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48年护敦煌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汇聚敦煌石窟艺术精品的《敦煌艺术展》正在沪上如火如荼地展出。10月26日,“敦煌守望者”——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风尘仆仆赶来上海,在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主讲了一场精彩的有关敦煌艺术的主题讲座。难忘弄堂口臭豆腐香樊锦诗被称为“敦煌女儿”,其实

  汇聚敦煌石窟艺术精品的《敦煌艺术展》正在沪上如火如荼地展出。10月26日,“敦煌守望者”——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风尘仆仆赶来上海,在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主讲了一场精彩的有关敦煌艺术的主题讲座。

  难忘弄堂口臭豆腐香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女儿”,其实,她祖籍浙江杭州,出生在上海。在虹口区的海宁路,她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印象中,始终难忘弄堂口的臭豆腐香——一位老爷爷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只小煤炉和一口油锅,另一头是码得整整齐齐的臭豆腐、辣椒酱。“5分钱买上几块,一路吃回家,甭提多美!”

  就是这样一位在大都市长大的南方女子,在大学毕业时却毅然去了大西北,一头扎进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中,用女性的坚忍、柔情驻守着荒漠里的艺术宝藏,一守就是48年。如今,樊锦诗73岁了,眼前的她头发已经花白,背也略显佝偻。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她要一直待在敦煌。

  只能把孩子锁在屋里

  1963年夏天,刚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背着大大的双肩包,头戴草帽,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敦煌。那年,她25岁。

  初到敦煌的日子,樊锦诗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没有电灯,井水又浑又苦,房子是土块垒的,门都是透风的。房间里连卫生设备也没有,上个厕所还得走很远的路,尤其到了冬天的夜晚,又冷又怕。米饭是吃不上的,只能啃玉米面、馒头,到现在,她一看到馒头就头疼。

  最对不住的还是孩子,生下儿子第56天,樊锦诗就去上班了。没时间带,只能把孩子锁在房间里,一锁就是一年多。后来找到同事的母亲,好说歹说,请她帮忙带,开始说“就一个月”,结果一个月又一个月,直到孩子被送到农村。“哪个母亲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但你彻底爱上了这里,还能想别的吗?”

  她坦言,也曾动摇过,想要离开,但每当这时,常书鸿等前辈的身影就会伫立在她的眼前。“当年,常先生在巴黎画坛很有地位,喝牛奶、吃面包、住洋房,但是他却心甘情愿地来到敦煌,过着像西北农牧民一样的生活,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依旧义无反顾,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好敦煌艺术!他能做到,我觉得我也行。”

  眼下最忧心的是人才

  就是这分执著,樊锦诗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工作。1998年,当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时,以她为代表的敦煌人却面临着保护与利用的两难。2003年,樊锦诗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建立“数字敦煌”的大胆构想。明年底,投资2.67亿元的“数字展示中心”即将建成,观众可坐在球体影院内身临其境地观摩敦煌文物,实现“洞里的东西洞外看”。

  而眼下,最让樊锦诗忧心的是人才。“敦煌能不能保护好,关键靠人。有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没用,还得有人去操作。”为此,院里特意委托大学招人,但考古始终是一项十分冷门的专业,很多学生毕业了就不干这行了。人才难找,只得自己培养。她举例说:“我们这儿的讲解员,有会德语的、会法语的,还有会英语的、韩语的和日语的等等,他们都是我们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樊锦诗:48年护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