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精英】“笔墨本无情 运墨情自生”——赵建成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画坛精英】“笔墨本无情 运墨情自生”——赵建成

笔墨本无情 运墨情自生

□赵建成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赵建成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在其创作的“先贤录”系列中,他将水墨与色彩自由挥洒,在富于变化的肌理效果中驰骋自己的才赋,表达对社会、对人生和对艺术的态度,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与传统人物画相比较,赵建成的人物画不以笔线造型见长,但这并非是说画家不重视线的作用。在《国共合作——1924·广州》的群像中,赵建成对线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一条条变化有致的垂直线,不仅加强了画面的整体感,而且恰当地表达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团结气氛。在表现我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形象——“先贤录”系列创作中,康有为、弘一法师、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物,有坐有立,动作、神情各异。作者重点刻画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部分,布局中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虚实巧妙转换,线与块面融为一体,墨与色交相辉映,自有耐人寻味的趣味。

中国书画报《西部放歌——灵光》 赵建成作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教授)

赵建成清醒地意识到历史画是“用艺术为历史留下视觉的记忆,而非借助历史题材表达自我观念的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创作”。本着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他将精神投入到历史的语境之中,寻求那个时代的表情和那个事件特有的氛围。他着意于对人物坚毅、凝重心态的刻画,在纵线横皴中强化造型的雕塑感,在温润的枯笔湿染中营造“合作”的秩序感,却没有像前述单个人物的肖像那样,汪洋恣肆地挥洒业已成熟的自家笔墨。

王鲁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建成兄是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佼佼者。其画风兼综南北:既有“北派”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扎实造型与素描功底,亦有“南派”写实人物画的笔墨意趣与写意精神。近年来,建成兄将目光投向民国,于这一短暂而特殊的历史区间爬剔钩沉,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家心眼,与作古不远的先贤瞳目相视、惺惺相惜。那些憔悴的身影、坚毅的神情、如炬的目光,穿越时空而来,借建成兄的如椽大笔重回21世纪的中国。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在,民国不再沉寂;亦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良知永不澌灭。建成兄的心灵也因而不再孤单落寞。有斯人,遂有民国;有斯人,遂有楷模。“微斯人,吾谁与归?”以民国人物之酒杯,浇今人胸中之块垒,岂非真有“后不见来者”之怆然涕下乎?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就素描造型与水墨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语言而言,赵建成不是平均将两者结合起来,而是探索写意水墨对于形象塑造的真实程度。他不回避素描造型,甚至于将长久以来中国画家回避的光影素描有机地转化为用笔与用墨。在某种意义上,他在写实人物画方面所显示出的鲜明个性,也便体现在他如何直接地将光影与结构富有意味地转化为中国画的笔墨上。他追求艺术中的一种理性精神,画面由此而显得简洁纯净、高贵静穆。

汉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教授)

赵建成在绘写一系列名人肖像时可能参考了历史照片。他巧妙地运用了灰色调和多种笔法去处理形象。这些肖像画既显得真实,又有了某种历史感。他还借用了特写的方法,画人不画“全人”,有意将所绘人物的某一局部忽略,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面部或姿势上。中国传统绘画虽有“马一角”“夏半边”以及“折枝花”的作法,但那只限于山水画和花鸟画范畴,像赵建成的这种布局方式在传统人物画中是非常少见的。显然,画家在继承中国人物画重彩的传统时又不满足于既有模式。他大胆突破旧法,并参照西画的构图形式,用笔重“金石味”,注重对人物形体的表现,线条与墨块相交织,朴厚挺劲。

中国书画报《先贤录——陈寅恪》 赵建成作

赵建成,1949年生于山东青岛,中央美术学院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铺路石》《厚土》分别获第六、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金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魂系雪域——孔繁森》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西部放歌——灵光》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沂蒙娃》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水墨人生——黄宾虹》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黄宾虹学术奖”,《西部放歌——灵光》获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最高奖“学术奖”,《先贤录——齐白石》获第四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最高奖“画院奖”。

(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画坛精英】“笔墨本无情 运墨情自生”——赵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