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莫忘文化传承

文化动态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提起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中国的年轻人耳熟能详,可提起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乞巧节”、“重阳节”来,则是一脸的平淡。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建筑、老街道的消失
 

     提起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中国的年轻人耳熟能详,可提起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乞巧节”、“重阳节”来,则是一脸的平淡。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建筑、老街道的消失,城市民俗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视野。有学者甚至担忧,城市盲目地发展会造成传统文化的消失。 

 
     日前,由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双三角论坛:当代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应该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而不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破坏者。如何让一座有过辉煌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城市保留它的历史文化风貌、保留传统文化或者说民俗文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把城市视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它的历史文化底蕴。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发展”的口号下,破坏了历史传承,破坏了已有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设部最近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1978年到 2003年,中国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而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都市群只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但2006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目前纳入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排行榜的就达到15个。


    无论是大都市还是一些中小城市,不但在原有城市内部以旧换新发展现代化,还不断扩大空间规模,把周围的一些城镇村落归入城市范围。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连着城市,高楼工厂绵延不断,过去的江南水乡、岭南民居,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如今已被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所覆盖。


    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作为城市民俗的生活方式却离人们越来越远。东京大学教授陈志勤认为,愈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其地方性的文化越淡化,盲目地向城市发展势必造成地方传统文化的消亡。尽管有些城市出于发展需要,提出了“文化兴市”的口号,开始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或者民俗文化,但还没有把文化传承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本身来考虑。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再没有比城市文化传承问题更引人关注并众说纷纭了。上海大学的曾军博士说:“在城市文化传承问题上,应当把城市视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来考虑,才能找到破解城市文化传承的钥匙。”

 
    传统文化保护不是市场叫卖 


     现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以拥有多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自豪;一些城市更是把“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名片。“历史文化名城应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反对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大拆大建。”而在中国103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又有几座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呢?当城市加速发展,而文化作为资源被利用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可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地方传统文化已寥寥无几。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历史和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的。现在一些城市动辄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用文化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本无可厚非,但将文化贬低到从属于经济的地位,却是一种盲目。


     文化既要搭台,也要唱戏。然而,许多城市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多停留在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利用上,历史文化遗产被当成了旅游产业的筹码。中山大学教授高小康认为,为了商业和政绩的目的把传统文化改造得面目全非,或干脆伪造些以假乱真的“仿民俗”、“伪民俗”,来取代真正的“原生态”传统文化,这不是保护而是破坏。虽然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旅游的方式的确达到了部分价值的分享与传承,但旅游也是有破坏性的。许多城市把传统民俗作为旅游景点,变成了时尚消费品和文化标签。过分商业化的传统民俗,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余秋雨曾批评一些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对历史文化特色有一种市场叫卖的气息,他呼吁说:“让我们非常安静地走在祖国美好的土地上,而不要走在叫卖声一声高过一声的市场里。”


    高小康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把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统一起来,既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又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 


    2006 年2月,包括春节、清明、端阳、中秋在内的多个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传统节日在不动声色的变化中成了“文化遗产”,有的已到了亟待保护的境地。现代的年轻人,到了春节不是急于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而是兴高彩烈地呼朋唤友结伴去旅游,“年味儿”已与城市人渐行渐远。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张艳红认为,工业文明对农耕传统的取代,是“中国节”衰落的根本。传统文化是以农耕社会为特点的、表达乡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式微不可避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一方面,代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已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部分城市在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的努力。比如,在一些城市的民俗文化村里,在一些旅游景点,保存了一些已变成商业演出的传统民俗,尽管这些举措遭到了一些学者的非议,但一部分民俗毕竟被保存了下来。


    在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曾军博士认为,城市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正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并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精神的提炼、对城市文化品格的理解正成为各个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方面。


    其实,从城市的发展史来看,城市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像罗马、雅典、北京、巴黎和伦敦等,一直代表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像历史性大城市,由于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保留着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文化标本珍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视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发掘,投入也越来越大。2003年,上海市拨出6000万元文物征集专款,广州市政府“十五”期间共对文化事业投入逾10亿元。

2006年,北京的博物馆达到132座,上海也超过了100家,到2010年,将达到150家,其重点打造的是纺织、造船、冶金、机电、电信、轻工业、邮政、电影、戏剧、广播、音像等行业博物馆,全面展示上海的工商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兴起的江苏省南通市、昆山市 “博物馆群”,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仅南通市就有20多家博物馆,而昆山市锦溪古镇区内就有14家民间博物馆。江苏行政学院教授张舒屏认为,在很多地方,商业开发似乎成了古镇保护的杀手,而锦溪打“博物馆牌”的商业开发,不但没有对古镇形成破坏,反倒增添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张舒屏说,民间文化和城市民俗不能仅仅放在博物馆里成为没有生气的“标本”,而应该让它活起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把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的精髓作为城市建设主旨,城市文化才能真正得到传承,才能把文化底蕴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能量,这样我们对保护城市文化的意义也就会落到实处。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文化动态-城市发展莫忘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