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珐琅,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景泰蓝,而对于珐琅的更多内容,可能并不了解。在二外遇到珐琅,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先通过一个小视频简单了解二外的珐琅工坊吧!
让没有学过艺术的同学走近艺术
杨柳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门研究传统工艺方向,2016年入职二外。她想让同学们在切身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走近艺术,于是在2017年初申请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项目,着手建造二外的珐琅工坊。“如何让没有学过艺术,没有接触过艺术的学生不惧怕艺术,我觉得珐琅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珐琅工坊位于求是楼(原教研楼)第十层的1012教室。通过教室里的大窗户可以看到操场上的行人和远处的蓝天,晴朗的日子里,阳光会透过玻璃洒在珐琅作品的展示柜上;烧制珐琅的炉子散发着火红的光,打开便有一阵热浪袭来;音响里放着悠然低沉的古琴乐,同学们围坐成五桌,各自设计着自己的作品……
工坊现在主要是做掐丝珐琅,原料和工具,都对同学们免费开放。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一百八十多名学生陆续体验了这个传统工艺,他们的部分作品放在工坊的展柜里,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作为二外的特色纪念品,用于外交外事活动中。
匠人的热情与艺术的力量
谈到工坊的设施建设,杨老师回忆起最初她在通识教育学院时,书记和多位行政老师,都为珐琅工坊建设的方方面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也有优秀的学生开始主动地承担工坊的助教工作。通过设立工坊,选课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珐琅的制作,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这种文化,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它。
而杨老师的初衷,是想把过去一直以师徒相传的传统工艺,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民族文化特性。杨老师一方面通过到民族民间地区的实地调研,详细记录中国传统工艺的工具、技艺、传承人、传承方式;向民族民间艺术和艺人学习。另一方面,将调研资料进行全方位研究和资源整合,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到高校教学活动中,让更多学子有机会接触、学习、感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未来这些青年学子也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奉献自己的力量。
珐琅制作的每一步工序都非常细致,掐丝时要在设计好的图案上仔细比量铜丝的大小和形状,用镊子将铜丝扭曲成需要的图案,每一部分都定好型用胶固定后再用釉料填涂,釉料的用量和配色也要仔细选择,往往一个成功的作品要经过反复试验和烧制才能完成。 “它能让人把心静下来,在做的过程中你也在思考自己的方向”。
完成掐丝
挑选釉料
进行烧制
对于工坊下一步的建设,杨老师说:“珐琅课多在晚上开设,现有的灯光还是不太适合做细小的工序,学校方面一直在做着调整。但由于吊顶影响了光线,因此未来想看看能否更换为普通的吊灯,这样也能够保护学生的视力。”
除了日常的课程教学,杨老师还会安排时间带同学们到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并联系讲解,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艺术,了解艺术背后的东西,“艺术家的精神和追求可以给同学们带来鼓舞和力量!”
珐琅成为了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2016级的陈柄文在珐琅课上担任助教,同时也是珐琅社的社长,他在大二上选修课时初次接触珐琅,他说“我与珐琅很投缘,最开始一直把它当作兴趣,也没想过会成为以后的职业”。
陈柄文同学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他说,“有一个老师她愿意很用心地去教你的时候,你就愿意很用心地去学,而且你确信这个东西是你想要的,它值得你去花时间研究时,你会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那么费劲了”。
他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门工艺, “‘求上得中,求中得次’,对自己的要求越低,最后作品的质量可能就越得不到保证,最开始烧的那个颜色可能非常好,表面非常光亮,可是当面对一柜子不同的釉料时就不能保证还可以有同样的效果。”
他希望社团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去制做自己的作品,有了问题就问,工艺上的问题他会尽量帮助解决,他也愿意给喜欢珐琅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
陈柄文说,珐琅最开始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制作工艺,带来的更多是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但后来他发现可以用它来表达很多东西,当他看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时也会想,这个东西如果放到珐琅里会是怎样的,他说:“珐琅成为了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陈柄文也在思考着如何改良工具,更好地去发展这门工艺。正如他所说,“每一个工匠都是很有热情的,没有热情根本就不会做他手上的工作”。
当细长的铜丝被扭曲塑型,设计者的情感也随之成型;当各色的釉料被洗净杂质,朴实的工艺情感也附着在铜片上;当红热的炉子不断散发热量,浮躁的心也随之变得沉静。
珐琅工坊里的不只是一个个作品,更是二外的“手艺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表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文案 | 刘丹
图片 | 电视台 刘丹
视频 | 电视台
编辑 | 白嘉琦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