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言论 | 没有东西,何来意境?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国画言论 | 没有东西,何来意境?

中国书画报

没有东西,何来意境

□邹凌

前些时候,著名文化学者、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绶祥教授在“2014中国美术总评榜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是画东西,而是画一种意境。(参见中国经济网2015年1月15日讯)此前,他在“同方杯”桂林市首届少年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对青少年绘画爱好者也说了类似的话:画画,不是画东西;学画画就是要照着画来作。(参见2013年7月30日《桂林日报》)对此,笔者不能苟同。陈教授的此番言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误区:第一,对艺术的本原问题认识不清;第二,曲解了中国画的意境。

我们知道艺术的本原是生活,任何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作为依凭,任何艺术都是空洞的、没有生命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艺术作为一种形态,它的源泉必然而且只能是社会生活。画家所从事的绘画实践,其主体必然是生活,是生活中一个一个的实体。自然界的真实东西才是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中国画创作自古以来都强调面向自然。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已明了作品创作来源于自然。《周易·系辞下》记有伏羲创造八卦图的经历:“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我们知道,八卦图是通过观察身边的天、地、鸟、兽等事物创作而成。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引张璪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后代画家无不以此来指导绘画实践。例如唐代韩幹画马。唐玄宗曾命他向宫廷内画马名家陈闳学习画马,但他没有去做。皇上责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有我的老师,皇上马厩内的许多马就是我的老师。”可见韩幹是以马为师。宋代米友仁以真山真水为师。他在《潇湘奇观图》跋中说:“此卷乃庵上所见山,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知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处,辄复写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米友仁认为,在不同时间和天气下观察山水,其效果是千变万化的。相反,如果对生活观察不细致,所画物象就可能会出错。宋代苏东坡曾引用一个故事。有人藏有一幅唐朝戴嵩画的《斗牛图》。有一天,他拿出来让众人欣赏,正巧被一个牧童看到。那牧童拍手大笑说,画上画的是斗牛,而当牛在相斗时,力气全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屁股间的;可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的,岂不是画错了?主人听罢,恍然大悟。(参见《132名中国画画家》)由此可见生活对于画家的重要性。若只照着别人的画作来学画,远离生活,脱离自然,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庄子·秋水》),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这样教学必定会误人子弟。

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物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只有当你已充分掌握作为现实的东西时,才能着手理想的东西,从形到神。请记住,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现实的东西与理想的东西无论在他的认识或他的创作中,都是不可分割的。”(路坦、马文启编《外国素描艺术》)意境的根源是自然,其组成因素是画家对生活中的景物所发生的情感。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中国画意境产生的途径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它融合了画家本人的素质,规范了画家的行为,是“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相碰撞得出的结晶,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明董其昌《画旨》)的最高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创造出中国画意境的天然之美、素朴之美、纯真之美。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宗白华《意境》)也就是说,有形与无形、具象与抽象的统一是以精神和思想为主线来传达目前存在的意境。

其实,东西与意境(生活与作品)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淮南子》说,“形”是物体,出于生活;“神”是“形”的升华,高于生活:“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意”是画家的情感,是主观创意之所在;“境”是自然生活的客观反映。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有机统一、浑然交融,才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现实生活中,画家创作若离开了生活(东西),便没有了根基,没有了赖以存在的依凭,其作品自然就不可能产生意境,更谈不上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东西是意境产生的前提,意境是东西的升华。没有东西,哪来意境?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杂事》)(来源:《中国书画报》2015年第49期5版 国画版“言论·视界”栏目)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国画言论 | 没有东西,何来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