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米埃:《三等车厢》

西方油画作品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欧诺雷·杜米埃《三等车厢》布面油画1860-1863年65×90cm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三等车厢》说明:如果说维米尔、米勒对平凡事物的描绘确实给观众带来一种美的感受的话,那么将《

西方油画作品

   欧诺雷·杜米埃 《三等车厢》 布面油画

1860-1863年 65×90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三等车厢》说明:

      如果说维米尔、米勒对平凡事物的描绘确实给观众带来一种美的感受的话,那么将《三等车厢》列为艺术史的名画,恐怕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好理解了。这有什么好看呢?黑乎乎一片,即使有一些光从窗户照进来,也是发黄发旧的颜色,一点也不明快。这只有在底层社会中才能看到的场面,谈不上高雅,却成为画家希望表现的素材。

      《三等车厢》正是画家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代表作品。漫长的旅途中,只能坐在三等车厢里的都不是有钱人,这里空气憋闷、人群拥挤,但却是观察大多数人真实生活状况的最佳场所。就像今天学画的学生特别喜欢去火车站练习速写一样,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集中在一起,呈现出迥异的姿态和面容。杜米埃在构图上处理得很巧妙,他利用车厢里一排排对面相向的座位,自然地将人物安排在空间里面。有的可以看到正面,有的只有背影,有的则露出侧脸,但至少,每一个人都能保证被观众看见。当你逐一去认真凝视的时候,便会觉得在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番人生的故事,即使只看到背影,似乎也能猜测出他的性格。靠窗户、戴高礼帽的老人看上去谦逊而自尊,可能尽管生活清贫但仍然富有教养,而另外一位戴圆顶帽子的男士则像开朗而风趣的人,他的谈话吸引了周边的乘客。这只是生活中偶然而短暂的一瞬,却浓缩了千千万万人的身影。这时,再让我们整体地来看一下这张画,尽管相比传统油画,它的色彩又脏又暗,用笔也显得很是粗糙,有许多边线还露在外面,可它却通过这种朴实、不加过多修饰的手法,带给观众一种无以比拟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不是在描绘精致、内容风雅的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反过来说,你也无法想象用布歇、弗拉格纳尔那样的宫廷画师的熟练技巧,来描绘眼前的平民生活,会是一番怎样矫揉造作的情景。不同的艺术家寻求不同的技法,去表现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与感受,最后的结果或许都如同盲人摸象般触到了“真实”的一角,但彼此间却很难达成共识。不过,对于观众而言,我们却是可以享有眼福了,就如同生活中需要酸、甜、苦、辣的调味品,不同趣味、追求的艺术品丰富了我们对于审美的鉴别力,何况一件作品与一件作品之间的差别远要比调味品细腻而深刻得多。

西方油画作品


      杜米埃不仅让人们以不同的眼光欣赏习以为常的事物,而且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对不公现实的嬉笑怒骂。他曾利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高康大——从一生下来就能吃能喝,永不知道饱的人——创作了一幅漫画,画中的高康大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舌头像长长的梯子,等待下方的人们将粮食、捐税运送到他的嘴里。当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寓意,它实际上讽刺的是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在侵吞民脂民膏,这幅作品使画家遭到6个月的监禁。艺术在杜米埃这里,已经不再是仅供上层社会享受的富丽堂皇的装饰品,也不仅是赋予平凡事物以诗意的美,它凭借艺术家的直觉,触动了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并从中折射出人世间的种种影像。或许现实本身不会因此有根本改变,但经过艺术家的提炼与表达,它毕竟有所不同了。

杜米埃简介:

      杜米埃(Honor Daumier,1808-1879)生于法国马赛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生活所迫,去到当地的一个法院当差,还做过书店的售货员。或许正是由于这种艰辛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并熟悉了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学画的时候,虽然曾跟随一位学院派画家学过素描,也曾学过一些石版画,但毕竟他没有进过专门的艺术学院,他所能够接触到的主要资源就是博物馆的古代名画,以及身边的普通人。杜米埃为他们留下了许多影像,因此也被称为专门表现市民生活的画家。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作品欣赏-西方油画作品-杜米埃:《三等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