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调整49句 将争取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可谓家喻户晓。今天,新修订版的《三字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将争取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而围绕该版本的修订内容、必要性的议论却并未停止。
■修订版删改和新增部分不超过全书内容的10%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去年11月,《三字经》修订工程在浙江宁波鄞州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启动,工作包括征集古版本、修订意见。他们通过《光明日报》国学版征集各种版本的《三字经》和修改意见,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已经收到各种版本的《三字经》220本和400多条意见。同时,他们还聘请了相关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
据了解,最终修订版《三字经》参考了国学大师章太炎《重订三字经》的内容,补充了一些知识性语句,增强了劝学特色。同时,修订版《三字经》将历史下限止于辛亥革命,加入了“清入关,都北京,传十帝,至宣统,辛亥年,帝制终”这一段,给整个封建社会画上句号。另外,对于明显带有时代局限性的语句,例如“尽中国,为夷狄”等语句,编委会决定删除,因为“夷狄”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另外将涉及“三纲五常”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换成“三教者,儒释道。三地者,川原林”。据宁波鄞州区文联主席施孝峰介绍,修订版《三字经》以明朝赵南星本为底本,修改调整之处共计49句,采自征文作者作品共12句,余下均为采自王相、贺兴思、章太炎本。该修订版删改和新增部分不超过全书内容的10%。
■对于《三字经》该不该修订仍有争议
据了解,新修订版《三字经》重修工作花费60万元,这个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工程,自从披露以来就存在很大争议。其中争议集中在《三字经》的作者是谁,该不该修订,以及是否有必要在小学生中推广。
新修订版《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上录者,三字经,七百年,广流行,撰此经,王应麟,宋末人,生于鄞”。该版明确指出宁波鄞州人王应麟为《三字经》的原作者。但事实上,关于《三字经》的作者身份有两种并存的说法,一是顺德人区适子,二是“世传”鄞州人王应麟。
这就难怪去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申报《三字经》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计划斥资千万建设三字经文化公园,从而使“作者之争”升温。去年4月,“挺王派”的宁波学者王重光、戴松岳等南下佛山,在电视节目中与“挺区派”的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健明、陈忠烈等展开讨论。去年12月,广东省社科联举办“《三字经》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德方面邀请王重光等与会。双方表示,今后将淡化“作者之争”,把重点放在对《三字经》文化的推广、传承上。此次新修订版《三字经》由于是宁波方面发起的,王重光则担纲修订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当然就把王应麟视作原作者。
此外,对于《三字经》该不该修订,各方的看法也不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退休编审舒芜就在博客中力挺修订《三字经》:“慨自‘国学风’刮起来之后,什么瓜皮小帽、蒙学私塾、磕头跪拜、破铜烂铁一起刮起来,刮得昏昏沉沉,混杂着扑鼻的铜臭味。难得看到修订《三字经》这样清醒、理性的大规模举措。”但反对者则认为《三字经》中带有封建思想、不合时宜的部分,不应改,而应注。一位网友的意见有代表性:“那些都是历史产物,后人通过这些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历史。不应以现代人的思想去看待古代人。”
据了解,《三字经》修订版将首印4万册分发到宁波鄞州区各小学,还争取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不过,有网友对小学生能否读懂《三字经》表示质疑,而且担心是否会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化要发展更新 新、旧《三字经》我们都需要
近日,苏州一所高校的老教授沿用中国经典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的三字韵文模式,以“人文”为本,撰写了一部《新编人文三字经》,其内容跨越数千年中外历史,并对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广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三字经》后的又一部挑战经典之作,在各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8月7日《东方早报》)
笔者对新《三字经》是持赞许态度的。文明社会应该大力呵护任何致力于健康文化建设的努力,而不应用“枪打出头鸟”的态度对待新《三字经》。在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种先进文化成果的今天,理应以更加宽容的胸怀对待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旧《三字经》我们都需要。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们都可以成为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文化需要传承,这是我们需要传统《三字经》的基本依据。《三字经》的三字韵文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青少年诵读,而它内容涉猎的广泛性,集文史哲于一身的综合性特点,也可以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水平。因此,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国人进行国学教育的启蒙教材之一。《三字经》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其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也展示了它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需要吸收和继承其中的精华,并传承下去。
文化也需要发展和更新,这是我们需要新《三字经》的主要理由。毕竟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一体化,让中华民族不仅要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也要应对世界文化的浸透和影响。国门开放和全球合作已经不可逆转,像传统《三字经》那样只关注本民族传统和本国历史的思维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完整认识历史把握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把全新的内容充实到青少年的启蒙教育中。这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据介绍,新《三字经》分为“中华篇”与“世界篇”,主要体现出现代性、人文性和反思性。全篇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反映当今人类进步成果和时代精神。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担心新、旧《三字经》并存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老《三字经》里包含的封建时代礼教,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这种很疯狂的做法让现在的小孩子学习免不了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过分低估了当代教师和青少年的鉴赏力。在现代文明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中小学坚持让学生诵经读史,却从未听说过有哪一个孩子模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样子刻苦攻读。而对于新《三字经》“表达得有些浅显,不能与传统的经典读物相比”,我们也不妨借用一下这种良好的学习传播手段,促使青少年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进一步扩大视野。
总之,笔者感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新《三字经》中所体现的人文教育和传播思路,认真呵护这一初步尝试,并在学习研究及充分借鉴老《三字经》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代青少年特点和符合人文教育规律的启蒙教育之路。(来源:中国文明网)
据悉,修订后的《三字经》,将争取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推广。CFP资料
修订总体上遵循‘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将‘叙史’内容延伸到新中国成立,但新增部分不会超过全书的10%。将以前各版本中带强烈封建思想、不合时宜的内容删去,换上新的三字句。
不久,当我们再次读到《三字经》时,其内容或许已发生变化。昨天,早报记者从宁波鄞州区《三字经》修订工程办公室获悉,新《三字经》将于4月下旬对外公布,4月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据介绍,新添内容在全书10%以内,集中在“叙史”部分,如添加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争取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三字经》修订工程去年11月启动,包括征集古版本、修订意见。古版本征集范围从元朝至1966年前。收到古版本原件后,修订工程办公室会根据提供者意愿,登记收藏,发收藏证书或复制后归还。据该办公室副主任王重光介绍,对被收藏的单位和个人会进行一定的物质补偿,明及明以前刻本视情况奖励1万至5万元。
据王重光介绍,700余年来,王相、贺兴思、章太炎等学者都修订过《三字经》。由于观点不同,字数、内容都有差异。同时,《三字经》一些内容有时代局限性,封建色彩浓厚,不利于现在的启蒙教育和传播。“修订后的《三字经》,字数控制在1300字,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争取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据了解,入选修订后的《三字经》,每句“三字句”支付稿酬500元。
总体上遵循“修旧如旧”
目前,修订工程办公室已收到近200种《三字经》版本,与修订意见相关的论文1000余篇。其中,珍贵古版本30多种,如宁波市民提供的《三字经训诂》为康熙年间的“王相本”,距今340年,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重庆徐先生提供的《增补三字经》被初步推断为顺治时期版本,与现存明代赵南星《三字经注》更接近;还有光绪时的《三字经注解备要》、民国时期不同版本等。
“修订总体上遵循‘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将‘叙史’内容延伸到新中国成立,但新增部分不会超过全书的10%。”王重光告诉早报记者,参考众多版本后,他们决定以目前发现最早、更接近原本的“明赵南星本”为底本,同时参校“王相本”、“贺兴思本”,参考“章太炎增补本”。
王重光透露,对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修订本主要是将以前各版本中带强烈封建思想、不合时宜的内容删去,换上新的三字句。如将涉及“三纲五常”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换成“三教者,儒释道。三地者,川原林。”对“叙史”,除了将如“自李闯,生气毁”换成“闯王入,明廷倾”等,将新添“辛亥年,民国兴。废帝制,建共和”等36字,归纳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关背景
鄞州、顺德淡化“作者之争”
《三字经》成于南宋末年,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儿童启蒙教材。其内容包括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及民间传说,广泛生动又言简意赅,被誉为“蒙学之冠”。不过,对《三字经》作者究竟是南宋时的鄞州学者王应麟还是南宋末年的广东顺德人区适子,学界一直说法不一。
去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申报《三字经》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之争”升温。去年4月,“挺王派”的宁波学者王重光、戴松岳等南下佛山,在电视节目中与“挺区派”的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健明、陈忠烈等展开讨论。去年12月,广东省社科联举办“三字经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德方面邀请王重光等与会。双方表示,今后将淡化“作者之争”,把重点放在对《三字经》文化的推广、传承上。
此后,宁波鄞州区政府出资60万元用于《三字经》修订,还拟建《三字经》博物馆;顺德区政府则准备斥资上千万元,在区适子家乡陈村建“三字经文化公园”。
“以前听王重光提起过宁波要修订《三字经》,也没过多关注。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弘扬《三字经》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让它重新发挥‘蒙学之冠’的作用。”昨天,李健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来源:东方早报记者 葛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