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1814-1875年)

世界油画名家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米勒(1814-1875年)简介: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

世界油画名家

米勒  (1814-1875年)简介:

      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Ji,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Luo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Luo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米勒  (1814-1875年)作品选(资料整理中):


《播种者》1850 年,101x82.5cm,布 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播种者》简介: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收获者的午餐》1851 - 1853 年,69x120cm

布 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收获者的午餐》简介:

这些为地主打工的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造型的高度概括和简练与杜米埃有相似之处。



《洗衣妇》约 1853 - 1854 年,44x33cm,板 油彩

巴黎 卢浮宫



 



《熟睡的孩子》1854 - 1856 年,46.5x37.5cm,布 油彩

诺福克 克莱斯勒博物馆



《嫁接树木的农夫》1855 年,80.5x100cm,布 油彩

巴黎 卢浮宫



《汲水女》1855 - 1862 年,100x82cm,布 油彩

纽约 IBM公司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绘画艺术-世界油画名家-19世纪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1814-18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