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王冕以花乳石入印,文人篆刻始以刻石为主,沿袭至今已成为主流。其他如刻金属、玉、牙等材质居其次,偶尔有刻木、刻竹的亦难登大雅之堂,聊以添文人雅趣而已。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自己刚对刻章感兴趣的时候,就曾刻过木头戳子,有过刻木料的体验。后来,偶然在《吴让之印谱》中读到让翁的方竹四面印,印象深刻,叹为观止。再后来又知道这件方竹四面印被韩天衡先生收藏,韩先生著文章详细介绍过这方印的收藏过程及其篆刻特点。这件“让之”“方竹丈人”“晚学居士”“师慎轩”四面竹刻印,既有让翁以书入印的一贯风格,又融入了竹子独特的韵味和刀竹生发的“书外之趣”,令人过目难忘。
几年前技痒,便找来竹头料,尝试动手刻竹。先刻了圆形竹头单字“春”,感受到与刻石完全不同的技法。石料受刀爽利,无论是“冲”或是“切”,都能游刃有余。刻竹则完全相反,冲与切都不大行得通,只能用刀“啃”,一点一点地“啃”完。刻制过程没有刀石碰撞的快感,反而一不小心,就会冲断了线或划破了手。难怪大儒马一浮先生曾经在《漫与》组诗中写道:“大用堂堂在六根,只因劳久被尘昏。画沙终日难成字,刻竹三年不见痕”。虽然有夸张色彩,但也极言刻竹之难也。
老春
2.6×2.8厘米
老春山房
2.6×3厘米
知难而进,随后我又陆续刻了方形“老春”“老春山房”、圆形“懒是真”“一以贯之”等印。总结下来,感觉刻竹要讲究这么几点:一是随形布阵,要根据竹面的形状及竹质断面的软硬顺逆程度来设计印稿,避实就虚;二是顺势而为,竹丝多呈纵向分布,因此顺势竖笔宜走刀,横向切线则难度大,须小心翼翼,轻刀慢过;三是披削浅行,鉴于竹纤维的纵向分布特点,不宜深挖,应倾斜刀刃,轻披浅推,辅以小切刀即可,细审让翁四面印亦如此。四是体现竹韵。雅与俗是文人篆刻区别于匠人的本质所在,竹子毕竟不同于石头,不必刻意追求印面的石质效果,竹面不平、纵向拉丝、竹碴点缀这些都是竹头特色,刀笔相生,自然保存就是。
乘兴而为,兴尽而止。偶尔为之,未尝不可。一点点刻竹体验,分享给大家。
懒是真 2.5×2.5厘米
一以贯之 2.3×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