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木刻里的江南

中国艺术新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赵宗藻艺术回顾展”为版画年收官浙江在线-浙江日报杭州12月4日讯记者刘慧读赵宗藻的木刻作品,就仿佛聆听清丽的江南歌谣——春桑依依、秋叶累累,形成一种自然的传递,人物如音符般跳跃,劳动变成一支歌,人与自然化作不断轮替的和谐之曲。作为“版画年

“赵宗藻艺术回顾展”为版画年收官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杭州12月4日讯 记者 刘慧 读赵宗藻的木刻作品,就仿佛聆听清丽的江南歌谣——春桑依依、秋叶累累,形成一种自然的传递,人物如音符般跳跃,劳动变成一支歌,人与自然化作不断轮替的和谐之曲。

  作为“版画年”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今天,由中国美协、省文化厅、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八十凝望——赵宗藻艺术回顾展”在浙江美术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江南美景。

  巧妙的构思、优美的形式——展厅里,从1956年的《冬至》到1958年的《春》、1959年的《田间》,再到1960年的《四季春》、1961年的《山村前后》,带着浓郁的民间版画韵味。《冬至》中的枫叶探枝,《春》与《山村前后》的辽远视域,《田间》中阳刻线条的穿插,营造出中国木刻意味盎然的江南风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版画艺术创造,十分强调对于生活土壤的深刻了解,强调对于建设者的讴歌,同时又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特色的开掘,重视民歌民风的时代转化,于是就出现了东北、西南和江南几个版画集群及其鲜明的地域风格倾向。”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在江南集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赵宗藻先生。他致力于将江南一带明清木刻的清丽品质植入新的版画语言,坚守诗性文心,注重淋漓墨色、快意刀笔的融合与表现,始终如一地探索着江南风韵的版画表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探索不是个人风格式的追求,而是蕴于心性深处的纯然表达。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说,那种平面布局、循环回转的巧思,那种尺幅中见出丰富和热闹的多层视域,那扎染、印染一般的印花效果,无不带着深植民间沃土的厚度,成为江南版画的突出代表。《四季春》中那轮轴似的四季光景,隽远而自然,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但仍让我们感动。

  江南的诗意,简约而放怀。《西湖烟雨》、《漓江雨》、《井冈山》等,作品结构趋向简约。仿佛几道屏障,层层叠起,起伏交替。在屏障之中,却又极力营制木纹本身的韵致,发显木色淋漓的版趣。品读那些画石水墨作品,卓然独立,意态端庄,猛一看是江南奇石,定睛之间却识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庄重情怀。在赵宗藻眼中,诗人以最精练的字句概括生活,画家同样要以最简练的笔墨描绘自然,不能有多余的笔墨。

  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可以直追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50年代初,美院开创木刻专业,高举鲁迅旗帜,开始新中国版画艺术之路的探索。创建者面向生活的田间,面向民族民间的继承,汲取更新创造的源泉。赵宗藻不仅是这开拓者中的重要一员,更是长期坚定的教学实行者和创作实践者。

  今年是中国新兴木刻80周年。赵宗藻正好与这一著名文化运动同龄。作为中国美院版画系创立和发展的开拓者,作为版画教学育人突破性发展阶段的领导者,赵宗藻倾尽心力,从工作实验室的创立,到一代版画新军的培养,处处留下深耕的痕迹。回顾展上,赵宗藻一生的作品和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草稿手札,都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桃花得气美人中——中国版画艺术创作和教学桃花园的繁荣兴盛,就得益于像赵宗藻这样的开拓者,这一代文化的担当者和创造者。



观众驻足在木刻填彩《四季青》前。 龙巍 摄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凝望木刻里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