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鉴:莫是龙的《春山揽胜图》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赏鉴:莫是龙的《春山揽胜图》

曲池水平鱼藻生乐

——莫是龙的《春山揽胜图》

□郭帧

晚明时期的松江是文人聚集、文化繁荣之地,而“松江画派”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松江画派”的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讲究古雅神韵,用笔洗练、墨色淡雅,以写意山水为文人画正脉,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莫是龙是这一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画说》流传至今,对董其昌、陈继儒的绘画理论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书画报

《春山揽胜图》(见上图)为纸本设色,纵88.2厘米、横23.6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图中表现了幽静清远的景象。近景似有倪瓒画作的基本形式。河岸兀立着几棵枯树,苔点散落于坡石之上。山石的皴笔简约稀疏,尽显画家闲情逸致。远处的山峰、峡谷间散落着民居。一位老叟立于画面右侧的竹桥之上,似有归家之意。山谷中散置了以浓墨点染的树木,使得略显萧瑟的远山带有了一分生动灵气。画中景象有江南小景的雅致,又借北方雄浑峡壁以示早春萧寒未散之意。各部分景色由溪水、竹桥相连,使画面和谐统一,并将画家所追求的“风骨”“精气”“神韵”巧妙地呈现出来。

《春山揽胜图》以淡墨勾勒、皴染为主,渐次加上较干稍浓的笔触,同时略施淡彩,呈现素雅清淡、明快透澈之意韵。画家先以淡湿的笔触画底,再用赭石和淡墨使画面呈现淡雅之意,最后再用干笔皴擦一遍,以达到文人画所追求的格调,显露出清远、劲拔的绘画风格。莫是龙的绘画个性十分鲜明,既有古风的苍劲,又透着闲适的生活乐趣。画家在图中自题:“曲池春水平,鱼藻自生乐,因知濠梁上,一叟各有托。”从题跋可知他描绘的是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溪水潺潺,乍见水波,鱼儿畅游其中,嫩芽已上枝头。又因“濠梁之上”的典故得知画中老翁将心境寄于山水间,也彰显出画家所推崇的“写胸中丘壑”的美学思想。莫是龙仕途坎坷,曾四次赴京追求功名,都无功而返。他曾写道:“人生最乐事……晚凉箕踞,临池数酌,设笔墨摹古帖一二行,援琴而鼓之,神游羲皇矣。”这是他远离尘世、逍遥物外的情怀。他将内心的追求寄托于书画创作中。《春山揽胜图》中的老叟或许便是莫是龙自己——他置身于这世外仙境中,观山河复苏之景象,感受这一江春水的惬意。

莫是龙,字云卿,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碧山樵、贞一道人、畏垒居士、玉龙山人、玉关山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他10岁能文,14岁补郡博士弟子员,工诗、古文辞。其诗文卓然成家。他善书画,小楷精工婉丽,行草豪放多姿;画山水宗黄公望,又自辟蹊径,磊落郁葱,别具风貌,皇甫汸、王世贞辈盛赞之。莫是龙褒文人画,曾言:“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其绘画主张影响了“南北宗论”的形成和发展。莫是龙以李思训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强调笔墨的重要性。他认为,“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笔墨皆有,“乃可称生动之韵”。在强调笔墨的同时,他还反对“画史纵横习气”,主张“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学古人应“一变古法”,切忌“一与临本同”。在莫是龙的绘画思想中,“师古”“学古之法”是其所强调的习画之道。他认为,“师匠不古,终乏梯航”,但又不能“依葫芦画瓢”,而应“湛玩深思”“参以谱论诸说”。他强调在临摹古人笔法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最终形成个性风格。

莫是龙艺术素养甚高的原因还在于他家藏万卷。莫家富于藏书,到莫是龙一代时达到鼎盛。他家有一座藏书楼,名为“七桧山房万卷楼”。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其精神世界十分富足。他凭借自己的才情和对百家之长的吸收,造就了高雅的艺术境界,并对“松江画派”的发展以及董其昌等人绘画美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赏鉴:莫是龙的《春山揽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