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人物 | 艺为人生 独标高风——吴作人的艺术世界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画史人物 | 艺为人生 独标高风——吴作人的艺术世界

中国书画报 吴作人是我国上世纪融贯东西方绘画的杰出艺术家。他满怀赤子之心,穷其毕生精力,在油画和中国画的创作上均建树卓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赢得了海内外艺术界的认可和推崇。1984年,吴作人被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88年又被比利时国王授予“王冠级荣誉勋章”。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淳朴敦厚、真诚和善的人格魅力,勤思苦练、勇于探究的治学态度,及其艺为人生、服务人民的文艺创作观是分不开的。吴作人反对空洞、抽象的形式主义,倡导充满艺术家情感的现实主义;反对只有细节刻画,没有情感温度的写实主义,提倡抓住整体和重点,反映对象精气神的表现方式;反对美术教育中刻板的阶段式素描的造型训练方法,提倡将素描只作为造型训练的方法而不是目的,重点要放在训练线条的概括能力上。 深入剖析吴作人的治艺思想和治学方法,萃其精华,对当下艺术家们的学习不无裨益。尤其在文艺界大力倡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当下,研究吴作人的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艺为人生”的艺术价值观

吴作人说:“什么才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就是它能够表现一个民族,表现一个时代,表现一个环境。……唯其因为它有这些要素,才可以从一件艺术品里看到一个民族,看到一个时代,看到一个环境。”我想这就是吴先生所说的“艺为人生”。艺术创作必须紧贴生活、紧扣时代、反映民族精神和风貌。这就要求艺术家要有入世的情怀,要关心社会、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吴作人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社会责任感,一生高举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大旗的艺术家。 吴作人1908年出生于江南名城苏州。其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支持康、梁主张而遭人陷害致死。生活的艰难并未能阻止吴作人求知的欲望,自幼丧父的他在亲友的支持下,于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后又追随田汉入南国艺术学院求学,从此结识徐悲鸿。徐悲鸿对吴作人青眼有加,对他的学业倍加关心,吴作人赴欧留学、学成归国任教等都得到了徐悲鸿的帮助。 1928年春,田汉创立南国艺术学院。吴作人协助田汉主编《南国周刊》,并在此刊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和平神下的战舰》。画面上,象征反战精神的和平女神铜像与停在黄浦江外的外国军舰形成强烈的冲突和反差,体现了画家对当时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通过此幅素描作品,我们也能看出吴作人对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思想基础。1940年,经历丧妻失子之痛的吴作人没有消沉意志。面对国仇家恨,他将满腔情感倾注画笔,创作了《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黄帝战蚩尤》等一批优秀的充盈着现实主义思想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揭露和痛斥,也是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和民族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 新中国的成立使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江南北百废待兴,基础建设、生产发展到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作为艺术家的吴作人,没有孤芳自赏,没有关在画室里闭门造车,而是意气风发地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他来到安徽省霍山县,看到由中国自行设计的具有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水库后,创作了著名的油画作品《佛子岭水库》。他还深入部队军事基地,创作了《旅顺口》《黑石礁》等作品;赴河北农村,创作了《农民画家》。另外,如《草原云雨》《三门峡中流砥柱》《镜泊飞瀑》《开垦之前》以及被誉为可以和列宾的《托尔斯泰像》媲美的人物油画《齐白石》等一大批作品都诞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谓精品迭出。这些作品通过绘画语言的转换、调整和丰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范儿”的油画之路,不但体现了吴作人油画创作水平的新高度,而且让世人看到了他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如果说青年时代的吴作人积极入世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尚是一种朴素的自觉,那么留欧归来的吴作人在抗战时期主动组织并热情参与奔赴抗战最前线的战地写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北上林海雪原、草原沙漠,南下三峡、佛子岭等建设工地的采风,则是他践行现实主义文艺创作观的自觉要求和实际行动。 “师造化,夺天工”的艺术创作观

但凡能传世的经典艺术作品,都应是富有高度技术含量的。吴作人在关于绘画技能的培养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艺术创作要“师造化,夺天工”。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历来被艺术家们所熟知。“师造化”就是提倡艺术家要善于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绘画要讲法度,这个法度又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然变化也要有由来,这个由来就需要从生活中来,从自然中来。 吴作人说,“师造化,夺天工”关键在“夺”。唯这一个“夺”字,最能摄人魂魄,举要治繁,切中要的。1943年春,吴作人离开重庆,开启了前赴西北高原的写生旅途。他上青海、赴敦煌,风餐露宿,历时近一年半,一路上除画了大量的速写外,也作了很多小幅的油画写生。吴先生写生回来后,创作了《戈壁神水》《青海之滨》《藏女负水》《乌拉》《甘孜雪山》等一批具有探索性的油画作品。这就是“师造化”带来的变化,也是一个“夺”字所带来的鲜活灵感。他这段时期的油画作品,一改深沉、忧郁的色调,而把画境变得清明、亮丽。他有意识弱化明暗对比关系,强化线的表现力。因表达的对象气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等,吴作人在实践中调整了在西欧留学时学到的绘画表现技法,甚至吸收、借鉴了中国画的笔墨表达方式。这些油画作品已不再是欧洲“弗拉曼画派”式的传统风格,而是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中国味儿”的油画作品。这也使油画的中国化得到了体现和尝试。 吴作人认为,艺术家要做自然的“儿子”,不要做自然的“孙子”;他人的经验虽然重要,但毕竟不如自己的实践来得真切;如果只是从他人的经验出发,那就是做了自然的“孙子”了。 “法由我变”,拓展中国画发展的新空间

对于一个已经在油画创作方面卓有建树的艺术家来说,将其后半生的多半精力付诸中国画的创作上,这绝不是纯粹的兴趣所致。对于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吴作人而言,中国画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其祖父吴平畴是晚清苏州地区著名的花鸟画家。少年时期的吴作人喜欢用祖父留下来的笔墨纸砚涂涂抹抹,中国画艺术的种子早就根植在其内心深处。 上世纪40年代初,吴作人两度赴西北地区写生,新中国成立后又再度赴西部考察采风,收获了大量的速写稿和创作素材。由于有着扎实的造型功底和丰富的油画创作经验,因此当吴作人研究创作中国画时,时常能将中西方绘画相互观照,视野自然与众不同。这一时期,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风貌的中国画作品,而且也拓展了中国画发展的新空间。 吴作人从艺术实践中体会到,中国画的笔墨比油画更具有造型的塑造力和概括力,于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中国画的创作上。他深谙“书画同源”的道理,故于书法用功甚勤,取法也高。他专门请著名篆刻家钱瘦铁刻了“五十以后学篆”一印,用以自励。他的书法造诣远远超出当时的油画家同道,这在他与其三姐吴之琦、五哥吴之翰的众多通信中可见一斑。现摘录片段如下: 奉手翰,欣闻高龄而书兴亦高,极可羡慰。承示近作,三姊临《礼器》碑阴最佳妙,绝不类八旬老人之笔;五哥草书亦放达腾动——喜观两位腕力之劲盛。……狼毫不能很大。若有羊须者,三寸左右,可写方尺大字,裕如也。獾毫固佳,但甚贵。 艺贵存同求异。吴作人几乎避开了传统中国画的路数,别出心裁地强化墨色遇水的渗化效果和笔触在宣纸上的留痕特征,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带有雕塑感的笔墨语言。他的中国画作品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表现样式,更具有时代气息。另外,在中国画的创作题材上,吴作人也实现了新的突破。诸如他笔下的熊猫、骆驼、牦牛等题材,都是前人所未触及的。 “授人鱼莫如授人渔”的艺术教育观

现代工业的催生和城市规模的发展,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成长撑出了一片天空,特别是商业社会对实用美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35年,吴作人应徐悲鸿函邀,携妻子李娜从比利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他追随徐悲鸿先生的足迹,为我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造型训练方法一度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当时我国除派遣学生赴苏留学外,还于1955年至1957年期间,请前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可西莫夫教授来中央美院开办油画训练班。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苏派”教学模式几乎一统天下。尽管它契合了新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但一枝独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契斯恰柯夫过于偏重对象的真实描写的素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这一状况,吴作人有其清醒的认识和鲜明的观点。特别是关于素描教学,吴作人在与广州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座谈时曾有详细的讲述。他认为:“素描既然是绘画的一种,那当然有它的千姿万态,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我们为初学的人培养造型的基础,素描就应当有个共同的原则要求,没有这个共同原则的基本要求,就谈不上掌握基本规律,就会流为各自标新立异,流为现代受形而上学支配的艺术。”针对当时有些画中国画的人提出画国画的不要再画素描的观点,吴作人首先肯定了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但也指出,画中国画的可以不要画那种“细抠”的、“冷静无激情”的素描,素描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重点是要“锻炼学生一下手就能勾出形象来”。 吴作人在教学中遵循“授人鱼莫如授人渔”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他从不给学生修改作业,通常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央美院教授潘世勋于1959年所做的课堂笔记中真切体会到。引录一则如下: 9月29日吴先生看素描 要抓住关键之处。“关键”一词在外国话中本意是“与众不同之处”。犹如方言,天津话与北京话只是几个字音不同,能找出这些特点之处,外地人讲起天津话也会比天津人还好。 要学会提炼,提炼意味着更加充分,而非简单。一切都感觉到,但要有意识地不去强调那些次要的细节。 这里,吴先生用“与众不同之处”来指导学生,要抓住对象最见个性、精神的关键特质。他深知素描方法非朝夕之功,因此他不太作具体的技法指导,也不直接动笔在学生习作上做修改,而是用精辟的观点一语中的。用“讲方言”的方法来讲绘画,更能形象、生动地启发学生思考。 步入晚年的吴作人尽管离开了艺术教育岗位,但仍念念不忘对艺术人才的培养。1988年11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以吴作人捐赠作品义卖作为基金。该基金会的成立,对于奖掖艺术后学才俊,出人才、出佳作起到了积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一个时代艺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总是离不开那个时代标杆性人物的引领。吴作人的艺术价值观、创作态度、创作成就以及教育方式都服务着那个时代、引领着那个时代,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标杆。吴作人的艺术思想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我们要让他的艺术精髓更好地为今人所用、为时代所用。(附图为吴作人作品)

中国书画报

马拉车(速写,1932年)

中国书画报

驼(速写,1943年)

中国书画报

象(速写,1951年)

中国书画报

黑天鹅(速写,1978年)

中国书画报

兴安岭采伐(国画,1961年)

中国书画报

大漠行(国画,1977年)

中国书画报

熊猫抱石(国画,1980年)

中国书画报

池趣(国画,1987年)

中国书画报

过雪山(油画,1952年)

中国书画报

齐白石(油画,1954年)

来源:《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画史人物 | 艺为人生 独标高风——吴作人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