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十八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书法入门十八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中国书画报

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唐代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曾任中书令,封河南郡公,被称为“褚河南”。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

初唐时期,继欧阳询、虞世南之后,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就是褚遂良。

褚遂良的父亲褚亮博学多才,在隋朝时任东宫学士。618年,褚亮被隋朝贬到西海,也就是现在的青海湖一带任职。薛举在兰州称帝,褚亮、褚遂良父子被薛举所用。这一年十一月,薛举政权被李世民消灭,褚氏父子归唐。

《旧唐书》记载:“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这里说的“隶书”,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楷书”。褚遂良逐步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权力中枢人物,这与他擅长书法有莫大的关系。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贞观十二年(638),虞世南逝世,李世民感慨说:“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讨论书法了。”魏徵即向李世民推荐了褚遂良,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褚遂良不仅书法好,还长于鉴定。李世民大量购求王羲之墨迹,而“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传世的王羲之作品目录《右军书目》,就是褚遂良主持编纂的。因为书法,褚遂良与李世民的关系逐渐亲近。

当然,褚遂良的作为,远远不止书法。

褚遂良曾作为史官,负责记录李世民的日常起居。李世民想看一看记录的内容,褚遂良不允许。李世民说:“我要是做了坏事,你也记录下来吗?”褚遂良说:“只要是您做的事,都会记录下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戮兄弟,这一直是他的心病。李世民还真怕史书如实记载,所以想一窥究竟,而正直的褚遂良忠于职守,是不予通融的。

作为近臣,褚遂良在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按惯例,太子应立嫡子晋王李治,而李世民却中意魏王李泰,李世民曾口头答应立李泰为太子。李泰曾对李世民说:“我只有一个儿子,将来我即位后,会把这个儿子杀掉,把皇位传给晋王。”李世民听了很感动,把这话告诉了褚遂良,褚遂良说:“到时候魏王执天下之权,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杀掉,而传位给晋王吗?”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褚遂良更有名的一件事,是坚决反对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效法汉武帝托孤霍光、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故事,召长孙无忌、褚遂良,令其辅佐李治,并指着李治和王皇后说,我的“佳儿佳妇,今以付卿”。唐高宗永徽六年(655),李治拟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召大臣商议。作为顾命大臣,褚遂良坚决反对,叩头流血,甚至把朝笏扔在地上,高宗大怒,派人把他架了出去。据说,武则天当时在帷幕后偷听,吼道:“何不扑杀此獠!”褚遂良的政治悲剧,从此开始。他先被贬为潭州都督,之后改贬偏远的桂州都督,再贬为更偏远的爱州刺史。爱州,在现在的越南境内。到爱州的第二年,褚遂良就含冤去世了,享年63岁。褚遂良死后,追夺官爵,子孙流配爱州。直到高宗临终,才遗诏把他的子孙放还;直到武则天临终,才遗诏恢复了他的官爵,此时他已经去世40多年了。

时人评价褚遂良“风霜其操,铁石其心”“一德无二,千古懔然”。

褚遂良最杰出的书法作品是《雁塔圣教序》。唐太宗贞观年间,三藏法师玄奘西域取经归来,住在长安慈恩寺翻译佛教经典。李世民为表彰玄奘,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时为太子的李治撰写了《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永徽四年,褚遂良奉敕书写两碑,分立于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塔门东西侧。

中国书画报

褚体楷书,有十分强烈的风格。唐代张怀瓘评价说:“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大意是褚遂良的楷书,像仙境琐窗,幽深地透出春天的丛林;像姿态万方的美人,穿着华丽的服饰,妆容姿态,胜过欧阳询、虞世南。《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若论姿态风致,褚遂良楷书可谓登峰造极、美丽温雅。难能可贵的是,褚体楷书外柔内刚,其点画如钢丝般富于弹性,内蕴巨大的力量;其结构外紧内松,在紧致严格的基础上,既能宽博,又能放纵,在唯美主义的背后,透出他骨鲠之士的坚毅果敢,正所谓“书如其人”。

当然,审美理想必须由技术来实现。史传褚遂良初学虞世南,后学王羲之,实际上,他受欧阳询的影响可能更大。褚体楷书保留了相当多的隶书意味,点画强调弹性和力度,结构宽博雍容,兼有南北书风之长。

褚体点画纤细而弯曲。纤细,有空灵之感;弯曲,富于弹性,有“筋”。

“二”字上下两横相对弯曲,既空灵,又有张力。

中国书画报

“盖”字的上两点,形如羊角,小而厚重,很有质感。褚体楷书中,再细小的点画,都有块面感、立体感,绝不是简单的“线条”。“皿”字底左边一短竖,起笔的时候带一个弯曲的样子,并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为了调整笔锋,使书写得势发力。这一笔法来源于王羲之,在褚体中得到了强调,宋代的米芾,就深得个中三昧。

中国书画报

褚体楷书的字形并不一定宽扁,但很注意横势的运用,所以虽变化万千,而稳定端正,有舒朗之感,这就是褚体中的隶意。

“水”字的结构几乎与隶书一样,竖画较短而撇捺舒展,飘飘欲仙。

中国书画报

“麗”(即“丽”字的繁体)字这样复杂结构的字,褚体处理起来从容不迫。下部舒展的撇捺,左右呼应,其姿态、方向、轻重的对比,恰到好处。

中国书画报

褚体不仅秀,而且灵。它恰如其分地汲取了王羲之行书的意味,伸缩错落之间,动感强烈。如 “飛(飞)”“相”“闍(阇)”字,如见其挥运时的潇洒率意。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当然,欣赏这寥寥几个字,只能是尝鼎一脔。褚遂良的每一个字中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是一座审美的富矿,学习者越是深入,就越能领会其奥妙、享受其愉悦。清代的王澍以“空明飞动”概括褚体的风格,并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可谓深得个中趣味。楷书是静态书体,而褚体有飞动之感,这与褚遂良“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的行笔方法是有联系的。有人认为褚遂良原以行书书写此碑,后改为楷书,但没有确凿的论据。褚体楷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其点画有珠圆玉润之感,一方面是来自隶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刻碑过程中,进行了修改。日本学者荒金大琳、荒金治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雁塔圣教序》存在“修正线”,并揣测褚遂良最初以行书写碑,后改为楷书。而在多次楷书书写的过程中,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参照初稿进行了多处修改。据统计,该帖共 1463 字,修改总数为 978 个字,修正处达 1492 处。

就初唐楷书而言,虞世南过于自由,而欧阳询又过于严格,所以当时褚体影响很大。清代的刘熙载说:“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唐代的颜真卿、徐浩,宋代的米芾等,都深受褚遂良的影响。现在,书法的实用性、楷书的标准化已经减弱,人们更追求书法的趣味、更崇尚书写的表现性。褚体楷书在当代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

而且,就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标准来看,唐代书法家中,有高尚的人格、有重要的政治贡献,同时又有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者,恐怕也只有颜真卿可与褚遂良比肩。而立德、立功、立言,与现代意义上的“立人”,可谓一以贯之,对品德、事业和文艺的追求,不仅是儒家的人生理想,也将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价值观念所在。艺术固然是独立的,但中国文化传统中论艺兼及论人,自然有着更深厚的底蕴、更善良的期许,也许看起来不那么“科学”的知人论世,却体现着更利于人类发展的价值观。(《书法入门十八帖》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书法入门十八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