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盱眙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供职于盱眙技师学院。书法作品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优秀奖、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优秀奖,入选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乾元杯”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
张爱萍书庄子《德充符》
从姿态到韵致
——我的学书经历感悟
□张爱萍
我接触书法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年幼,物质匮乏,父亲用毛笔书写生字卡片,每日一字一词,教我识读,亦教我书写。在父亲的指引下,我渐渐知晓了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笔锋提按等。80年代初,我考取了师范,有了第一本字帖——柳公权《玄秘塔碑》。三年中,我如饥似渴地按照笔法认真临习,笔耕不辍,进步特别快。在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我总是夺取桂冠,因此不断得到老师的举荐和嘉奖。那段时期,我对书法的认识和体悟还相当肤浅,甚至只是停留在写字阶段,认为写得一手漂亮好看的字,只要正确、规范、熟练就是书法。对书法的理解只是字面意义,没有对书法所包含的全部内涵做深刻的了解。参加工作后,我学习书法的热情有增无减。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名家碑帖,并系统学习了古代书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得益于诸多名师的指点。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摹就是要学习感悟古人所留下的书迹。从古至今的大书法家,无一不是从学习和继承古人开始的。比如,王羲之是在学习卫夫人和钟繇的基础上有所成就的,王献之是在其父王羲之的基础上向更为妍质的方向发展的。近几年,我惯于写小楷,参加全国书展多次也都是以小楷示人。我在临习时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先从元明赵孟頫、文徵明、王宠入手,然后复归魏晋钟繇、“二王”,再到隋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家。我认为,初临帖时一定要忠实于范帖,体会古人的一招一式,尽量把范帖的笔意、结构、风格面貌一丝不苟地临写出来。首先,我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专注于某一家某一帖,对具体某帖中的字按照不同类型结构、用笔特点进行分类。比如,我发现钟繇《贺捷表》的点画谨严,结构规整。而文徵明的小楷不仅仅是秀整,他师法晋唐却不为其面目所囿,不但点画挺劲遒媚、笔势翩翩,而且气象非常开阔。其次,对各种类型的帖和字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特点,进而概括出它们的基本规律。最后是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将同一类型的帖和字进行比较,比如钟繇的《贺捷表》和《宣示表》有何不同特点,赵孟頫的《汲黯传》和《道德经》又有什么区别,从中整理出它们的不同处理方法,以了解它们的变化统一规律。这样使书写效率不断提高,效果比之原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创作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它要求作者把点画、结构和章法组织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较之临摹,创作的要求显得更高,它要求书写者具备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和综合调整的能力。我认为创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模仿应该是第一步,它的价值在于可以巩固、检验临摹学习阶段是否有效,又可以帮助理解书法创作所涉及的诸多因素。比如,我以所临范本文徵明的《草堂十志》为素材,改变其原有的界格形式,书写成团扇或者册页。这种方式是书写者根据新的书写形式对范本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不同幅式的边白和内文比例,不同字体的行距、字距比例,行数、每行字数安排,正文、题款的安排,以及印章的钤盖等。创作的第二个阶段是融帖于创。创作之前先临一段原帖,然后将自己对原帖的体验和理解与其融合起来,让观者在审读我的作品时会感受到有某一家的东西却又具有其他诸家的东西。我曾经分别临习过文徵明的《南华经》、赵孟頫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在创作时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取舍。第三阶段是脱离原帖创作,即文与字都不再直接出于原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了,这实际就是忘却一切的自然书写。在这次十一届国展中,我创作的册页《柳永词十首》就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研究,对所临习之帖有足够深入的体悟而后融会贯通不断打磨出来的。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我认真品读柳词之意、感悟柳词之雅、欣赏柳词之美,书写灵活生动,结体自然,落笔果断,主次清晰,笔画提按分明,节奏感强而有韵律。从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看,注重内在的连贯性,笔画多的字中宫收紧,外放主笔;笔画少的字字形缩小,或轻盈或敦厚,整体协调,顾盼有致。从全篇来看,整体精神面貌强烈,清新舒畅,意气风发,秀丽遒劲。通篇一气呵成,整体风貌统一,笔画精到,轻松静雅。
如果说技法纯熟是自然书写的基础,那么个人修养和性情决定了自然书写所达到的高度。事实上,提倡文化修养与字外功在古代就极为重要,苏东坡即有“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之说。所以,我在书写之余不断阅读历代书论、文论、画论以及哲学、美学等著作,长期苦读深耕,使我的审美视野逐渐开阔。比如在研读文徵明的资料时,发现其在《停云馆帖》中谈及了小楷的写法,他认为“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这句话告诫我:写小楷时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除此之外,关键又在于用笔与结字。用笔干净精到,结字匀称熨帖,自然明整开阔。与此同时,我对文徵明不同年龄段所书写的小楷进行了比较后发现,他在魏晋小楷清秀超逸与疏旷开阔基础上增添了隋唐楷书的谨严劲挺与虚和疏淡,在继承元代赵孟頫小楷唯美书风和摹古观的同时又以骨力取胜,克服赵体及其后追随者秀媚有余而刚健不足之弊病。同时,他将谨严端正与灵动超逸结合,在紧张峻峭中寓以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形成精劲洒脱、秀雅古朴的文氏风貌。这些让我对小楷书写的认识已从过去以单字结构为单位的书写转化为字群的组合,并在这样的组合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恰当而便捷的书写方法。由此我感觉到,对于书法的理解进入了新的境界,技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品赏析】
张爱萍书苏东坡《浣溪沙》
张爱萍书柳永《八声甘州》
张爱萍书李清照《永遇乐》
张爱萍书庄子《人间世》之八
张爱萍书沈周《落花诗》
张爱萍书柳永《定风波》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