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节的复兴元年 百年淡漠 回归传统

文化动态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有人说,2008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七大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又有三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中秋。专家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进步。确
    有人说,2008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七大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又有三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中秋。

  专家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进步。确实如此。不过,如何让节日不只是假日,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依然费思量。节假日可以调整,但传统该如何Ji活、复兴?

  当然,有了假期和闲暇,我们才可能细细体味传统文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百年淡漠
  说起清明、端午、中秋,你能想起什么?

  扫墓?粽子?月饼?或许有人还能记起“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除此之外呢?

  近年来,围绕传统节日的各类商业活动形形色色,热闹非凡。然而在商业活动一片繁华的背后,却是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缺失,有人将春节、中秋、端午,戏称为“饺子节”、“月饼节”、“粽子节”。

  是传统节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是时代把它们忘了?

  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岁时计日,跟大自然的运行和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近百年来,我们引进了西方文化,似乎对现代的工业的东西看得更多一些,跟农耕有关的一些文化习惯逐步地退出了舞台。“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错误地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当成‘四旧’、当成封建、落后、愚昧,用过多的政治词汇、过多的所谓革命的词汇来取代了这些对象,这种思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的最根本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春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不是节假日,工作节奏的加快,西方文化的涌入,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淡漠就更多了一层外来因素。“再加上我们一些平衡传统与生活的方式不一定那么正确,比如放鞭炮,这是中国春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狂欢,通过放鞭炮来向往吉祥,来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的愿望。但因为有环境污染,影响了大家睡觉,就强制性地把它取消了。”纪宝成说。

  甚至某知名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一本介绍传统节日的书籍中,在介绍“乞巧”(古时七夕的一种习俗,女子向织女祈求灵巧,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女红技艺)时,竟也有这样的字句:“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而要练出来的??世上只有‘熟能生巧’??随着知识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这些,所以现在再没有人继续这种徒劳无益的活动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忘。

  “放假就是进步”
  近年来,包括纪宝成在内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在他们看来,这是解决公众对传统节日淡漠的重要举措之一。

  2004年2月27日,纪宝成在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建议,将部分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几天之后“两会”召开,纪宝成将此作为议案提交全国人大。此后的2005年、2006年、2007年,纪宝成又连续在议案中提出类似的内容。此举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件事情看上去是个小事,但它关系到13亿人民,所以有一个过程。2004年的提案,国务院有关部门给我的答复比较委婉,只讲了一句,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让人感觉到他可能一下子不好答复你。但2005年我再次建议时,答复就不一样了,说这个建议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给了一个肯定的说法。2006年的答复,我觉得更加积极了,他们说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做了汇报,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这件事情。”纪宝成说。

  据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介绍,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提高。国家正处在对传统文化政策进行战略调整的阶段,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民俗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

  2006年6月,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名列其中。同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以来,就法定节假日调整事宜,相关部门分阶段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做好基础性的课题研究的同时,先后6次召开各类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就总体思路和初步方案多次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2006年12月5日至8日,相关部门委托新浪网针对我国调整节假日制度和全面建立带薪休假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2007年3月,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评价中心进行电话调查,共向北京、上海等六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城市进行了2634人次的有效电话随机访问。

  2007年11月9日至15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网、新浪网等大型网站上,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开展问卷调查,共获得约150万份有效答卷。对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总投票1499337张,其中,支持931242张,占62.11%;反对441860张,占29.47%;无所谓126235张,占8.42%。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一年中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由10天增加至11天;其中,劳动节的假期由3天调整为1天,新增法定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节假日调整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说:“中秋节团圆,清明节扫墓,这些都是人们的传统习俗,能放假就是进步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认为,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假日制度的演变和改革,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改革开放前的假日制度主要体现的是政治色彩,很多传统的节日都取消了,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春节都不过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家关注的是先解决温饱的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所以我们恢复了双休日,同时在1999年又开始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还注重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就是四位一体的建设,在这个背景下,把传统节日确定法定假日,反映了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

  放假,你准备好了吗?
  2007年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出台前后,清明、中秋、端午,这些以往只会在固定时间段出现的“词汇”,第一次被大家广泛地、长时间地关注,它们的来历、习俗,被许多人查找或者回忆。在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关于“清明到底是阳历还是农历”的争论。

  2008年,根据“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的原则,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均放假3天。

  现在,对于传统节日,不管你感不感兴趣,都必须面对。

  “讨论了这么长时间的节假日调整方案,人们支持也好,不赞成也罢,现在也已经落下帷幕,我个人是比较支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流失,都被洋化了,就连历史悠久的清明节也已经快被人们淡忘,清明节在唐代是个多么盛大的节日啊,活动也很丰富,可在现在??这一调整后,也许人们会想想清明节该干些什么。”一位网友说。

  知名学者葛剑雄教授提出,对于传统节日应该“创造性转化”。他认为,时过境迁,传统节庆赖以延续的条件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节庆的保守和创新可以并行不悖。一方面,将它们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在节日或平时向公众表演。另一方面,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创新。例如,将中秋与环保、节能等活动结合起来。如果中秋之夜天气晴朗,不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城市的多数电灯关掉,让大家感受一下真正的月色,这样的赏月会更吸引人。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此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连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端午、清明、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恰恰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人们不必在节日当天“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必再下班后草草和家人吃顿饭,而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共享团圆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传统节日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人民过好传统节日,从精神到心理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当然,节假日不是时间上调整完就万事大吉,如果政府部门不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来弘扬这些传统节日,帮助人们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这些节日一个“本真面目”,这些传统节日最终只会是市场中一年一度商家炒作的卖点,一种“西餐中吃”的“文化闹剧”。

[1] [2] [3] 下一页

 

 

  我的中国节   春 节
  时间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者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正月初五,有的甚至到正月十五。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他设计了晷仪和漏壶,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当他知道万年测算时间节气的事情后,就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请万年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后来,万年测算出一年有12个月,共360天。祖乙知道后,亲自登上日月阁去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12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请您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传统

  春节,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元日等。民国改用公历纪年,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改称春节。

  喝腊八粥,祭灶,扫尘,贴春联门神,守岁,拜年,给压岁钱,送穷??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春节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

  春节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俗语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故事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某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转怒为喜,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此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

  时间

  正月十五

  传说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诸吕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戡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

  传统

  按民间传统,元宵节晚上,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观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张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据说,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流传民间。

  到了唐朝,赏灯活动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唐睿宗时,曾在宫外架起一座高20丈的“灯轮”,饰以彩绸、金玉,燃灯5万盏,金光璀璨,极为壮观。除张灯结彩外,还有歌舞百戏,焰火表演。其时,大街小巷游人如织,歌舞处处,鞭炮齐鸣,百里不绝。宋朝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并延长至5天,猜灯谜也始于宋朝。

  明朝元宵赏灯活动则更进一步,从正月初八到十八,连续10天。

  唐宋之际,因为灯会,元宵节成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之一。元宵赏灯,往往倾城出动,这也给恋人们提供了相会的良机。当时闺中女子,一向被禁止外游,但元宵前后,开戒弛禁,青年男女借机相约幽会。

  古代,元宵夜还有“照井”、摸门钉的习俗。据说,元宵之夜,去看井水会使自己更美丽。所以,当时的少女常趁明月当空之际,俯视井水,希望自己更加花容月貌。正月十六夜,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祈求来年添丁。

  故事

  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作了宰相(官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每年元宵节,他的夫人还要到街市上看灯赏景。司马光说:“家中有灯,何必到市上去看?”司马夫人说:“我还要看人。”司马光笑着说:“难道我是鬼吗?”

  据说,民国时候,大总统袁世凯想当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对,终日烦恼。一日,听到街上有人拉长了嗓子在叫卖元宵,心里很是不爽,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为元宵,只能说“汤圆”或者“粉果”。

  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北宋]欧阳修《生查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清明节
  时间

  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因为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日期在阳历中相对固定)。

  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随从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肉烤熟了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还带了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母子出来。谁知,介子推母子宁肯被烧死,也不出山。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此日,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传统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时间接近,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也变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

  清明,民间有踏青、插柳、寒食、扫墓等习俗,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有游玩赏春的欢乐,是我国一个极富特色、且非常特别的节日。

  插柳:一说和农业有关,清明是耕种的季节,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业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插柳是为了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清明是鬼节之一,为防止受其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扫墓:除寒食禁火祭拜介之推的传统外,古人认为,清明时节,寒去春来,万物萌生,不知先人的坟茔是否被狐兔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坍塌,所以要前往察看。一方面清除杂草,添土修葺,另外,准备些祭品,烧几张纸钱,举行祭拜。

  踏青:清明时节,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天朗气清,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适宜郊游。古时候,每逢清明前后,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往往打扮地光鲜亮丽,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或乘船,或步行,成群结队地到城外游玩,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拔河,蹴鞠,斗鸡,饮酒,观赏歌舞等等。欢快热闹的气氛,让苏东坡都发出了“人生能得几清明”的感慨。

  故事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因仕途坎坷,遂放浪流连于烟花柳巷,替妓女填词作曲,深受她们的喜爱和推崇,有“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之说。柳永去世时,穷困潦倒,群妓合资葬其于南门外。每年清明,群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称之“吊柳七”,又称为“上风流冢”,并相沿成习。每年清明,未曾“吊柳七”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个业内风俗,一直维持到高宗南渡之后。后人有诗题柳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端午节
  (又称“端五”、“端阳”)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后来大家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据说蛟龙害怕此二物),发展成棕子。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常常荡舟江上,此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此外,端午节的来历还有迎涛神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娲说等等。

  传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因为端午节所在的五月,时值初夏,霉雨潮湿,蚊虫孳生,疫病容易流行。所以,端午节的许多风俗和预防疾病有关,有人称端午节为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悬挂菖蒲、艾草,洒雄黄水,饮雄黄酒、菖蒲酒,杀菌防病。

  此外,还有一些风俗,如驱五毒、悬挂钟馗画像名为驱邪,实则也是为了避疫。

  驱五毒: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

  孩童佩带香囊等物:端午节小孩要佩香囊,头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五毒裤,并在脖子、手腕和脚踝上系五色丝线,都是为了避邪驱瘟,保孩童安康。

  躲五:端午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故事

  古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有人认为,屈原之所以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就是要选择这样一个恶日,表达亡国之恨之痛。

  据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因为五月五日出生,就被父亲下令扔掉,是母亲偷偷把他养大的。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大将军王镇恶,也是因为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祖父才给他起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因为生于五月五日,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诗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七 夕
  (又称女儿节、乞巧节)

  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勤劳的穷孩子叫牛郎,父母双亡,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长大后,牛郎在老黄牛的帮助下,和一个下凡的仙女——织女结为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织女还教会了凡间的百姓养蚕、抽丝、织丝绸。

  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牛郎织女成亲的事,非常生气,命令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接受惩罚。在老黄牛的帮助下,牛郎用箩筐挑着孩子,飞起来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挥手一划,划出了一条天河,将牛郎阻挡下来。从此,牛郎织女一家只能隔河相望。

  再后来,天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的不幸感动了天上的喜鹊,每到七月七日,满天的喜鹊就飞到天河,汇聚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巨大的彩桥,以便牛郎织女一家在鹊桥中间相会。

  传统

  七夕,少女少妇们往往用茶、酒、水果、花生、红枣等作贡品,结伴祭拜牛郎织女星,即“贺双星”。祭拜时,还要向心灵手巧的织女祈求灵巧,请她帮助自己提高女红技艺,即“乞巧”。

  古时候,上至皇帝老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乞巧”十分重视。七夕节前,富贵人家搭建乞巧楼,平民百姓就用竹木或麻杆搭建乞巧棚,家家张灯结彩,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穿新衣。“乞巧”活动丰富,有“穿七巧针”、“卜巧”、“丢巧针”、“看巧云”等。

  “穿七巧针”:当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七夕当晚,妇女们在月光下用彩线来回穿过针孔,最快穿过者就表明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

  “卜巧”:据载,七夕,唐玄宗与妃子在华清宫歌舞会宴,欢度良辰。宴后,命宫女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次日打开,看蜘蛛是否结网,以及网结的疏密程度和网形的周正,以此来判断谁乞得了巧,谁乞的巧多。

  “丢巧针”:七月七日上午,妇女们将一盆水暴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一层膜后,将平日所用之针投入盆中,待针浮在水面后,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针影成云彩、花朵之形,或细直如针形,便是乞得了巧;如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表示丢针者是个“拙妇”。

  “看巧云”:据说当天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形状,如仙山楼阁、狮熊虎豹等,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

  唐代大诗人杜甫认为,少女乞巧,是顾虑婚后的生活能力,所以用心学习女红技艺,这是为了婚后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幸福。

  故事

  旧时广州,七夕傍晚,妇女们洒扫庭院、沐浴更衣后,家家门口摆设香案,奉上七杯净水、香花瓜果。然后纷纷展示自己所作的绣花鞋、鸳鸯枕等女红,让亲友、街坊、行人观赏评论,以便交流、提高技艺。

  诗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中秋节
  时间

  农历八月十五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并命令剩下的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来,后羿得到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料有人趁后羿不在家时来抢夺不死药,危急之时,嫦娥吃了不死药,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牵挂丈夫,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十分伤心,很想念妻子,便派人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统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每逢中秋,东京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达官显贵们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游玩赏月的活动经常持续到天亮。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男人一般祈求早日科场得意,享受荣华富贵;女人则祈求容貌像嫦娥一样美丽,夫妻和睦。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供兔儿爷、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故事

  相传古代齐国有个丑女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皇帝宠幸。某年中秋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从此以后,少女们在中秋拜月时,开始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诗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时间

  农历九月九日

  传说

  据说东汉时期,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许多人病死。一个名叫桓景的年轻人,他的父母也因此去世。

  为了战胜瘟魔,替父母报仇,桓景到终南山拜仙人为师,学习技艺。他每天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仙人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带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上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从此以后,当地百姓就在九月九日有了登高、配戴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传统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当天,人们都要头插茱萸和菊花,手提菊花酒,登山游玩。

  登高之风,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流行。每逢重阳,长安城中的男女老少,往往倾城而出,到曲江池北的乐游原上登高游玩,以祓除不祥。

  而在平原地区,重阳节时人们就以登塔来代替登山。至于那些没有山也没有塔的地方,重阳节时,就吃糕来代替登高。据说,这就是“重阳糕”的来历。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喜欢菊花,经常在重阳节菊花盛开时,呼朋引伴,饮酒赏菊。受他的影响,赏菊遂逐渐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宋朝时期,每逢重阳佳节,酒店客栈常用菊花扎成一座座花门,宾客自门下进出,宴席散后,大家还可以摘一枝菊花插在帽沿上,兴尽而返。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汉语的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故事

  晋朝诗人谢灵运是我国最早的专业登山爱好者,为了重阳节登高,还专门制作了一种木屐,前后有活动屐齿,山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得登山更为方便,人称“谢公屐”。

  诗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上一页  [1] [2] [3]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文化动态-2008:中国节的复兴元年 百年淡漠 回归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