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翠华 | 江中望飞瀑 倚岸棹孤舟 —文嘉的《孤舟倚岸图》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藏品翠华 | 江中望飞瀑 倚岸棹孤舟 —文嘉的《孤舟倚岸图》

江中望飞瀑 倚岸棹孤舟——文嘉的《孤舟倚岸图》□曾天华 要谈论任何一件明代“吴门画派”的绘画作品,都很难绕过文徵明。可以说,文徵明是中国艺术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从不“缺席”于任何一本艺术史通论著作。对许多后继者而言,他是一位值得追随的楷模。文徵明的杰出令其他“吴门画派”中人都似乎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其中就包括文徵明的次子文嘉。当然,也有为其打抱不平的人,如清代王文治就在文嘉《孤舟倚岸图》的诗塘中写道:“文待诏在吴中书画名最著,然余窃谓三桥(文彭)之书、文水(文嘉)之画,皆远过其父。”此语写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已是文嘉辞世两百年之后。可见直至清代中期,文嘉绘画上的名声仍未能超越其父。然而,王氏何出此言?此言可信否?我们需要从文嘉的作品中找寻答案。 《孤舟倚岸图》(见右上图)为纸本墨笔,纵68.8厘米、横29.1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清代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写道:“(文嘉)画法倪云林,虽着色山水,殊有幽澹之致。间仿黄鹤山樵,皴染清脱,墨气秀润,真士流之作。”诚如姜绍书所言,文嘉之画师法倪瓒。此图布局疏朗,画面以近、中、远三段展开,是典型的“一江两岸式”构图。画面近景右侧的高树将近景与中景串联起来,压缩了平缓河面的宽度。河对岸的小山丘交互隐退,将地平线向后延伸。明代王穉登在《吴郡丹青志》中写道:“子嘉及犹子伯仁,并嗣其妙。嘉竹树扶疏,伯仁岩峦郁茂;若或未见其止,足当赤帜绘林。”小丘上的树木三三两两地排列,十分符合王穉登关于文嘉画风“竹树扶疏”的描述。在一片留白之后,紧接着的是倏然耸立的悬崖,延展的空间似乎被强行阻断了。只见飞瀑直泻,山石突兀,闲适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而在离河岸不远处,一叶小舟似乎刚刚驶离岸边。舟中人正抬头远眺,似被飞瀑所吸引。整幅作品用笔粗放。相比倪瓒作品中苍劲的用笔和开阔的构图,文嘉的用笔要显得缓和许多,结构也相对紧凑。他增加了线条的宽度与长度,提高了笔法的流畅性。尽管他在作品中大量采用留白的手法,但同时也加大了水墨渲染的力度和面积,有效地舒缓了山石的刚硬质地。此外,文嘉有意利用树木的串联和景物的布局压缩了平远空间的宽度。整幅作品唯人物、舟船用细笔勾画,使得画面的主题“棹孤舟”呼之欲出。中国书画报

文嘉作画多取材于古诗词句、苏州当地的山林庄园和风景胜地,以及从收藏品中借鉴的传统题材。《孤舟倚岸图》即是属于诗画交融的作品,画家在画面右上角题有“雨余沙碛明,风起波纹乱。何处棹歌声,孤舟倚颓岸”。晋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倡导“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的生活方式。从文嘉的题款判断,《孤舟倚岸图》应当是从陶渊明所开创的文字传统中衍生出来的图像系统。也就是说,此件作品不太可能是文嘉根据苏州地区的实景写生得来的,更大的可能是他对藏画中的图式的再造。 王文治在《孤舟倚岸图》的题塘中写道:“此幅仿白石翁(沈周),竟欲乱真,且恐白石有未到处。待诏一生学沈,能辨此耶!”这里所说的“仿”,应是指粗笔的使用方面。沈周是文徵明学画之路的导师,作画惯用粗笔。据美术史学家高居翰所言,相比沈周,文嘉的粗笔带有更为强烈的张力,笔法显得更为严峻。而王文治所言文嘉的用笔有白石“未到处”,可能是指文嘉将沈周的律动性用笔转变为更加流畅的长线条,并辅之以平淡、冷峻的色调,从而体现出一种更为平静的画风。 行文至此,我们仍无法回应王文治对文嘉作品的判断。或许,文徵明就是一座让文嘉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我们的确从《孤舟倚岸图》中了解到了文嘉绘画所展示的画学脉络,并找寻到一些十分有益的讨论空间。

(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藏品翠华 | 江中望飞瀑 倚岸棹孤舟 —文嘉的《孤舟倚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