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于蓝获金鸡奖终身成就奖,颁奖时,在场的同行无不起立鼓掌,向她致意。她上台领奖并致词时,第一句就是:“感谢党和人民培养和教育了我,也感谢各级领导和亲密合作过的同行、战友们的帮助!”面对荣誉,她始终心怀感恩,并以同样的心情在艺术之路上继续前行。

中国艺术报

“爱”是于蓝电影的精神原型

1949年,于蓝为自己成为人民电影工作者而自豪。一路之上,虽然经受世事颠簸,但坚持对革命和艺术的追求,促使她成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一流电影事业家。

于蓝对新时期的中国儿童电影有开创之功。1981年,她参与筹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担任第一任厂长。她认为,中国有两亿青年、三亿八千万少年儿童,这个庞大的电影需求群体,与屈指可数的儿童片的制作量不能相称。此后,儿童电影作为一个新方向,让她看到了能为自己热爱的电影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的可能性。

目标的转换使于蓝的电影人生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同时对儿童电影也有了新的理解:成人关心、教育、培养儿童,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这和以儿童为主体的电影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为此,她成立“儿影”,目的是将爱、儿童与电影真正结合起来。“爱”,成为于蓝建构的包括儿童电影在内的电影场域的精髓和精神原型。

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孩子们从小大量接触的影像,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为孩子们多拍好电影,是于蓝的心愿。她起早贪黑,不断思索,并发表了大量关于儿童电影的论文,她深深地介入在“儿影”之中,管理各个领域。她不断增强自信,扩大影响,坚信理性的力量,以心传心,一直坚持在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艺术报

于蓝

所以,贯穿于于蓝晚年电影生涯始终的,是她视作“有所为、有所不为”——儿童电影。也许,除了这样一位老艺术家之外,今天的儿童电影期待更多的是心灵感应和参与,并将教育性、人文性内化于电影的趣味性中,拍真正属于孩子的,且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电影。这是当今儿童电影人努力的方向。

中国艺术报

演员要永远保持充沛、饱满的热情

于蓝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的合作是电影史上的佳话。水华在风格表现,叙事主题和艺术形式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与于蓝在《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中的三次合作,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如《林家铺子》,作为水华的代表作,影片风格隽永,人物情感起伏,表现情景交融,谢添、于蓝、林彬、陈述等颇具特色和分寸感的表演,获得业内人士好评。

中国艺术报

《林家铺子》海报

然而演员其实是很被动的职业,首先要获得承认,就要有拍戏机会,通过锻炼,才能演下去,提高演技,才能获得尊重和声誉。那时的演员,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选择权。对于蓝来说,能置身于钻研艺术的氛围中,已经太难得了。她“愿意为电影付出,也真心地爱着电影”,即使没戏拍的时候,也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丧气,不要埋怨,而要默默沉淀和积累,为日后的工作进行储备。纯洁率真的品性,就像有源之水,滔滔长流,到晚年更使于蓝成为“仁者”。

也正因如此,在新时期她才能有机会主持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工作。即便面临重重的矛盾和艰难,她也乐此不疲,用尽心血去呵护、研究与推动儿童电影创作。就像田壮壮说的那样,“她对她所能做的任何有关电影的事情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于蓝的电影,具有普遍意义。回顾电影史,中国电影符合主导文化的取向,又能为电影创作者和普通民众接受,体现了包括于蓝在内的不同代际的许多电影人共同的努力。生活不等于电影,但生活是电影创作重要的源泉。作为演员,要永远保持充沛、饱满的热情,在社会、生活与艺术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要时刻提醒自己,在电影创作中提高思想认识和艺术觉悟。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于蓝的艺术人生和塑造的经典形象并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于蓝和她的电影史,从艺术家到人生再到精神,始终保持向前的姿态。她煊丽而素朴的人生和积极参与电影创作的精神值得共鸣、眺望与探究。时间会证明一切。

中国艺术报

于蓝

中国艺术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丁亚平|艺术的煊丽与质朴——于蓝和中国当代电影史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